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七: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巡礼

 daixh3 2017-09-30

编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在“运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兴起。考察组以“走运河,话两岸,溯历史,展风情,看变迁”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的考察,将运河进行全方位展示。三年来,考察组一行冒严寒、战苦暑,途径5省2直辖市和30余个地县,至2016年10月底将通济渠、永济渠考察完成,隋唐大运河全线考察结束。为展现隋唐运河考察的整体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历史情怀,本网特录系列纪实报道于此,以飨读者。

走进沧州,如雷贯耳的就是“三水”之地、“五乡”之国。“三水”是指东临渤海水,西近白洋淀水,以及大运河纵穿之水;“五乡”中名列之一的就是杂技之乡。

沧州的吴桥以杂技之乡闻名于世,自元代兴盛以来,影响越来越大。1958年,沧州吴桥的小马场村出土了一件东魏时期的古壁画,画中人物倒立、转碟、骑马、肚顶,个个有把好身手,说明吴桥的杂技由来已久。吴桥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2016年10月10日,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河北沧州吴桥县,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中的吴桥杂技博物馆,探寻在运河流淌的这片土地上发展传承下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吴桥杂技的独特魅力。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七: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巡礼

图为吴桥杂技大世界外景。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吴桥人与吴桥杂技

在黄河入海时期,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这里的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常年战乱,人们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浪迹江湖,以卖艺养家糊口。这套谋生伎俩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

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他们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脚,变几套戏法。吴桥也诞生了许多杂技表演艺术家,他们多次跟随中国艺术团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访问,为我国的的杂技艺术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

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当地居民告诉考察组成员。

“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在坊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唐代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不图贿赂,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

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

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

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吴桥还有逢年过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传统风俗和冬春两间,红白喜事,喜庆丰收时,百姓们涌上街头,或头戴猛兽面具,或身着七色彩衣,竞技献艺,通宵达旦的风俗。

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姓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

杂技事业的发展,使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限于艺术的发展和交流。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991年吴桥人民提出了“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建立“吴桥杂技大世界”,实现“杂技搭台,经济唱戏”的思想。

先后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1亿元,建成由杂技旅游区、商品集散区、人才培养开发区三个部分组成,集旅游、博物、艺术交流与比赛、人才培养、商品集散、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吴桥杂技大世界”,1993年11月竣工并对外开放。不仅反映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而且超凡脱俗,气势恢宏。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七: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巡礼

吴桥杂技博物馆。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博物馆里话吴桥杂技

1993年建成的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已列入国际旅游定点景区,是吴桥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景区里既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绝活,又有高雅文艺的舞蹈表演,让每一位来此参观的客人无不对吴桥杂技拍手叫绝。

“吴桥杂技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杂技博物馆,通过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吴桥为什么被称为杂技之乡,吴桥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考察组在领队张秉政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吴桥杂技博物馆。在馆中,出身于五代魔术世家的“神手张”张钰军接待了考察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考察组对博物馆进行了细致地考察。

在张钰军的介绍中,考察组得知,该博物馆是集陈列、娱乐、参与于一体的人文展馆,藏有杂技文物200余件,其中1958年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南北朝东魏时期的杂技壁画已被列为省级文物。

“博物馆内分九大展厅,有影视厅、丹青阁及互动厅等。”张钰军说,在这些展厅中,就属影视厅以播放电影《红牡丹》为主要内容,此片的原型就是吴桥杂技名人孙福有父女,游人可借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的独特经历。

正对着博物馆大门的是吴桥杂技博物馆的标志,标志下方一块被灯光照的发亮的展柜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吴桥杂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古墓壁画。

张钰军介绍说,1958年农田建设中,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至550年)古墓。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艺术做了艺术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杂技表演更为逼真。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七: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巡礼

经典皮影戏片段《狮子舞》。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中国杂技艺术展厅,展出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珍贵的画面,以及汉画像石、壁画、出土文物等复制品。张钰军指着墙上的展板,讲起了吴桥杂技的历史。根据《史记》、《汉书》记载,杂技起源于5000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冀州一带,而吴桥位于古冀州东部,因此吴桥是中国最早的杂技发祥地。

“吴桥杂技真正走向辉煌的时期是在明末民初时期,那时的吴桥杂技艺人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在国内也有先后出现了一批很有名的艺人聚集地,如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都有吴桥人自组的杂技班团。”张钰军说,在中国杂技界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

走到一幅壁画展板前,张钰军说,很多壁画和绢帛画没办法展现,曾经学习过美术绘画的他也为吴桥杂技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根据壁画和绢帛画的原照片,临摹出了惟妙惟肖的复制品,并将复制品捐赠给杂技博物馆,永久展出。

在杂技艺术展现形式展区,分门别类的展示着杂技艺人的出行工具原件,其中包括圆箱子、坐柜子、翻斗箱、单车、大车轮等。张钰军指着其中的圆箱子和坐柜子解释说,在过去是艺人行走江湖时必备的工具之一。“这是用扁担挑着圆箱,坐柜行走异乡,圆箱多用来盛放演出道具。坐柜用来演出时后台演员敲鼓的座位以及存放贵重物品用的。”

考察期间,考察组还看到了表演古典戏法的翻斗箱,行内成为“扳斗箱”,“能变万物,大变活人都是用这个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张钰军说。

在国外演出中,吴桥杂技也是得到了世界各国友人的好评,张钰军介绍说,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在出访西欧14国时,所到之处都有吴桥籍的杂技演员被接见,周总理欣喜地称赞:“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啊!”这是第一次真正叫响杂技之乡的声音。

互动厅以游客参与互动为主,里面设置了蹬大缸、走钢丝等杂技表演使用的道具,游客可亲身体验一下杂技表演的高难度。此外,在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艺人们还衍生了“说口”“锣歌”等口头表演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展厅中的春典茶座就以真人说唱的形式,把这一独特的文艺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春典茶座,皮影艺人梁书琴和主秀增为考察组表演了经典皮影戏片段《狮子舞》,狮子舞是用皮影的形式将现在的流行元素和民间杂技结合在一起,一只简单的皮影狮子在艺人的手中表演的惟妙惟肖,皮影艺人娴熟的技巧和精湛的技艺让考察组叹为观止。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七: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巡礼

张钰军在向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展示自己手绘的反映吴桥杂技历史的画作。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在博物馆的结尾,就是张钰军的工作室,工作室中不仅展示了他本人的画作,还会给参观的游客免费表演经典魔术表演“三仙归洞”,现场,张钰军为考察组表演了魔术片段。只见一个个软绵绵的小球在他的手中一吹,在用竹棒一指瓷碗,小球便变到了碗里。张钰军还会尽量的放慢动作,让观众近距离的观看。

看完表演后,张秉政教授拍手叫绝,连声称赞。

今年56岁的张钰军出生于魔术世家,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典魔术的传承人,也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表演类旅游景点——吴桥杂技大世界的管理者之一。

现如今,他正在加进绘画一副吴桥杂技的历史演变画卷,现在已经接近尾声。“全部都是我自己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创作,希望把画卷捐给国家和政府,也给吴桥杂技出自己的一份力。”张钰军说。

如今,表演条件好了,但艺人与观众间的情意却淡了,失去了人情味儿和烟火味儿的吴桥杂技,变成了高难度却生硬简单的技艺表演。

对此,张钰军表示,当今要保留的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技艺,更要传承百戏在千百年流传中包含的人文情怀。这种扎根民间、与百姓鱼水相融的人情味儿,才能滋养着杂技这门技艺代代相传。

“大运河滋润了华北大地,沧州原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像运河水一样热情奔放。面对过去水灾连连、盐碱贫瘠,浪迹江湖,卖艺求生的艰辛,敢于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亦从盐碱土疙瘩里迸出的情和爱,上演着属于自己土地特有的曲艺杂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吴桥人真的了不起,他们在运河沿岸自己的土地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在去往沧州的路上,张秉政教授满怀深情地说着。(见习记者 李华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