分享

家乡那一轮明月 张新玉

 历史学子以此为荣 2017-09-29

临近仲秋的夜,月光穿过斑驳陆离的树影,投到窗前的书案上,拂起点点舞影,使我想起家乡那一轮明月了。

记得,我已满七岁那年,到村里的洋学堂念书。因家住村外的普照寺,每日和同伴往复两华里,踩着高低不平的小路到校。然而,开学不久,我突然患病,课堂上不省人事,经过村医的耐心救治,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性命。随后的一段时间身体很是孱弱。在父母的精心调养下,我身体日益康健,迎来了记忆深刻的中秋节。

那天,我看到父亲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家门,手提着油纸包裹的东西,覆着菱形红纸,细而结实的纸筋打了方结,留着松松的活扣,恰到好处的扣在手指上。油纸浸出湿漉漉的油渍,散发出微微的甜香,诱人的很——肯定是月饼,我心里想着。母亲高兴的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放进抽屉里,对我们说,可不能急,晚上敬了月神才可吃的。于是,兄妹几个巴不得天快点黑下来。

太阳极不情愿地从禹王山的西边落了下去,余晖伴着彩霞映得漫天彤红,把秋天的原野染成一派金辉。渐渐地霞光褪去,夜幕悄悄降临。一轮橘黄色的月亮,顺着东边牛头山与庇山的间隙羞答答的升起,仔细看去,不是特别的圆,月盘上那不规则的印迹,恰似绣女没涂均匀的胭脂,模糊了明媚的亮光。

晚饭后,月亮已高挂太空,变得朗润洁净,清辉四射,山丘、村庄、树木、道路隐约可见,大地蒙上神秘的莎缦。远在村外的普照寺更寂静了,除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好像世界都入了梦乡。

这时,母亲让我们抬出小方桌,摆在院子里,放些许苹果,父亲买的月饼,还有一碗清水。苹果是供奉月神祈求平安的;月饼是上等贡品,据说月神见了,便摊开双手,福禄寿喜撒满人间;那一碗清水,象征清白贞洁,它能留住月神撒来的福份。母亲对着月亮,念念有词,叩拜再三,我们也模仿着。祈祷罢,母亲将月饼拿到屋里切开。我借着灯光,看到金黄色的月饼拇指般厚薄,周边镶着轮齿,正面有叫不来名字的花卉和人物,既馋人又好看。吃起来,觉得月饼的外皮脆酥,棕色的内核很是坚实,用力方可咬下,里面有冰糖、核桃仁、青红丝等,颇香甜。我们兄妹几个,不亦乐乎的品味着,咀嚼着。母亲笑着责备:一群馋猫!

吃罢月饼,兴致未尽,兄妹们在院子的月光下,热闹闹地唱着儿歌:月亮地,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捶地光,打发哥哥上学堂……,不一会儿,就困乏了。父母的周解下,我们钻进被窝,很快睡着了。那个夜晚,明澈的月光照在原野上,倾泻在普照寺的空间里,透过窗子也落在我熟睡的脸蛋上。灰朦胧的夜色,织就一幅迷人的月色图。那一夜我睡得特别香甜!

 

 

2017920日星期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