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一本《共情力》,里面就讨论过这个话题。 共情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当我们生活在共情中时,我们发现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拟现实:我们设身处地地对待另一个人,懂得了他过去的经历,用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感受着他的情感,想象着他的想法。 控制好压力当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透过其他人的经历去挖掘他的内心。但是,如果在这种时候,我们能够首先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可以放慢节奏,向内审视自己,看到除了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和身体的疲劳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变得脆弱的,嗜酒者协会总结出了一个方法——HALT.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饥饿(hungry)'“怒气(angry)'“孤独(lonely)”和“疲惫(tired)'。 那么,当你处于以上四种状态中的任何一种时,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就是不要做任何事情了吗?恰恰相反,嗜酒者协会反而会建议你退后一步来审视自己,让自己更清晰地意识到现在处于多么糟糕的一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真的要说一些或者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吗? 控制坏情绪避免在他人对我们发脾气时带着怒意做出第一反应,而应该试着去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试图去理解那些浮在表面下的、惹怒他人的导火索。当你意识到一个人大多会因为被伤害、感到失望或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怒气时,你就能直接面对这些导火索本身,而不是也简单粗暴地做出愤怒反应。 当一个人试着去理解、帮助另一个人时,对方通常是能感受到别人的这种善意和努力的,从而也就避免局面失控,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了。共情能力让我们透过表面去关心那些我们爱的人,当他们偶尔犯错、失控时,也不用担心会面对我们的反击。 学会倾听你听别人讲话时,你是否会挑选某些短语而忽略其他的,只关注别人故事中有益处的部分?倾听看起来非常简单:你仅仅需要停止讲话,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正在说的内容上。但是,倾听其实比其他共情技巧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太多可能会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了。 举个例子:你跟另一半生气时,很可能就会得出夸张的结论,典型的就是“你总是跟你妈一个德行!”或“你真固执,就跟你家里人一样!”好吧,当你处于激烈情绪时,你无法进行理性思考,任何一点反对的声音都会让你更加恼怒。 你需要学会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对方的话语以及讲话时的手势、身体姿势甚至面部表情才行。当你在共情地倾听时,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你要学着如何在不被对方牵着走的前提下跟他的情感进行连接,并根据他给出的线索来决定何时该往前一步,靠得更近一些或者何时该后退一步,给彼此留下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