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史记之援西红军在田庄

 mrb8 2017-09-30
1936年12月(农历腊月)的一天,一场寒流,天气骤然冷起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雪,红茹河两岸的黄土坡和远处的山岭上已是茫茫苍苍的一片银色了。河水汩汩滔滔,蜿蜒流淌,两岸也结上了白花花的冰凌。在茹河上游的古城川口的高坡上,有一个山弯连着一个山弯,稀稀落落散布着一些人家的村庄。这个村庄叫田庄,百十来口人,大都住在依坡而挖的土窑洞里。坡前有个小四合院,算得上村里最好的房子,那就是当地以孝母闻名而又开明的地主田兴旺的家。
傍晚,田兴旺一家人正准备休息。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狗叫声,随后就听见有人叫门。田兴旺的儿子田得林急忙提上马灯去开门,忽见三位背枪的陌生人站在门口,他吓了一跳,正准备问明来历。其中一位当官模样的人说:“老乡别怕,我们是做生意的,路过这里,想在你们家里住一夜,请行个方便。”田得林听他们说话是外地口音,不敢贸然收留,就去告知父亲田兴旺。田兴旺听说后,马上与儿子一同来到门前,客气地让他们进到家中。那位当官的和气的对田兴旺说:“老田,我们已经打听过你的为人处事,你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请你们不要害怕。”田兴旺是个走南闯北的人,见过世面,事前也听过国民党政府对红军的反动宣传。如今,红军就站在面前,并不像反动宣传中说的那样,他们身上虽然穿的破旧,但待人客气,态度和蔼。于是,田兴旺就打消了疑虑,忙说:“不怕,不怕。”一边叫家里人为客人准备吃喝,一边与客人拉起了家常,从谈话中了解到,那位当官的是红军先遣连的杨连长。半夜里,两名战士出门去了,只有杨连长还住在家里。第二天拂晓,狗叫声不停,门前传来一阵轻而杂乱的脚步声。田庄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打开门一看,顿时惊呆了,田兴旺的大院里全是些身穿破旧衣衫,头戴绣有红五星帽子,说话南腔北调的红军,一共有95人,领兵的姓白,战士们称他白营长。
时值寒冬腊月三九天,西北风卷着雪花,天寒地冻。红军战士穿着都很单薄,他们纪律严明,不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也不随便进入老百姓的家里,就在院子里休息。田兴旺吩咐家人腾出几孔窑洞来,扫地烧炕,寻板支床,炕、床不够用的就在窑内陆上铺上麦草,供红军战士居住,找出毛毡、皮袄、被褥等一切能铺盖用的东西供红军使用。
红军深入田间院落、百姓家中,帮助群众担水扫院,干农活,并在墙壁上、山坡上、树干上等地方刷写 “红军和老百姓是一家人!”“红军是贫苦人民的军队!”等革命标语,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任务、宗旨。
红军在田庄近3个月,仅粮食一项每天就需要1000多公斤,还
需要大量的蔬菜、草料和其他军需物资。在这个偏僻落后、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小山村,部队给养是最大的难题。田庄人民在田兴旺的带动下倾其所有全力支援,腾出房屋、让出灶具、赠送瓜菜、捐献粮物、赶制鞋袜衣服。
那些日子里,白营长经常组织战士们化装成担着笸篮、背着包袱、牵马驮着羊皮串乡的小货郎和过往的皮货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过早饭,或独自一人,或三三两两地分头外出活动。有的当天很晚才回来,有的几天才返回一次。他们早出晚归,是经常的事,他们出去大多以做生意为掩护,到城子杨家、白杨城、草庙子、王家洼子、石家沟口、峁家堡子、店子洼一带,远到三岔、环县、毛渠井、镇原和固原等地走乡串户,侦察敌情,筹集粮秣,收集有关情报,接收西路军突围失散归来的人员。
1937年3月初,红军战士给家家缸里挑满了水,给户户打扫了卫生,还清了借用的家具,再三向群众表示感谢后,撤离田庄,奔赴抗日前线。田庄群众纷纷赶来慰劳欢送,乡亲们都挽留红军多住些日子。红军战士说:“我们要去执行任务,还会回来的。”为了欢送红军,田兴旺家里杀了几只羊、一头牛,做了10桌当地待客最高礼节的“十全席”,来慰劳红军。还送给他们马1匹、驴3条、锅2口、军粮10余石及部分草料。红军一一打了收条,并发展田兴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白营长拉住田兴旺的手一再叮咛:“老田,你现在已是党的人了,你一定要谨慎从事,注意安全,将来为党还要做更多的事。”田兴旺点了点头说:“请放心,我一定会的!”说完,便与白营长他们挥泪惜别。
群众都说:“红军是天下最好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共产党和红军得民心,将来天下一定是共产党、红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