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十首《南乡子》,负你残春泪几行

 风舞三湘 2017-09-29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南乡子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南乡子



南乡子》

(唐·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倖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南乡子》

【宋代】吕渭老


小雨阻行舟。人在烟林古渡头。

欲挈一尊相就醉,无由。

谁见横波入鬓流。

百计不迟留。明月他时独上楼。

水尽又山山又水,温柔。

占断江南万斛愁。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宋代】张先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

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

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

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

露冷依前独掩门。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南乡子·送述古》

【宋代】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表达了词人情真意切的送别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宋代】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作者在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

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

白发簪花不解愁。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宋代】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宋代】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

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

任是无情也动人。


这是一首题画词,题写的是崔徽画像。此词出句点题,接着描摹画像眼、唇,状其肖像美,再化用宋玉之赋,拟其美而多情,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然后写赏鉴画像后的感受。全词句句从图画着笔,善借用前人典故和成句,表达自己的情感,颇富艺术感染力。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