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今年九十六了,但说起老开封一点都不糊涂! 八爷的父亲早先在民国河南政府当差,收入稳定,所以三个老婆为其生了九个少爷,成了八个。抗日战争牺牲一个,解放战争差点牺牲俩个,开封解放前,去台湾一个,解放初期,镇压了一个,留下五个,如今只剩下八爷了。 八爷小时候,那时开封城不大,但爷多! 从西门这一带的老牌坊就可以看出 那时开封的古建筑 处处是 祖宗留下的老建筑还没有那么珍贵,为什么呢?因为开封城胡同里到处都是古建筑,随比不上铁塔,但以古建筑的常态,大家对保护铁塔的意识还不强。 兵慌马乱的,老太太们都喜欢烧个香拜个佛的。 龙亭道观 那时土街很窄,从同福轩往西离石桥口就不远了。二爷后来娶了同福轩掌柜的二女儿。后来二爷媳妇到抗日战场看二爷,死于流弹。 那时开封郊区处处是家坟与名人墓地,二爷就把命不好的媳妇安葬在南关的家坟地方。后来二爷死于抗日战争最后的战役,南阳西峡口战役 南关联合收割机厂王旦墓地 八爷说:小时候父亲经常跑到开封这,以为能捡到最后一届皇考生的什么宝贝。最后宝贝没有找到,上学了倒考上了河大。八爷父亲说,这是捡字条捡的。 那时外国人在开封很多 男人女人们第一次对镜头,还觉得很稀奇 慢慢的大家也习惯镜头了 有时候,六爷的三奶还能配合老外,摆拍一下。说明一下,六爷的姑父当年外语很好,出国留过洋是见过世面的主 五爷在二曾祠当差,后来老房子拆了当年五爷就过世了。 死的时候说,那些大仙们,拆了二曾祠就不会再盖出那样美丽的园林。这话让五爷说对了! 三爷住在延庆观一带 那离相国寺不远,三爷喜欢武术。当年在相国寺是个角。做镖局的没有不认识他的。 后来带的学生,在华北体育场得金牌那是后事了。 三爷文化不高,但媳妇竟然娶个中山大学的学生。 后来随这媳妇到河南大学,做了个图书管理员。用三爷话说,自己不认识几个字,为了婆娘所说的爱情,放下刀枪,也开始读书写字了。 爷们都喜欢到龙亭,说龙亭大殿地下有个地洞直接通黄河沿。真假我们都不说了,倒是八爷与七爷在一个厂,当年共同研发生产出开封好几个第一。 大爷在开封府读的私塾 早先在禹王台做过事,后来他一个人去了台湾 走的时候就是从这 去的开封汽车站 大爷离开了那个爱恨情仇的城,如今那个城再也没有了! 四爷最脾气好!解放前当过保长,文革时期精神出病了。 抗日战争时期,五爷当了维持会副会长 抗日结束后,五爷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军 解放军打到开封前,五爷没有跟大爷去台湾 解放后第一批被镇压了 家族中三爷受媳妇影响参加革命早,以后与媳妇一同去了延安,再以后就跟着打回了老家。离奇的是解放开封时候,三爷与五爷在开封解放战争时期还战场打个照面,后来三爷没有开出那一枪。再后来三爷与媳妇都留在了北京,五爷解放后就第一批当做反革命镇压了。 开封解放后,三爷的学生中有一个打篮球打的非常好。还与上海队干过一次。厉害的很! 后代们都经历了那些特别的年代 时光一晃就六十年一甲子,八十年代大爷第一次回开封。八爷没有说过 文革的事情,大爷与八爷一起到祖坟祭奠了共同的祖先。老家祠堂已经 没有了,墓地现在也已经盖成了楼房。时过境迁,如今往事只能通过老 照片来寻找几片历史的残叶了。所以小编借助老照片来编辑分享一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