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湾镇作为曾经的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第一码头”,其漕运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最辉煌的时期是哪段?

 daixh3 2017-09-30
众所周知,元朝时期,郭守敬先是把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北至北京的弯曲的京杭大运河裁成一条南北走向的直线,之后,郭守敬又修了通州通往北京城外的通惠河。可是那时的通惠河,并不是现在的通惠河。现在的通惠河,以通州北关为终点,向西北直到北京市里。然而那时的通惠河,却不是这么简单。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原,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这里的旧运粮河,并不是萧太后河,而还是指京杭运河,又有明史·河渠志记载:“大通河者,元郭守敬所凿。由大通桥东下,抵通州高丽庄,与白河合,至直沽,会卫河入海,长百六十里有奇。十里一闸,蓄水济运,名曰通惠。”通州高丽庄,正是现在的张家湾。也就是说,郭守敬修的通惠河,是在张家湾与北运河交汇。于是,从那时开始,张家湾这个地方,就成为了最初的漕运码头。到了明朝初年,由于朱元璋建都南京,通惠河废弛不用,逐渐淤塞,于是,张家湾此时竟成了运河的终点。而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北京城中,需要的大量工料,只能到达张家湾码头。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张家湾才是充当漕运第一重镇的地方。所以有人说,张家湾是先于通州成为码头的。后来,在明朝嘉靖七年,御史吴仲上书皇帝:“通惠河屡经修复,皆为权势所挠。顾通流等八闸遗迹俱存,因而成之,为力甚易,岁可省车费赀二十馀万。且历代漕运皆达京师,未有贮国储於五十里外者。”皇帝批准了吴仲修浚通惠河的建议,于是,伴随着通惠河修浚而来的,就是通惠河的河道有了一些改动,原来在张家湾入运河的通惠河,改成了由通州北关入运河,在这之后,漕运码头才由张家湾北移至通州城北。而在这之后,张家湾并没有因此而衰落,而且张家湾城也是在通惠河疏浚之后建立起来的(嘉靖四十三年)。张家湾依然还是重要的漕运、商运、客运码头,当然,漕运的成分,已然大大减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