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读书笔记

 青青的子衿 2017-09-29

[德]马丁.布伯. 陈维钢译.我与你[M].商务印书馆,2015.

马丁.布伯(1878-1965),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概述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世界具有“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的二重性的对立,热恩圣具有“我-你”人生与“我-它”人生的二重性的对立。第二部分讨论“我-你”与“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部分展示了“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之中,因而他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筑居于“它”之世界,是指认为了自身生存及需要而把他周围的在者——其他人以及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想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得关于他们的知识并为我所用。我若持此态度,在者于我便是“它”,世界于我便是“它”之世界。这样,于我产生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我经验和利用的对象,是我满足自身利益、需要和欲求的工具,这种关系就是“我-它”关联。

人栖身于“你”之世界,是指我与作为“你”的在者相遇,在者于我不是与我相分离的对象,我不再是一经验物、利用物的主体,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崇高的需要(如“爱的需要”等)而与其建立“关系”。此时,对于我而言,我以我的整个存在、我的全部生命、我的真本自性来接近“你”和称述“你”,我不把“你”置于偶然性的操纵之下,“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

布伯认为,人的真实处境的二重性就是人既不能不栖息于“你”之世界,又不可不时时返还“它”之世界,流连往返于“我-你”的唯一性与“我-它”的包容性之间。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留存于“它”之世界,但人对“你”之世界的渴望仰慕而促使人不断地反抗和超越“它”,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使人成其为人。所以,布伯说:“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佳句:

“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我感觉某物,我知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意欲某物,我体味某物,我思想某物——凡此种种绝对构不成人生。”6(感悟:人,不能被别人视为“物”。同理,他也不能别人视为“物”。

“经验世界屈从于原初词‘我-它’。原初词‘我-你’则创造出关系世界。”8

“关系是相互的。切不可因漠视此点而使关系之意义的力量亏蚀消损。”11(感悟:“关系是相互的”,你怎样看待他者,也意味着他者将会怎样看待你。要以“我-你”之关系来建构“我-你”人生。

“与我相遇的绝非树之灵魂胡精神,而正是不可分割的树本身。”11(感悟:对在者认识的完整性!

“万有皆栖居于他的灿烂光华中。”11(感悟:万物都是有其价值的。

“如果我作为我的‘你’而面对人,并向他吐诉原初词‘我-你’,此时他不再是物中之一物,不再是由物构成的物。”11(感悟:在“我-你”世界中,不再有没有生命意义的、功利化的“物”。

“我们经验到‘你’之什么?全无。因为‘你不可被经验’。我们能知悉‘你’之什么?一切。因为‘你’之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被单称知悉。”(感悟:不能支离破碎地去经验在者!

“关系既是被择者又是选择者,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14(感悟:“我”和“你”是相互转换的!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14(感悟:这句话道出马丁.布伯以关系为世界的本质,即“关系本体论”。

“人通过‘你’而成为‘我’。”29

“‘它’之世界龟缩于时空网络。‘你’之世界超越于时空网络。”33

“人呵,伫立在真理之一切庄严中且聆听这样的昭示: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34(感悟: “人无它不可生存”中的“它”,代表着我们为了存在的生活而不得不去进入的物化世界,这包括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距离尺度、工作技能、社会常识、生存知识、合理的认知、道德礼仪的适应等。这些物化世界中的不适应也导致一些心理困扰的产生。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则代表作为存在于世的人,不能仅仅为适应以上这些而生活,而忘记自己内心的亲密感、意义、超越等的真正需要,不然一个人活着岂非太累,或者岂非行尸走肉?

 “精神即语言。言语首先言说于人心,继而振响于人的喉舌,然则此两者皆属本真进程的折射。因为,并非语言寓于人,而是人栖居于语言,人站在语言当中向外言说。每一言语皆是如此,每一精神皆是如此。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39

“人只能凭借关系伟力而筑居于精神。”39

“人与‘你’共居于欲言不语中,其间精神无须中介,其间就是精神。”39

“人满足于把‘它’之世界当作经验对象,利用对象。他不是把囚禁于‘它’者解放出来,反而去压抑它,窒息它;他不是满腔热情地观照它,反而是冷静地观察它,分析它;他不是虔心承接它,反而是竭力利用它。”40感悟:人以“物”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他者,就会丧失精神意蕴。

“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此即是说,要随时准备为人而转成‘你’,向他们敞开‘’你”之世界;不,不只是准备,要反复不断地亲近他们、打动他们。”41

评说与感言:

对于那些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所谓“现代人”而言,“我与你”这三个在人类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组成了振聋发聩的警世钟声。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总处于关系之中,即彼此之间是是交往的、相互关系的,没有关系就没有所谓的“我”。所以,亚里士多德就说,谁若不需要社会(即没有人际交往或脱离任何关系),谁就只是兽或神,而不是人。“我”的关系者归结为“你”还是“它”(他、她)是由“我”对关系者的态度决定。“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指的是“我”对与“我”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态度或关联方式,对关系者的态度不同则与之交往的方式就不同,因而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就不同,此时的“我”也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同存在者建立关系,他就是相应的人,“我”就是怎样的“我”。“我-你”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对等互信、开放自在的关系,双方都是主体,双向来往。“我-它”关系是一种单方占有、榨取利用的关系,“我”为主体,“它”为客体,来往是由主到客的单向过程。

把人作为物来对待,对人采取“我-它”态度,不仅仅贬低了别人,也贬低了自己,因为“关系是相互的”(11),只有建立真正的符合人性的“我-你”关系,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通过‘你’而成为‘我’”(29)。如果人生活在“它”之世界,生活在“我-它”关系中,“我”的兴趣仅仅是从“它”那里获取某种东西而将“它”视为达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把“它”作为人格来对待和发生相互的关联,那么“我-它”关系就会一步一步地吞噬“我-你”关系的地盘。当然,布伯强调“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34)这表明,“我-它”关系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类的许多成就就是通过而且必须通过对世界持有的“我-它”态度才取得的,但这不能把这种关系和态度扩及人与人之间。

“我-你”关系涉及到人的整个存在,而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动物、植物甚至于整个自然界之间的共生关系,人必须把自己置身于与自然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才能生存,否则就会毁掉人的生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