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的意义是什么?

 三平斋 2017-09-30
中秋的意义是什么?
(摘录几位网友的讨论供大家参考)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1、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


3、感恩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许愿

一个许愿的节日。通过在节假日对于月亮许愿,如事业问题、健康问题、
家庭问题,往往也是比较灵验。
5、人情之美

中秋之夜,从前家家户户于庭中设供桌,摆放月饼、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节令食品祭月。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中又满含对月亮、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之情。同时,暂时放下劳作,阖家男女老少,欢聚赏月,一边尝食月饼、节物,谈谈家常,体味生活的趣味与美,体味人情之美。

6、审美趣味
中秋之夜,赏明月,让人们自觉地去体验、感受圆月、月下境界与各种风物之美,这时,大自然的生命气象与人们的内在情感体验之间会相应相合,人们对月亮,对月下境界的美的感受力于是变得灵敏,赏月之际,每每使人逸兴遄飞,形之歌咏,岂是偶然!迷人的月光大大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月中蟾蜍、月中兔,嫦娥奔月以及月桂,吴刚的神话传说,让这个节日充满了神秘气息,使很多中秋诗文呈现瑰奇幽丽的面貌。


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被看做中国人的第二大节日。春节是第一大节日,春节也被中国人俗称“过年”,有“百节年为首”之意,也有人把中国春节称作“年节”,以示“年”与“节”位置的不同,树立“年”高高在上的地位。“节 ”很多,“年”只有一个,在处处讲次序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这一点显得十分重要。这样看来,中秋节在除去“春节”这个“年”之外,就又上了一个台阶,可以看作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了。

  当然,排位并不是衡量一个节日重要性的唯一尺度,何况也没有哪一个权威的部门做过统计数字。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欢中秋节?中秋节究竟寄寓了中国人怎样一种情感?中秋节对于今天的新一代中国人有哪些值得吸收的东西?我们恢复了中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又应该怎样过中秋节?

  在我的印象里,中秋节是很温馨的节日。

  我把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白天的节日和晚上的节日,白天的节日,如清明节,要清晨到祖先坟上祭扫;端午节要在白天划龙舟;重阳节也要白天去登高。而晚上的节日有元宵节,集中在华灯初上放烟花、游灯会;七夕节,晚上小姑娘们在月下“赛巧”;中秋节也是夜幕降临时,一轮明月下,全家团圆在一起,吃月饼,寄相思。只有春节是白天晚上一起用的,晚上要守岁、祭祖,白天放鞭炮,迎财神,发压岁钱,拜年。。。。。全方位、一条龙进行,长达15天。

  从节日气氛来看,白天要热闹,晚上要浪漫。由于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对而言,热闹与浪漫的程度要比西方人弱些。节日在西方人眼里核心是欢乐、开心、聚会的事情,所以“全民狂欢”是西方人的节日精神。而中国人的欢乐、开心都是有“度”的,古代只有在国家很重大的日子里,或者是皇帝的一个大喜之日,才会有“君民同乐”的盛大节日场面。大部分中国的节日里,对于一个东方农业大国来说,一直是提倡勤俭过节的,不提倡节日里的大肆喧闹,反对节日铺张浪费。我看到西方人的西红柿节,狂欢之中,人们把西红柿砸的满街满地都是,那种欢乐的情景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这不是糟蹋东西吗?在一个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中国人身上,怎么能容忍这样不把农民的劳动成果当回事的“败家子”行为呢?可我们没有想到,如此狂欢的“败家子”正是那些种植西红柿辛勤劳动的农民,他们是如此地浪费“狂欢”庆祝西红柿丰收节庆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为体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显然,西方的农民观念与我们的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我们发现节日活动最热闹的朝代,大都是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节日也要国富民强才兴盛。

  中秋节是浪漫的、温馨的,同时,也是家庭性的。严格说来,中国人的结构形态是以家庭、家族、血缘为牢固的社会纽带,这种绵延几千年的社会细胞,十分稳定地积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一点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靠社区生活,社会结构是一个以法律维护、以人性和宗教呵护为主体的个体社会结构,家庭的观念相对淡漠。节日里,西方人更注重与社区、与群体聚在一起,共同欢庆。而中国人几千年是靠家庭、家族、血缘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来抵御人生遭遇的各种风险的。所以,节日里,中国人更多的是想与家人一起欢乐,呵护家庭的温情,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中国人的欢乐观和幸福观。中国人过节,几代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的家中度过的,要想“狂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节日里体现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圆,温馨地围坐在一起,共叙家常,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中国人享受到的节日欢乐就是“几代同堂”的幸福,不喜欢外人进入,狂欢会打破节日的温馨,所以不赞成“狂欢”,相反有很多节日的禁忌,这一点小孩子或者青春期的青年男女们会感到有些“闷”,不过瘾,不像西方人那样可以“嗨”。

  但中秋节不是专为年轻人过的,它是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过的。它的核心主题就是寄托中国人的期盼团圆的家庭情感和民族情感。

  从时间上看,一年之中,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已经过去了一年中的大半年,夏收完了,秋收也完了,在农业社会中,漫长的一年时光终于到了该歇歇了。这时,恰恰到了一年明月最圆的时候,触月思人,情感油然而生。我没有确切地看到有关典籍里,关于中秋节真正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源于哪个朝代?有学者说是唐代,也有说宋代,更有说周代的。节日起源的研究十分复杂,节日习俗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节日的热与凉,也和时代的经济与文化风俗时尚有关。不过,中秋节是中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尤其是在北方,天高云淡、景色怡人,也是一年中月亮最皎洁的季节。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一中秋节,中秋佳节历史悠久,并且典故很多,包括吃月饼的来历,吴刚月亮上砍树,玉兔凡间给百姓治瘟疫,月饼上的封条等等的典故来历,从古传今。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慢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佳节,人们对着天上又圆又亮的月亮,边尝赏吃饼,吃毛豆,小孩子靠在父母的膝盖上,听大人讲,吴刚砍嗦啰树,玉兔民间治瘟疫,还有嫦娥奔月等民间传下来的,八月中秋的典故。同时观赏祭拜,寄托对亡者祖先的恩念情怀,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词句很贴切地反映了中秋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祈盼,和相思之人的挂念。

身在他乡为异客,每逢节倍思亲,特别是现在的农村,只几个年岁大的男,女老人在村,一个村几十上百户人家,现在看不到几家灯亮,年轻人因为农村不好挣钱,为了生活奔波到县外省外打工,几年十几年,不要讲过节之日,就是平时思乡之情,思亲之情都强忍在心里,真是娘想儿来,儿挂娘,河堤看柳赏月泪汪汪,天各一方相互牵挂。

说大些节日也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德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亲人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在他乡的异客,白天奔波劳累,还能冲淡离愁的痛苦,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难免翻起一阵阵的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明月之下,更是月色如霜,柔情似水的秋月之夜,逐景生情由天上的月圆,想起人间的悲欢离和或团圆,心里渐渐的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了。这就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古时候兵荒马乱之时,饥饿荒年连连不断,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明月夜里,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在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象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首情真意切思亲名句。

中秋节这天,对于送礼气派场面,这几年还少些了,那些年,企业给客户送,下级给上级送,单位给领导送,送贵人送,送领导,送长辈,送土特产,送名烟,送名酒,数不胜数,分门别类,应有尽有,月是故乡情。在外奔波打工的游子,很多人中秋佳节都回不来,只能望月思乡,让秋风带去儿女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吧!这个节日我也有几年没有回去故乡了。


中秋的意义 (作者 阴阳飞歌)

朋友们,中秋佳节,举国同庆,举世同欢。中秋佳节,历史久远,意义深远。

一、 话说中秋渊源: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 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 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人们节日的必备礼品。

二、话说中秋 月亮:

八月十五月儿圆,敬月赏月人世间。古往今来祈福寿,中秋风俗遍民间。

1.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月 的习俗。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时至今日,老百姓敬月依然。

2.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今天的人们更是兴趣无限 。

3.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 八月十五赏月, 月中嫦娥, 面如皓月”。明清之后,直至当代, “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的象征。

三、话说中秋祝福:

1.历代诗人中秋豪放,杰作光耀史册 。我们赏月的同时共吟前人经典: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现代人更是祝福中秋,向往美好。短信微信举例一篇:

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佳节共团圆 !朋友,送你一个圆圆的饼,献你一颗圆圆的心,寄你一份圆圆的情,圆你一个圆圆的梦。

3.作者中秋寄语,提前向父老乡亲和全国人民来祝愿:

祝大家中秋快乐,万事如意,全家和睦,幸福无限!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一一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日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日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交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吋,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日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各为”追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佘)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己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中秋的话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的农历节令是十二个月。每三个月为一季,即春夏秋冬四季。春季分早春,仲春,晚春。夏季为初夏,盛夏,仲夏。秋季为初秋,中秋,晚秋。冬季为初冬,隆冬,寒冬。中秋即是七夕立秋之后白露产生,九月重阳霜降之前的一段季节交接点。严格说,七月是初秋,八月是中秋,九月进入晚秋。所以过中秋,不是从元代民间传说杀鞑子才有这个节日的。早在北宋,苏东坡就有写八月中秋的词了。他有一词《西江月》,是这样写中秋的一一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亱来枫葉己鸣 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賎常嫌客少,月明多被 雲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说明中秋是指农作物普遍成熟收割的农历八月。而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又是中秋時令的月半,明亮的月光从月牙儿走到月儿弯弯又走到全圆,浪漫的中国人便把农历中秋的节日定在月圆的十五这一天,寄寓了人们希望亲情,友情,爱情在这一天有个完美结局的想头。于是借着丰收的喜悦,中国人便托物言志,把中秋時节一切美好的想法和向往,都寓于八月十五这个节器了。实际上今天人们口头上的中秋不是专指中秋节,而是整个农历八月抢收抢种一个介于初秋和晚秋的中间時段。不过集中的激情表达是用中秋节这个字眼罢了。所以中秋的意义,应该是丰收的喜悦大于节日的意义,而人们,则把农业生产的硕果收获期赋予了文化符号。让自然界一个普通的時空变得美伦美奐,充满物质和精神的内函。这,就是农历中秋的意义所在吧!


中秋节的当代意义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情感色彩。

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寄情明月,这又是情感释放方式。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写在前面:去年中秋节,凌耶我收到了一份快递包裹,是空间一好友从千里之外寄来的她亲自制作的月饼(见下面图片)。我轻轻地拿起一块月饼,放在手心里,就像把玩古董似的端详起她的模样:诱人的焦黄色,烤制的非常均匀。圆圆的体型,就像中秋佳节圆圆的明月。此时此刻,香味扑鼻,看着看着就胃口大开,赶紧咬上一口,皮很酥很脆,再细细品尝,馅里还拌着很多白芝麻、核桃仁等,嚼起来非常香,香中还带一些甜味。月饼圆圆,馨香远远……

回答题问:中秋,之所以称之为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大、特别圆。人们在这一天以各种活动来庆祝中秋节,所以约会亲朋知己团聚。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边赏月,边吃月饼和一些应节的瓜果食品。珍惜和家人团聚,孝敬长辈,更是鼓励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应该加倍努力追求光明的前途,宏发生命光辉的用意,珍惜美好的时光。

中秋节,一般来说,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以天上月圆寄寓吉祥佳节。中秋节不仅充分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珍惜人间团圆的好时节,更通过各种不同的节俗活动,蕴酿一个充满欢乐与诗趣的好时节。同时,以月圆寓意吉祥,寄予人们对美满团圆的祈望。习俗上,出门在外身处异乡的亲人,在这一天也都应该回家团聚,孝敬长辈。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民间相传,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将土地烤得干裂,海水枯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情况惊动了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用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并严令第十个太阳按时起落,造福人民。从此,后羿名闻天下。后来,他娶了娴淑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夫妇俩十分恩爱。

有一次,后羿在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很喜欢后羿,送给他一粒长生不死药丸,并告诉他这药丸二人分吃,都能长生不老,一人吃了就成仙升天。后羿回家后,把这药丸交给了嫦娥。不料,后羿的徒弟逢蒙,心存不良,想偷吃后羿的药丸,成仙上天。

一天,他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房间。逼她交出那粒长生不死药丸。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一口吞下这药丸。嫦娥吞下药丸后,立刻身轻似燕,直升云霄,往月宫飞奔而去了。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事端。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月中还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命人摆设香案,陈列上嫦娥平日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由于嫦娥奔月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日。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和乡亲们就会在月下摆设水果祭月,传递他们对嫦娥的思念。此后世代相传,人们就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意义就在于团圆,月圆人也圆。

可能每个节日都应该有它的含义吧!每逄佳节备思情。中秋是赏月的节日,是月亮最亮的时候,同时也是团圆的日吧!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在中秋的时候,特别想念和思念家中的亲人。中秋是月圆,人圆的一个有着,优久的文化历程的,传统美德的节日吧!多少相思,多少期待,多少情怀,都即将使中秋节,期待那月圆的那一刻,花好月圆之夜,是多少热恋中的恋人,渴望已久的团圆的日吧!中秋是团圆,和亲人相聚的日子。也是那些远离父母的,儿女们,牵挂,和思念,远方的父母的节日。同时也那些父母,深深的思念,离家的孩的节日。因为过节的时候,是特别思念之情,无法控制的一种心中的情感吧!平时可能不觉的孤独吧!过节了,多么希望,儿女在身边,陪伴左右。那些远离家的游子们,在过节的时候也特别思念,家中的亲人。所以中秋的意思,就是不管你离家,有多么遥远,都在中秋节,会开始思念家了,因为中秋,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代表了和家人团聚和团圆的日子。中秋月最圆,但愿所有离家的游子,在这个中秋中,月最圆的时候,回家看看,你久别的亲人,希望每个人都在中秋节,再次体会和家人团圆,带来那份温暖和温馨的特别情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