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学反思之一

 刘格林 2017-09-30

学中我们及时总结和反思,养成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找准教材中重点、难点,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学前反思精心准备,有助于实验顺利开展

   “白醋与小苏打的变化”一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它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实验课。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实验课特别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器材、药品、工具等等。同时,教师要课前进行实验,准确把握实验中所用材料的多少。如:每个实验小组需要的醋和小苏打各是多少?教师要经过反复实验几次才能确定下来。同时要提出注意事项、实验要求、做好观察记录等。特别注意实验操作步骤,观察演示讲解,掌握正确方法;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好实验记录,进行汇报交流;还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等等。

然而,在学生做醋和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在实验发生这样一个现象,把醋和小苏打混合时,产生的气泡全部从容器口中冒出来,随着冒出的气泡小苏打随之也一起流到了容器的外面,撒到了实验台上。当时我并没有责怪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而是问其他小组有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他们没有按要求取醋和小苏打,醋和小苏打取的太多,产生的气泡过多冒了出来。”听了这样的回答,失败的小组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按要求重新进行实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学生好奇、好胜实验中什么样事情都是可能发生,因此,教师在实验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情,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