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品行业 被原材料 弄得特别闹心 厂家在为生产和成本发愁 头顶又高悬环保和安监两把利剑 食品企业、批发商、终端代理商 各个苦不堪言 涨价的尽头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力涨价 在全国雪片般的涨价通知中 你能读懂什么? 货价猛涨,孙悟空买货被气疯! 对于食品人来说 涨价是2017年的“主旋律” 2017年,是经销商的洗牌年 对于厂家来说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甚至直接被淘汰掉 涨 价! 缺 货! 关 停! 政府督查环保暴风越吹越大 食品圈的涨价潮也愈演愈烈 断水、断电、缺货、停产 环保部大手这么一挥 全国企业大面积“两断三清” 机器停了、工厂关了、生意越来越糟 安监总局大手也这么一挥 环保重压之下,风暴所到之处 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 企业主压力倍增,但你们一定要坚持住 经销商是厂家的客户,明明客户是上帝,但是很多经销商从未享受过上帝待遇。别说上帝了,就是普通朋友也说不过去,纯粹是厂家赚钱的工具,不开心不顺心立即换掉、强制压货,很多业务还会威胁经销商、敲诈经销商、欺骗经销商。 近年来,很多大品牌经销商突然甩手不干,案例越来越多。厂家整天希望通过压货可以挤出销量,事实上消费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挤压、窜货,正成为经销商亏损的源头。 赚不到钱,谁跟你干?对经销商颐指气使,老子不玩了! 很多厂家涨价,不会和经销商商量,更不会经得经销商的同意。一纸通知,希望理解,带来不便,望您见谅。 如龙海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发布的调价函中指出,“由于近期受原料材料价格疯涨,超出我们采购成本上限30%,纸箱供价暴涨50%,包膜供价上涨20%等等,我司一直以来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保持原价不动,已经坚持近一个月亏损状态,盼望原材料恢复,意想不到所有材料持续增长,大大超出所能承受范围之内,我司已不堪重负,很难维持正常经营。” 苏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在调价函中称,“因今年原料、包辅材价格大幅上涨,给公司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从2017年9月15日起对公司所有产品进行价格上调,肉制品系列上调10个点,其余产品上调5个点......” 慈溪市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在通知函中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涨,我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于2017年9月10日对公司蛋糕品项(2.5KG/件)在原价格基础上每件上调2元,饼干上调1块/件,威化上调1块/件,尖角脆上调1块/件。” 水涨船高,截至现在已经有不少食品企业发出调价通知函,涨价幅度都在1-2元不等。 涨价后,经销商面临的可能会是销量下滑,终端客情交流困难。很多渠道有可能被迫撤下来。不过涨价慢慢会有办法解决,也会慢慢恢复市场。只是这种毫无征兆的通知,根本上彰显了厂家对待经销商的态度。 一个个案例凸显,由此可见,中国快消品营销心态多么畸形。不是以销售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为中心。不以客户为中心,而以厂家为中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品严重饱和,红海厮杀,不以市场为重心的销售模式,必然会彻底死掉,必然会被更合理的模式替代。 打败厂家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目前来看,私人订制、引导性消费,正成为新消费主流。电商、微商等引导消费成为线下实体店最大的竞争对手。 百度为什么强大?百度的李彦宏经常会请自己的客户座谈,请客户给自己提建议,提思路。作为快消品厂家,请问:除了每年一度的订货会,年货会,什么时候你会把经销商奉为座上宾?什么时候会把经销商当成客户,而不是销售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