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现在的树相(2017年6月) 盆景造型是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复合型创作。包括树种特性和生长规律在内的技术仅仅是一方面,艺术是另一方面。从艺术角度考虑,整体构图举足轻重。其中,第一出枝的选取非常重要。 第一出枝是盆景制作术语,一般指的是盆景素材离开出土的根基部分最近的枝条。第一出枝定位在树的低处或高处直接关系到盆景树型的确定。 这里所选盆景实例的树种为赤松。松柏类不定芽较少,因而常常会选择悬崖、斜干及文人式造型。这棵松出自山东沿海地区(图1),自然形成的奇异造型和山顶年久风吹雨淋的老辣树肌是选购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山采素材,在造型上也不免受到各种诸如出枝位置不理想及芽点距离主干较远等不利条件的限制,因而创作中必须“因材施艺”。 图1 下山桩的原生境(2014年) 构思这棵赤松的整体造型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依据其本身特点顺势取型。具体地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素材的各种特点,同时规避其中不理想的部分。这棵松的天然树型属于斜干式,主干较细,直立部分较短,大部分向左侧弯垂,过渡比较好。主干上第一出枝比较长,而且下垂,如何处理这个第一出枝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根枝条离开直立主干较远,垂直向下,素材条件偏于文人式。结合根部的生长位置和方向以及整个枝棚的分布,创作中我将第一出枝做成回头枝,方向直指树的根部,与短促的直立主干相呼应,达到视觉上的动态平衡,其他枝条从整体上与之配合。经过2~3年的逼芽,将树冠顶部的枝条针叶进行回缩,然后左右弯曲,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构图(图2~6),预计3年后将基本成型。 图2 两年的定枝过程(2015年) 图3 2016年树相 图4 主干细节 图5 主干细节(另一面) 在这棵树的创作中,第一出枝的定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个造型都是围绕素材的这一特点展开的。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在构思造型中制作者首先要仔细观察,尽可能挖掘其中的特点和审美因素,再加以有效利用,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盆景作品。 |
|
来自: 志远路宽j03ryw > 《1,盆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