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咳嗽医案一则

 AB向往神鹰 2017-09-30



春暖花开

患者:小男孩,不到两岁。

主诉:间断性咳嗽1年4个月。

其妈妈是我初中同学,告余:小孩6个月开始咳嗽,西医说是肺炎,一直西药、输液四处治疗到现在,天气一变,同龄小朋友没感冒,他就开始出现咳嗽。西医诊断为:哮喘。


     2017年8月27号初诊,前一天才从郑州医院出院回去,诊断为:哮喘。开的西药和雾化的药。刻下症:咳嗽,喘,遇凉加重,白痰,后背出汗严重,流口水,喜欢趴下睡觉,手脚凉,大便干,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滑。

小孩咳嗽,遇凉加重,实为在表之寒邪未解,加之出汗多,判断为营卫不和。《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故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

桂枝10g    生白芍10g    炙甘草6g     厚朴10g

杏仁10g

               生姜6片     大枣3个为引

           7付,水煎服日一付。


9月3号二诊:

家长说,服药前3付,痰多,能够咳出,后四付痰减少,咳嗽减轻,后背出汗减少,大便已不干,仍流口水。故效不更方,流口水和趴下睡觉是食积的表现,故原方加焦三仙各10g消积化滞。

 桂枝10g    生白芍10g    炙甘草6g     厚朴10g

 杏仁10g    焦三仙各10g

               生姜6片     大枣3个为引

           7付,水煎服日一付。


9月10号三诊:

服上药未在咳嗽,仍有流口水等症状。故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脾胃,外散风寒。

        柴胡15g   黄  芩6 g     清半夏12g    党参6g

        桂枝10g   生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6片     大枣3个为引

 9月12号时,我同学发微信说小孩脸上出了好多小红点,鼻子下面红红的还有点破,我判断为邪气外出,告诉她不用处理,继续吃药。15号时又说后背出汗多,我问是不是凉汗,回答说是,遂仍是继续服药。



9月16号下午四诊:

脸上出了好多红色斑点,口周,鼻孔下方更是严重。我仍是坚持自己的判断,遂三诊时方子原方加荆芥10g 续服。


当天晚上八点多,同学微信说小孩开始发烧,38度多,我说不到39度暂时不要处理(小孩平时体质就差,手脚凉,现在能烧起来是好事,说明阳气在恢复,体质在改善)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腋下、额头等部位。第二天一大早告余,大便拉完,烧已经退了。


18日早上,我刚到诊室,同学发图片说脸上本来颜色淡的红点全部发出来了,鼻孔位置结痂很厚,脚心、手心,屁股和大腿后面都是红点点。是邪气继续透发?还是又有了新的情况?我开始有了一点点犹豫,感觉是不是手足口?遂立即电话向库喜龙师兄请教,师兄在郑州坐诊,对于儿科更是擅长,师兄看了照片说是有点像小儿急疹,但是没有发烧,师兄建议可以再观察观察。如有情况及时再处理。我给我同学说再观察一天,密切注意小孩的情况,有啥反应及时告诉我。直到19号下午六点,同学发微信说鼻子处的厚痂她用了点香油,自己脱落了,别的地方还是原样。我得担心减轻了许多,让她继续观察。

直到今天上午我休息,想到此事,微信问同学。发来照片,脸上红点都在变淡,有的已经结痂,有的已经脱落,恢复正常皮肤,屁股和大腿的也已经结痂。此时,我感觉我悬空的心终于平稳“着陆”。庆幸自己的坚持,感谢小库师兄的支持,更是感谢我同学(小孩妈妈)的信任,不是有足够的信任,估计早就另寻其他治疗方法了。到时候小孩估计还得被折腾,还得受罪。

小孩刚开始就是感受寒邪,然而一直输液(有本太阳病而反下之之意,遂缠绵难愈)。运用中药,调和脾胃,发散风寒。正气来复,定要驱邪外出。面部属阳明,口周属脾胃,另外脾主四肢,故口周、面部、手脚心出现红点,并且溃烂,流黄水;另外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后背,是“一身之藩篱”,故屁股,大腿后面出现红色疹子亦是寒邪外出之象。所以中医治病只是顺势而为,提高人体的正气,给邪气一个通道、出路,驱邪外出即可,而不会对抗治疗。中医的“仁道”就在此,更是佩服、敬畏老祖宗的大智慧。

作为年轻中医,特别是年轻的纯中医,我们需要给份信任。对于中医医理的理解、领悟,和年龄无关,请不要以年龄评判中医。借用网上一句话结尾,也与年轻的中医同道共勉。“我不负中医,中医定不负我”。


        下面是我同学和我的聊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