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伊朗:古波斯简史(连载)

 金色年华554 2017-09-30

一、 上古波斯文明(约公元前一万年~公元前6世纪)

伊朗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据考古研究的记录早在公元前1万年,就已有一些土著人居住在里海南岸地区。这些居民除狩猎、捕捞和采集外,还饲养牛羊,种植小麦、大麦等作物。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从事农业和饲养家畜的人群之一。他们和其他一些部落沿着伊朗中部的扎格罗斯山脉居住,随后散居到其他地区,并建立起首批文明中心。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居民,当推居住在今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人。公元前40世纪,埃兰人分布在今卡尔黑河与卡伦河流域一带(今胡齐斯坦省境内),主要从事游牧和狩猎,少数人从事农业。埃兰人保持着氏族制,部落是他们最大的社会组织。稍后,为了抵御外来部落的入侵,或为了掠夺其他部落的土地和财富,逐渐组成了部落联盟。与此同时,开始出现了由战俘和被劫持者形成的奴隶,产生了奴隶社会的萌芽。

埃兰人居住地区毗邻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他们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的交往甚多,因而深受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特别在文化、农业生产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较深,这对埃兰人的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埃兰人生活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矿物和森林资源,从而成为两河流域诸城邦掠夺的目标。富饶的两河流域平原,也是埃兰人垂涎的对象。因此,埃兰人与两河流域的城邦经常发生战争。约在公元前3000年,埃兰人在卡伦河流域建立了国家,国名艾拉姆,其首府设在苏萨(今苏斯)。随着兼并和出征,艾拉姆的领土不断向周边扩展,成为地区的强者。公元前7世纪初,艾拉姆与亚述帝国之间爆发了争夺领土的战争,但艾拉姆的军事力量远逊于亚述帝国。公元前639年,艾拉姆被亚述帝国所灭。

早在公元前20世纪后期,一群从中亚迁徙来的游牧部落——米地亚人进入伊朗境内,逗留在今伊朗高原西北部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米地亚人屡遭两河流域北部亚述人的侵犯,后受制于其势力之下。米地亚人最初只有6个部落,后结成部落联盟,势力大增,占有了今伊朗本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约在公元前836年,米地亚部落联盟首领戴奥凯斯称王,建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马丹),开始建立米地亚王国,制定律法、发展经济和扩充军事力量。经过不断的对外扩张,逐渐成为地区的霸主。在奇阿克塞国王时期(约公元前625~前585年),米地亚王国联合新巴比伦王国,向亚述帝国挑战。经过数次酷战,米地亚王国于公元前614年灭亚述帝国,其势大增。稍后,米地亚王国远征乌拉尔图和玛纳,后又与吕底亚争夺小亚细亚,成为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强国,其势力范围南抵波斯湾、东达阿姆河。当时,米地亚王国已成为奴隶制国家。它在南征北战中俘虏了大批异族人,其中大部分转为奴隶。王室贵族、部落首领、氏族头人、军政官员大多拥有不少奴隶,奴隶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

公元前7世纪,米地亚王国国王弗劳耳特征服了波斯部落。波斯人一直反对米地亚人的统治。公元前550年,波斯部落联盟首领居鲁士率领的武装力量击溃了米地亚王国军队,米地亚王国被消灭。

二、 波斯帝国的兴起

波斯人居鲁士二世是古波斯帝国的创建人。波斯人原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中亚一带迁徙到伊朗高原西南部(今法尔斯省),拥有10个部落(其中6个从事农牧业,4个从事游牧)。他们从属于米地亚王国,但一直憎恶米地亚人的统治,经常爆发反抗斗争。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族的居鲁士(约公元前600~前529年)英勇多谋,并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被推举为首领。居鲁士把波斯各部落团结在他周围,努力加强武装力量,趁米地亚王国内乱之机,举行反对米地亚统治的起义。公元前550年,波斯部落的武装击溃了米地亚王国的军队,消灭了米地亚王国,建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后定都波斯波利斯(在今设拉子的东北,另一个都城是苏萨)。稍后,居鲁士先后征服了四周的部落,随之境内诸部落纷纷臣服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是第一个统一波斯的国王。历史上,阿契美尼德王朝被称为波斯帝国,史书也就将今伊朗的领域称为波斯。居鲁士的祖父被尊称为居鲁士一世。因此,史书上称他为居鲁士二世。

居鲁士二世创建了波斯帝国,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前,艾拉姆和米地亚王国的武装力量主要是由各部落武装组成,他们既是独立的又是分散的。居鲁士建立了一支将各部落武装力量纳入统一指挥的国家军队,因此军事实力大增。当时西亚各地区的城邦武装力量或部落力量都无法与波斯帝国相抗衡。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和骑兵组成,而以骑兵为主体,具有迅猛突击的能力。波斯的统一(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对而言)促使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波斯帝国的强盛起了保证作用。

居鲁士统一波斯后,依仗自己的军事力量,开始实施对外扩张政策。公元前546年,居鲁士首先出生小亚细亚,所向披靡,然后又征服了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各城邦。公元前538年,占领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灭新巴比伦王国。居鲁士做出了一件对犹太人的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决定,他下讼翻译了被称为“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让这批犹太囚虏返回巴勒斯坦,并允许犹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和圣殿。不久,居鲁士出征中亚,先后征服了大夏(巴克特里亚)、索格达、花剌子模等城邦。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东方一个强大的霸主。中亚各族人民举行起义,反对波斯帝国的残暴统治。一时之间,帝国全境被奴役的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居鲁士亲率大军出征镇压。公元前529年,佤马萨盖特人的战斗人,居鲁士阵亡。

居鲁士二世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王位(公元前529~前522年),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企业重振波斯帝国的雄威。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包括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和埃及,远至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后,继续向努比亚进军,但遭到惨败。波斯国内的米地亚人,趁冈比西斯率大军远征之际,举行反对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暴动。冈比西斯闻讯急忙返回波斯,在途中病亡(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死后,波斯帝国内部出现混乱。米地亚人、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和袄教)祭司高墨达夺取了政权,推举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迪亚为傀儡国王。波斯帝国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趁局势混乱之机纷纷宣布独立,波斯帝国濒临瓦解。

波斯人始终反对米地亚人操纵朝廷。出身波斯贵族阿契美尼德王室旁支的大流士(公元前550~前486年),是一个边远省长官的儿子,他联合波斯部部落的力量,于公元前522年击败了米地亚人的势力,杀死了巴尔迪亚,坐上了王座,自称波斯王,史称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上台后,首先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部落势力,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在帝国的军事实力迅速恢复之后,大流士一世又开始向外侵略扩张,先后出征达19次之多,占领的地区不断扩大。波斯帝国的版图东到阿姆河,并延伸到印度河西岸(今巴基斯坦境内),西至尼罗河中下游,北达里海和黑海一带,南濒波斯湾,还占领了爱琴海上的岛屿、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和马其顿,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大流士一世为了巩固帝国的疆域,将帝国划分为20个行省,由各行省派遣一名总督,各行省的总督和地方高级官员均由波斯王室或贵族担任。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大流士一世将帝国划分为5个军区,每个军区负责几个行省的秩序和防务。大流士一世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禁止地方籍官兵驻扎本地区,如驻扎埃及的军队主要由犹太籍官兵组成。为了军队的迅速调动,大流士一世大力修筑各行省至首都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条干线是从小亚细亚沿岸的佛弗经萨迪斯通往到帝国首都苏萨,全长约2400公里;另一条起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横贯波斯高原,东至大夏和印度河西岸。这些干线大道不但加强了帝国境内的联系,也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大流士一世的另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是实行统一的帝国货币制度。这有利于帝国全境的贸易交往。大流士一世非常重视宗教对帝国统治的作用,利用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为帝国的扩张服务。琐罗亚斯德教不但随波斯远征军传播到中东各地,而且还远传到印度、东南亚和中国。

波斯帝国幅员辽阔,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军事组织越来越无力承担起这一庞大的帝国。由于连年穷兵黩武,人员伤亡惨重,经济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出现动荡。同时,一些地方总督轻视中央政权,独行其是,使帝国出现分裂的征兆。

公元前499年,波斯帝国的属地——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在希腊诸城邦的支持下,发动反对波斯帝国统治的起义。大流士一世派军队证讨,将其镇压下去。大流士一世欲惩罚希腊人,积极备战。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军讨伐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波斯利用舰队在阿陀斯海角遇飓风袭击,大部分船只沉没海底,波斯军队被迫撤回。两年后,大流士一世再次出兵希腊,由波斯将军达提斯率10万大军和600艘船只,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仅有1万人的雅典军队为保卫祖国英勇迎战,利用巧妙的战术击败波斯军队。波斯军队阵亡6000人,随即撤军。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含恨去世,没有能实现征服希腊的愿望。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为实现其父的愿望 ,波斯在希腊的败绩,于公元前480年亲自率军出征希腊。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舰队遭惨败被迫撤退,薛西斯无功而返。公元前449年,波斯和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进行决战,希腊海军占据上风,波斯军队遭受重创。从此,希腊帝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

三、 希腊化时期

波斯帝国被希腊人征服后,经历了一个长达200余年的希腊化时期,这对波斯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 波斯帝国境内广大地区的各族人民乘帝国军事力量衰落之机揭竿而起,帝国军队已无力四处应付。同时,朝廷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内讧,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公元前334年,巴尔干的马斯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乘波斯帝国内乱之机,亲率4万多军队远征波斯。马其顿军队势如破竹,占领了大部分波斯领土。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其属下杀害,波斯帝国宣告灭亡,沦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属地。

希腊化 亚历山大大帝南征北战,在短暂的10年间,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西起巴尔干半岛,东达印度,北抵中亚,南至埃及,其中包括波斯。亚历山大大帝任命朴塞斯塔斯为波斯总督,为了巩固对波斯的统治,除保留某些原有的统治体制外,还作用波斯人担任中下级领导职务;同时实施“希腊化”政策,在波斯一些地区建立希腊移民区(即建立许多希腊式城市),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当时,在沿波斯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带的巴克特利亚,海卡通庇洛斯(今达姆甘)、拉格斯(今雷伊)、肯加瓦尔,以及在扎格罗斯山区的纳哈温德等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希腊移民区。一批又一批的希腊商人、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和其他职业者纷纷涌入波斯,企图将希腊人和波斯居民融合在一起。这一希腊化政策虽没有获得成功,但希腊文化和政治制度却给波斯带来不小的影响。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不久,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分解为3个希腊化的国家,即塞琉古、托勒密和马斯顿。波斯处于塞琉古王国的统治之下。

塞琉古王国的统治 塞琉古是马其顿贵族安条克之子,曾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随从和部将。塞琉古所建立的王国是3个希腊化国家中幅员最大的国家,它鼎盛时的疆域西起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与小亚细亚,东至印度河。建都于叙利亚的安条克城,又称叙利亚王国,中国史书称“条支”。波斯是该王国中的一个行省。塞硫古王国继承了亚历山大大帝推行的“希腊化”政策。

四、 帕提亚王国时期(公元前247~224年)

波斯境内诸多部落不接受塞琉古的统治,经常发生反抗。波斯东北部的帕提亚人不满希腊人的统治。约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一支北方游牧部落——马萨盖特人进入波斯后,帕提亚人与马萨盖特人共同反对塞琉古王国的统治。

帕提亚人的崛起 公元前247年,帕提亚人的首领阿萨息斯举兵起义,宣布成立帕提亚王国,中国史书称其为“安息”。他自立为王,称号为阿萨息斯一世。帕提亚在与塞琉古的长期战斗中,其领土不断扩大,到公元前2世纪末,已占有了整个波斯高原、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一部分。公元前183年,帕提亚人的军队将塞琉古王国安条克三世率领的军队一举歼灭。公元前129年,安条克七世率军与帕提亚人的军队进行决战,兵败身亡。从此结束了希腊人对波斯的统治。帕提亚王国被视为波斯帝国的继承者。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帕提亚王国是欧洲与中国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即丝绸之路)。公元前115年,中国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曾派遣他的副使访问帕提亚王国,帕提亚王国的国王派两万骑兵到东部边界迎接,受到国王密特里达特斯二世的热情款待,从此开创了中国和波斯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

盘踞于波斯东北部的帕提亚王国,国力比较薄弱,还不足以压倒塞琉古王国,两国长期对峙,但帕提亚已成为波斯各族人民反对希腊殖民者统治的中心。经过100多年的战争,帕提亚王国的力量才逐渐强盛。公元前129年,弗拉阿特斯二世率领的军队大败塞琉古的军队,后又将塞琉古王国统治者逐出波斯境外。帕提亚王国时期,又重新恢复了原波斯帝国的兴盛,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由于弗拉阿特斯二世及其后继者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帕提亚王国的疆域曾北到外高加索,东达印度河,南至两河流域,成为西亚的强国。

帕提亚与罗马的战争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为了争夺西亚与东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通道,派兵大举进攻波斯。帕提亚王国坚决抵抗侵略者,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在公元前53年的卡尔海战役中,帕提亚的军队击败了罗马帝国的军队,罗马帝国的统帅克拉苏阵亡。公元前36年,帕提亚军队又击败了罗马帝国的统帅安东尼率领的远征军。公元3世纪20年代,帕提亚王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阿塔巴努斯五世从罗马人手中夺取了亚美尼亚和大部分两河流域的领土。在与罗马进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中,帕提亚王国虽多次击败罗马帝国的侵略军,但也大伤了元气。

在米特梯拉二世去世之后,帕提亚王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王室成员相互争权夺利,朝廷混乱。公元207年,沃洛吉西斯六世继位,其弟阿塔巴努斯五世起兵争夺王位,两人各霸一方。帕提亚王国从此以后逐渐衰落,最终被更为强大的萨珊王朝所替代。

解读伊朗:古波斯简史(连载)

五、 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

波斯高原西北部的法尔斯地区,辖属于帕提亚王国。法尔斯地区存在不少“半独立”的城邦或酋长的领地,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达拉布吉尔德要塞长官阿达希尔。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野心勃勃。阿达希尔乘帕提亚国王国内讧时,积极扩大军事力量。首先,他逐个吞并了周围的小城邦和酋长领地,达到了统一法尔斯地区的目的,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开始向外扩张。

萨珊王朝的建立 帕提亚王国感到阿达希尔的威胁,阿塔巴努斯五世之子阿塔瓦斯德斯国王命令阿瓦兹王讨伐阿达希尔。阿达希尔率军迎战,经过一场激战,击溃了帕提亚的军队。阿达希尔率军北上,攻占了重镇伊斯法罕。之后,阿达希尔的军队进入波斯湾沿岸,帕提亚王国受到“死亡的挑战”。公元224年8月,阿塔瓦斯德斯国王率军“讨逆亲征”。在霍尔米兹达干战役中,帕提亚军队溃败,阿塔瓦斯德国王被俘并被处死。帕提亚军队损失惨重,已丧失战斗力。阿达希尔率军长驱直入,占领了帕提亚的首都泰西封。阿达希尔继续扫荡帕提亚军队的残余力量。226年,阿达希尔登上波斯王位,称号为阿达希尔一世。他以祖父萨珊的名字作为新王朝的称号——萨珊王朝。

波斯的统一与对外扩张 阿达希尔继续征讨拒绝臣服新王朝的地方势力,但遭到亚美尼亚统治者斯洛的坚决抵抗。因为亚美尼亚人得到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支持。阿达希尔认为必须与东罗马帝国决一胜败。230年,阿达希尔率大军戟东罗马帝国的领地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和叙利亚)。虽然,波斯军队在占据上略占优势,但也无力战胜东罗马的军队。最后,双方于232年签订了有利于萨珊王朝的和约。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阿达希尔出兵征讨亚美尼亚,虽经曲折的过程,最终亚美尼亚被纳入萨珊王国的版图,实现了统一波斯的愿望。

波斯统一后,阿达希尔认为,要巩固新王朝的权力,首先必须改变帕提亚王国统治时期地区割据势力膨胀的弊端,他将其儿子分封为各地区的诸侯,其他的王族成员出任行省的总督或主管的官吏。阿达希尔的第二件大事是实施发展农牧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他认为,农牧业是波斯帝国的立国之本,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阿达希尔实施的第三件大事是尊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认为宗教对巩固王权有着重大的作用。他将神权与王权集于一身,自称“阿胡拉·马兹达的崇拜者,神圣的阿达希尔,波斯的诸王之王,神之后裔”。阿达希尔为“新波斯帝国”打下了基础。

公元240年阿达希尔去世,其子沙普尔(称沙普尔一世)即位,继续执行其父的对外扩张政策,率军进入两河流域,与东罗马帝国军队交战。东罗马帝国军队得到阿拉伯部落武装的支持,波斯军队屡遭挫折。在萨珊王朝与东罗马帝国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的情况下,沙普尔一世转而出兵征讨花剌子模和阿塞拜疆的米地亚人,随后征服里海沿岸诸城邦。256年,沙普尔一世利用东罗马帝国内部政局混乱的机会,向两河流域进军,在巴尔贝利斯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东罗马帝国6万军队全军覆灭。波斯军队占领两河流域后,一度占领东罗马帝国重镇安条克(又名安都,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亚)。公元258年(一说为260年),萨珊王朝又与东罗马帝国军队交战,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瓦列里安被俘。波斯军队曾深入小亚细亚,后又回军。随后,沙普尔一世征服了外高加索诸部落。中亚东部贵霜王国国王向沙普尔称臣,萨珊王朝的势力扩张到印度次大陆的边缘。沙普尔一世执政时的萨珊王朝已成为西亚地区一个新的霸主。

萨珊王朝王位之争 公元270年,沙普尔一世去世,长子霍尔米兹德继位(270~271),但一年后即病亡。萨珊王朝宫廷内部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斗争。琐罗亚斯德教教主克迪尔支持霍尔米兹德之弟吉兰王韦莱赫兰(271~274),即白赫兰国王。这开始了琐罗亚斯德教干预朝廷的行使。白赫兰在位3年后病逝。萨珊王位本应由白赫兰之弟奈尔塞继承。奈尔塞一贯反对独尊琐罗亚斯德教,尤其是抨击该教干预朝政,主张朝廷应平等对待宗教,应承认居少数地位的教派。奈尔塞的宗教主张,显然不利于琐罗亚斯德教的国教地位。因此,琐罗亚斯德教上层对奈尔塞的宗教主张十分不满,克迪尔教主利用他在朝廷中的势力,抑制奈尔塞,扶植白赫兰之子白赫兰二世登上王位。于是,琐罗亚斯德教僧侣变的不满和反抗。当时,由于萨珊王朝连年穷兵黩武,不断对外扩张,人民早已不堪承担征役和税赋的重负。另一方面,萨珊王朝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王室贵族、奴隶主和封建主、琐罗亚斯德教僧侣、高级官员等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和荒淫无度的生活,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引起人民的极端不满,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摩尼教起义 摩尼教创立于公元3世纪中叶,创始人摩尼(215~276),宣传善恶二元论,号召人人终身自我候选,帮助光明战胜黑暗。要求教徒弃富救贫,赈济贫困,独身禁欲,粗衣素食。摩尼攻击琐罗亚斯德教高级祭司的腐化生活,反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深得民心。摩尼教曾受到沙普尔一世的保护,后来遭到朝廷和琐罗亚斯德教的迫害。276年,摩尼被杀害,摩尼教遭受镇压。但摩尼教转入秘密活动,长期存在。摩尼教曾传入中国,现在中国还有摩尼教的遗迹和教经。5世纪末,琐罗亚斯德教原祭司马兹达克受摩尼教教义的影响,创立了一种新的宗教学说,宣传人从平等的思想,要求恢复原始公社的共有共享制度,实现土地、水源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他号召人民举行起义,推翻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社会制度。马兹达克的主张得到广大农牧民和城镇居民的响应。5世纪末至6世纪初,爆发了反对萨珊王朝和琐罗亚斯德教的起义,王室、贵族、琐罗亚斯德教祭司等人的土地被剥夺。马兹达克的起义,震撼了整个波斯。萨珊王朝、琐罗亚斯德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国王卡瓦德一世曾设法笼络马兹达克教派,企图利用它打击贵族和祭司的势力。马兹达克受到卡瓦德一世的蒙骗,轻信了他的许诺。529年马兹达克及其数百名追随者,被王储诱骗到京城泰西封参加神学会议,惨遭屠杀。全国被屠杀的起义者达8万人。马兹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萨珊王朝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势力。

这个亦非东方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国

她的面纱下究竟什么样

壹行 · 伊朗 | 伊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神秘 | 波斯 | 热情 | 美好

解读伊朗:古波斯简史(连载)

消息来源于vickyxing博客,文章由壹行伊朗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