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相关概念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12月31日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日期 有利不利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内容: 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事项。需调整分录 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若不加以说明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只需对重要的加以披露,无需调整分录。 二、调整事项 1、处理原则 会计处理,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再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会计处理,不涉及损益的,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注:日后调整事项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 2、特殊情况说明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原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 【对原来预计的金额进行更正】 预计负债 【冲掉原来的】 贷:其他应付款 【“正式负债”,不能调整报告年度“货币资金”项目】 借:其他应付款 【该业务为2015年的业务】 贷:银行存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原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转入利润分配,略】 贷:坏账准备 【更正坏账数额】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售出资产的收入。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4)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日后调整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