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撩开近视激光手术的神秘面纱

 井里的怪兽 2017-09-29


其实在科技信息无孔不入的今天,近视激光手术已经不再神秘,随便在网上一搜,成千上万的干货水货铺天盖地,如果不是真正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还真是难辨真伪。即便号称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也偶尔会有那么一两次的不和谐。


依稀记得12年台湾《联合晚报》报导了一则所谓“台湾眼科名医、LASIK之父蔡瑞芳教授,基于医学良心,也为了病患着想”,宣布停做激光手术的消息,权威平台再加上是珀来的名医,光是这两个噱头已经完爆眼球。




所以,这则消息无疑是给当时已经非常盛行的激光手术一万点的暴击。原本我们在科室忙得是人仰马翻,高峰期我每天要检查术前和术后的患者不下一百人次,托“菜教授”的福,在12年倒是度过了工作以来第一个无比舒适惬意的春天。


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各主流媒体争先恐后,但所有的报道里面没有半点数据支撑,我不知道当时蔡教授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情况下是基于什么立场发表言论的,但最后的结局是台湾医师协会医学会向蔡教授提出严厉警告。只不过当时媒体已经把这台戏唱大了,又怎会自抽耳光呢。


铺垫了这么久,有点跑偏了。

那到底要怎么正确地认识这个手术呢?

“我适合这个手术吗?”

“我应该选择什么手术方式?”

“这个手术安全吗?”

“术后会重新近视吗?......”

这些都是多年来我一遍又一遍给身边咨询的亲朋好友重复播报的内容,虽然“答你千遍也不厌倦”,但还是决定花点时间整理一下,以后要是再有人想咨询这方面内容的话,我就把手机亮出来,让他自行戳屏。(机智脸)




我们医院在94年就开展了这项手术,如果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近视激光手术的前世今生,那就是“这项技术经历了RK、PRK的开拓期和LASIK、LASEK的普及期,现在正大刀阔斧地迈进半飞秒和全飞秒的鼎盛期”。终于写了一句有科普范儿的句子了,要不总是太文艺,但是这部分内容是留给学生讲课用的,多看两眼保证你会睡着。




其实手术原理很简单,不管是LASIK还是飞秒,它都是相当于把一个眼镜加工在你的眼角膜上。那什么人能做这个手术就很好理解了,首先当然是要自身度数稳定啦(每年度数增加不超过50度)。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年还在以100度的增幅频繁换眼镜、还没等度数稳定就选择手术的话,那么今年把你原有的度数做掉之后,明年你很有可能就要戴回100度的眼镜了。但就像长身高一样,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今年自己到底有没有长个,否则做完手术你觉得自己花了一两万块的冤枉钱,然后就拿刀来砍我,那真是没天理咯。这也怪那些总爱信口雌黄的媒体,经常拿什么“术后反弹”来博眼球。其实我在准分子中心7年,1000度以下的患者如果术前屈光状态稳定的话回退率不到4%。当然,为适应中国国情,有些孩子为了参军体检,度数不稳定他也照做手术,这部分患者是排除在统计数字之外的。




其次,由于这个“眼镜”是直接加工在眼角膜上的,所以你提供的土壤要好,不能有外物让他受压变形,例如隐形眼镜,所以术前像日常佩戴的软性隐形眼镜至少得停戴一周。

至于该选用什么农具在这片土壤上深耕浅织,这些烧脑的问题就交给我们好了。不是有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吗,“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这个手术是不是就完全没风险呢?

当然不是!

即使打针吃药都有风险,更何况是手术!

如果有人跟你打包票说一点风险都没有,那肯定是莆田系毕业的!



患者如果术前通过全面系统专业的筛查、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那么成功率是相当高的。说得简单粗暴点,至少我在我们医院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因为这个手术失明的。大家担心的无非是你把眼角膜削薄之后会不会不经打,如果你所遭受的外力足已使术眼出问题的话,那即使是没有手术的眼睛也会受伤的。因为我们不会无限制的削薄角膜,有些人即使没做这个手术,他的角膜也比你的薄很多。


有些人会问得更专业一些,就是手术会不会导致圆锥角膜(角膜进行性变薄,和基因有关),这个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这个手术会增加圆锥角膜的发病率。




讲真,我在准分子7年的时间里,见得最多的就是患者术后会有眼部干涩的症状,时间和严重程度则因人而异。但即便在普通门诊,干眼的发病率也可以高达70%。术后早期可以用人工泪液和生长因子修复角膜,一般因为手术引起的干眼绝大部分都会在半年内缓解。


以前跟患者术前谈话的时候,我总喜欢把这个手术形容成美容手术,因为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而不是治疗性手术。经常有人会质疑说,你们眼科医院那么多教授都戴眼镜,可见这个手术不好云云,其实如果我觉得我戴镜很帅很有文化,戴镜又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不便,那我干嘛要去花那一两万块钱呢,再说了,很多教授戴的是老花镜好不好。



所以,2012年跟着我老板在制定全国准分子行业标准的时候,专家组一致认为必须在手术适应症中强调这一点——本人要有摘镜意愿,而且一定要心理健康!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这个手术是性命攸关的事、做完分分钟会瞎掉,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动这个念头了,不想戴框架的话还有隐形嘛。




最后归纳一下,

致所有想要摘镜的朋友:

心理健康是前提;

术前检查是关键;

术中细节定乾坤;

术后风险共承担。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 来源:公众号“张美丽的小小世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