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油品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流动,因此其流动性能的好坏非常重要。评价油品流动性的基本指标是黏度,它也是某些油品的重要规格标准之一。 一、黏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黏度的概念 黏度是衡量液体作层流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指标。层流流动指流体质点运动是有规则的,质点之间互不混杂,互不干扰,作层状或流束状运动。 2.黏度的表示方法 (1)动力黏度。根据牛顿定律,在层流状态下,内摩擦力F的大小与流体化学组成有关;在不大于4. 053MPa( 40atm)时,可认为与压力无关;对性质相同的流体,内摩擦力与两液层交界面的面积S和速度梯度dv/dL成正比,可以表示为: F= μS.dv/dL ( 式中F-两液层之间的内摩擦力,N; S-两液层之间的接触面积,m2; dv-两液层间相对运动速度,m/s; dL -两液层之间的距离,m; μ――内摩擦系数,即该液体的动力黏度,Pa・s。 若取S= 1m2,dv/dL= 1/s,则在数值上μ=F。所以,动力黏度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在单位接触面积上,相对运动速度梯度为1/s时,流体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动力黏度的单位: μ= F/(S・dv/dL)=N/[m2・m/(s/m)]=N・S/m2= Pa・s 通常图表或手册中查得的动力黏度大多采用物理单位表示为g/cm・s,称为“泊”(P),常用1/100P作为油品动力黏度的单位,称为“厘泊”(cP),它与Pa・s的关系为: 1Pa・s=10P=1000cP (2)运动黏度。石油产品规格标准中常采用运动黏度作为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运动黏度是动力黏度与同温度下液体密度之比,用u来表示: V= μ/ρ ( 运动黏度的单位是m2/s,在物理单位中为cm2/S,称为“斯”(St),1/100St称为“厘斯”(cSt或mm2/s),常用作油品质量指标中黏度的单位,与m2/S的关系为: 1m2/s= 104St= 106 cSt( mm2/S) 表 表 从表 (3)条件黏度。用各种不同黏度计在特定条件下测得的黏度为条件黏度。如恩氏黏度,单位°E;赛氏黏度,单位s;福氏黏度,单位s;雷氏黏度,单位s。 各种黏度可通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