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陶鹰鼎是仰韶文化陶器,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新石器时代。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利 簋西周早期。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 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 大盂鼎西周西周康王时期。鼎高一百。 大克鼎西周晚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西周太保鼎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曾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太保鼎等。 西周。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 良渚出土“玉琮王” 河姆渡土“陶灶” 铸客“铜鼎” “五星出东方”护膊 制造年代: 汉 材料: 丝 规格: 18.5厘米×12.5厘米 现藏于新疆考古研究所 淅川出土“云纹铜禁” 商代。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现侈口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 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 涅盘变相碑 莲鹤方壶 红山文化女神像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梁河的女神庙。 晋侯苏编钟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水晶杯战国。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曾侯乙编钟 朱然墓出土“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局部) 鸭形玻璃注 青铜神树 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青铜尊盘”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九龙九凤冠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摇钱树 常阳太尊石像 彩漆木雕小座屏 铜奔马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铜车马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 淳化大鼎 西周文物。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 墙盘 盘是乘食器的一种,出现时代比较早,而且器型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何尊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出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 陪葬于汉武帝茂陵的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人们都知道是汉武帝为纪念霍去病的战功而刻置。但是只要对这些石雕的内容及形象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石雕并不只是为纪念霍去病一人,而是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含义 铜浮屠(唐朝)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战国) 中山王铁足铜鼎(战国时期)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