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五:镇河铁犀与州桥遗址

 daixh3 2017-09-30

编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在“运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兴起。考察组以“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风情,看变迁”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的考察,将运河进行全方位展示。三年来,考察组一行冒严寒、战苦暑,途径5省2直辖市和30余个地县,至2016年10月底将通济渠、永济渠考察完成,隋唐大运河全线考察结束。为展现隋唐运河考察的整体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历史情怀,本网特录系列纪实报道于此,以飨读者。

黄河母亲孕育着华夏儿女,但也给她的子孙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水患。从古至今,人们治理黄河的步伐从未间断过。在开封城的铁牛村,有一尊和黄河水患相关联的独角铁犀。

铁犀身高约两米,浑身乌黑,独角朝天,怒目注视,英姿勃勃,面对着奔腾咆哮的黄河,犹如一位护城卫士,守卫者一方水土,当地人多称铁犀为“铁牛”。2016年5月22日,来到开封考察的第二天,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就对镇河铁犀和州桥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找寻深埋地下的运河文化遗产。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五:镇河铁犀与州桥遗址

考察组成员在对镇河铁犀进行考察。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铁牛村里寻铁牛

“镇河铁犀是古人幻想的镇水灵物。铁犀,俗称铁牛,用它镇水,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说‘铁者金也,为水之母,子不敢与母斗,故蚊龙成畏之’;一说‘犀为神牛,牛能耕田,属坤兽,坤在五行中为土,土能克水。’”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张秉政教授决定对黄河铁犀进行一番考察。他说,这不仅是对隋唐大运河的追溯,更是对开封人们对与水患的治理方法的考察。

考察组决定来到铁牛村进行考察,几经辗转来到河南省开封市东北2公里处的铁牛村,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队员们来到了一处废弃的庭院前。

院落为仿古建筑,像是一个破庙的院子,至今无人看管,门始终开着。进入里面之后便看到荒草丛生的景象,似乎还有人种些植被和果蔬。穿过一条小径,在须弥座式月台上,考察组见到了通体乌黑的镇河铁犀。

铁犀安放在高约1米的青石墩上,东、北、西三面砌有蹬道,此蹬道的东西两侧立有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的石碑两座,是当时河南巡抚阎兴邦治豫期间,因3年无大水患而撰文、刻立改建的镇河铁犀庙碑和铁犀铭碑。铁犀坐南向北,背城面河。由翻模工艺铸造而成,接缝明显,造型浑厚,威武雄壮,神态逼真。

开封镇河铁犀是独角犀,但它的角没有铸在鼻子上方,而是立于脑顶,蹄也只有两瓣,并非三瓣。确切地说,开封镇河铁犀实际上是一个似犀非犀、似牛非牛的动物,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铁牛”。

据了解,这种牛犀相混的情况,非独开封一处。在北京颐和园、山西大同、四川都江堰、湖南茶陵、江苏徐州等地都有不同年代的石、铁、铜牛,犀远没有牛来得亲切,所以开封铁牛村的居民尽管与这尊镇河铁犀有着密切的关系,却只叫铁牛村而不肯叫铁犀村。在铁犀身上,考察组观察到,铁犀的背上有明朝河南巡抚于谦撰写的《镇河铁犀铭》,不过字迹已经斑驳。

说起铁犀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黄河自金初南流之后,开封即成为濒河之城,屡遭洪水肆虐之苦。明洪武到正统的70多年间,黄河决口25次,主流离城只有5里。

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秋,河决开封,环城200余丈,7000余项良田顿成泽国。在危难之际,著名政治家于谦受职为河南巡抚,治理黄河。来到河南开封后,看到洪水肆虐的情形,于谦首先厚筑险工地段堤障,计里置亭,设亭长负责督率修缮。后来河水上涨,侵迫开封城。他亲临工地,组织和指挥人民进行抗洪斗争,修复了过去被河水冲圮的东北西三面护城堤,共40余里。

后来黄河治理无果,人们认为是河妖作怪的结果,只有铸造一尊铁犀,才能镇服黄河里的妖孽。最后,于谦命人铸造了镇河铁犀。铁犀铸成后被安放在当时的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后来黄河决口,洪水灌城,开封百姓十之八九葬身鱼腹,回龙庙被黄水荡平,镇河铁犀也深陷于泥淖之中。

后来庙宇被破坏,康熙年间重建了庙宇,改名镇河铁犀庙。庙的前院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后院安放铁犀,面北向河。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在张湾决口,洪水围城8个月之久,铁犀镇河庙在这场浩劫中化为废墟,并被黄沙所掩埋,所幸铁犀完好无损。

“1940年,侵占开封的日军,为了收敛铜铁铸造枪炮子弹,用汽车将铁犀掠至城内,妄图将铁犀熔化后制造军火。我们铁牛村村民的奋力抗争,我们想方设法用金钱买通了办事人员,才使铁犀免遭冶熔之灾,使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又回到了铁牛村。”

中途经过铁犀旁的贺广华女士告诉考察组成员,每次逢年过节,这里都会有很多村民和外来市民前来烧香祭祀,还会有老百姓把孩子带到铁犀旁,用红绳系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保佑平安。

在铁犀旁,考察组成员看到了香炉和鞭炮的纸屑,可想而知逢年过节这里是何等的热闹,而在铁犀的身上,成员们看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小洞,当地人传说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枪炮留下的弹孔,但是真实性有待考究。

在废弃的院之中,队员们还看到立于康熙年间的镇河铁犀庙碑,历史鞭打的痕迹已经让它面目全非,看不清任何字迹。

“古老的黄河与开封的一切兴衰荣辱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眼前这座镇守黄河的铁犀,千百年来目睹了中州大地连遭水患的历史,承载着古代人民战胜水患的美好愿望。”返程的路上,张秉政教授深思良久,感慨万千。

他与队员们交流起来,他说,500多年前铸此铁犀以镇洪水。时世沧桑。铁犀不仅未镇住河,甚至自身难保,曾两次淤埋地下,可哀可叹。当年侵华日军将铁犀掠至开封城,欲熔铁制军火,铁牛村村民奋力抗争,最终设法收回了铁犀,可敬可赞。“铁牛村不可无铁牛”。为啥今日让它向隅而立,又该让它安放在何处呢?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二十五:镇河铁犀与州桥遗址

州桥遗址现状。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深埋地下的州桥遗址

离开了铁牛村,考察组来到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和自由路交汇处南侧的州桥遗址,它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见证了隋唐大运河与汴梁城的繁华与落寞。

据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783年),因唐代开封城称汴州,州桥即称为“汴州桥”。此桥横跨在当时作为南北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通济渠上。五代时期,州桥更名为“汴桥”。北宋时期,通济渠改称汴河,并把汴河视为天河,所以也称“汴桥”为“天汉桥”,又名“御桥”,百姓仍称其为州桥。宋神宗时,曾经过较大的修葺。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由此可知,州桥架设在从皇城宣德门直至外城南薰门的御街大道与汴河交会处,是一座造型古朴、雕刻精美的大石桥。

考察组了解到,金、元两代,州桥未有变动。明代,开封作为朱元璋第五子朱的封地,曾大兴土木,修建了周王府,重修了城门。同时,根据漕运之需,将宋代州桥的棚梁式改造为拱券型。

据堪称明代开封百科全书的《如梦录》记载:“州桥下即汴河,其桥脚北过县角,南到小纸坊街口,又名天汉桥……桥高水深,舟过皆不去桅。”明崇祯十五年,明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时,为了阻止义军的进攻,遂扒开黄河,致使洪水淹没开封,州桥亦被淤埋地下,至今已370余年了。

1984年8月,开封市修筑下水管道时,开封市宋城考古队勘探发现州桥遗址。随即对遗址进行初步考察,清理出部分桥面,并向下清理出桥孔下的淤泥。据初步发掘可知,州桥为南北向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可惜因为州桥遗址的两端上面都是大型建筑物和交通要道,无法进一步发掘,考古工作者只能回填,使重见天日的千年古州桥又被埋于地下。

“州桥作为一座逾千年历史的古桥,其自身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张秉政教授说,州桥是汴河与古代开封城中轴线交会处的一座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古桥梁,是大运河汴河段上一处重要的古桥梁遗址。州桥保留完好的建筑结构、形制特点,特别是它保留的木筏基础,把我国桥梁始用木筏基础的历史提前到北宋时期。

“州桥在宋代桥基上建筑明代砖石拱形桥的特殊现象,从一个断面形象展示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奇观。同时,州桥作为汴河与古代开封城市中轴线的交叉点,更是成为当时开封城市的商业中心。因此,州桥遗址对于我们研究大运河的兴衰变迁、研究汴河与开封城市格局关系的发展演化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实地材料。”张秉政教授说。

如今仅在其原址的马路旁边竖立一块“州桥遗址”的牌子,以提醒过往的人们,并没有其他标志。考察组了解到,现在开封市已有一个关于古州桥的开发方案,建一个“古州桥遗址博物馆”该计划在古州桥原遗址上,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开发。分别建造地下、地上展馆。其中地下部分是古州桥进行复原性开发,供世人观赏。

州桥和镇河铁犀的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们带给人们的历史价值却是弥足珍贵的,在这里考察组成员们可以畅想到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昔日的繁华,而如今,时过境迁了。(实习记者 李华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