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PS凭什么跟微软Office斗了10多年?

 A芝兰之室 2017-09-30


导读

谈到办公软件,相信许多人对WPS都不陌生吧。在微软Office几乎处于长期垄断地位的情况下,葛珂带领的WPS却能坚持和它“斗”了十多年,且不断“收复失地”。其中的艰难困苦,葛珂又是如何一一克服的呢?

2011年,在雷军的主导下,金山集团旗下的WPS业务被拆分改组为独立公司,而新公司的CEO便由原金山办公软件事业部最高决策人——葛珂来担任。

在葛珂的带领下,目前PC版金山WPS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7000万,而开发仅3年的移动版WPS的活跃用户数量也已经达到了PC版的2/3。

背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金山WPS来代替微软Office,不过,很多人并不了解WPS,会错把WPS当做后来者居上。

实际上,WPS这款本土化办公软件在微软的夹缝中已艰难生存了20多年是葛珂的到来让它获得了新生。

1995年,葛珂从南京大学毕业。和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那时的葛珂想法依然非常纯朴,认为能找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好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毕业后的葛珂去了方正信息系统工程公司,在这里他工作了三年,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做到部门经理,每年都在转换角色,这样的磨砺让葛珂在技术上获得了很大进步。

一直到了1999年,彼时WPS市场境遇不佳,雷军希望WPS能向企业级用户市场转型,于是看上了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葛珂,在谈过很多次话后,雷军硬是把“不知道金山是什么公司”的葛珂说动了心。

进入金山三个月后,葛珂便担任起销售部总监的工作,一年多下来,葛珂让金山的OEM(定点生产)业务翻了3倍多,成为同行业中OEM业务最好的一家。2001年,葛珂任助理总裁,全面负责金山内部运营管理,后又兼任金山的财务总监,同时负责金山的政府关系,WPS拿下的几个政府大单,就是葛珂努力的结果。

浴火重生

2002年初,当金山推行事业部制时,葛珂顺理成章地担任了WPS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位,而这也正式拉开了他带领WPS浴火重生的序幕。

葛珂上任后,面临着两大挑战。

1

第一个挑战就是改变WPS身上浓厚的程序员文化

在以往的研发过程中,“技术创新”是研发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超过竞争对手,技术上不乏创新。不过,技术并没有成为大家使用WPS的理由,大量企业、机构用户关心的是办公用品的易用性和实用性,以及最重要的一点:WPS的文件格式能否与其它办公软件进行交流。

对此,葛珂提出:“一定要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将我们是民族软件大旗的想法放下,转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顺着这种思路,WPS推出了WPS Office 2002版,无条件地贴近微软Office,让菜单、工具条上的各种按钮设置都符合广大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让用户做到“零时间上手”。而在兼容性上,WPS Office 2002也彻底解决了与微软Office文件的兼容性,并全面支持基于Web的办公应用。这一系列重大突破,让WPS备受欢迎,其市场占有份额也突飞猛进。

2

第二个挑战是让WPS转向移动端

在雷军创办小米科技的时候,已经预见到了智能手机将成为个人计算中心的趋势,因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催促WPS进行移动互联网转型。

身为老金山人,葛珂深知转型的艰难,越是历史辉煌的公司,越难跳出胜绩的惯性思维。葛珂坦承:“我们当时其实对于移动互联网还是将信将疑,只是单纯地信雷军,没有多想,便马上开始转型。”

2011年,WPS开始另起炉灶,将全新的团队搭建在前线北京,全力研发移动产品。经过四年时间发展,WPS移动版在全球拥有超过4.8亿的累计用户,而它在全球42个国家应用排名中,也超过了微软等老牌对手。

看案例涨姿势

在技术上,WPS并不是最领先的,它更为人称道的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

2002年,葛珂真正将WPS作为一个贴合用户习惯的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大大提高了它的易用性和实用性,以及与Office软件的兼容性。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而这也正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现。

当然,获取用户只是WPS的第一步,对于葛珂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WPS如何盈利。目前,葛珂为WPS勾画的蓝图,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企业级市场。虽然思路清晰,越走越明白,但葛珂总是不断告诫团队不要松懈,要畏惧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挑战者,比如一个比一个生猛的创业公司。

相信,怀着这种“居安思危、变所未变”心态的领导者,才更有可能走得稳定而长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