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王山,今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闸上旁,是台儿庄的天然屏障。1938年4月22日-5月18日,国民党滇军卢汉部第60军及黔军140师王文彦部曾在此山周围一带与日军第5师团作了近一个月的艰苦卓绝的阵地攻防血战。
1938年4月18日,滇军60军坐火车在台儿庄南站(车辐山)下车后,直接开往运河东岸台儿庄以东的蒲汪、邢家楼(今邢楼)地区集结,准备接防汤恩伯20军、于学忠第三集团军的防地。由于汤、于两部提前撤防,日军两个联队4000余人带着30余门大炮,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乘虚而入。
4月22日上午8时,60军183师先头部队1081团尹国华营到达陈瓦房时,和日军接上火。这也成为60军在苏北抗日的第一仗。
随后,在邳州市邢楼、蒲汪、火石埠、李圩(闸上、房庄)、戴庄、岔河、辛庄、五圣堂、后蒲、高庄、陈瓦房等区域,这支由云南人组成的抗日铁军,和装备精良的日本兵开始了激烈的拉锯战。今天,这些分散在邳州北部的村庄,宁静而偏僻,然而,对于曾在这里拼杀过的云南籍抗日士兵的后人来说,这些村庄的名字,他们会永远铭记。
七律*登禹王山寻滇军抗日遗迹(新韵) 天然屏障禹王山,四万滇军阻日顽。 血肉横飞惊日月,肝胆倾洒憾云天。 青松有意仍呜咽,红石无情亦晓寒。 滚滚长河曾见证,英雄儿女正长眠。

鹧鸪天*再感禹王山狙击战 漫步山峰入小亭,耳边隐约炮枪声。 岭前高塔军魂铸,坡后榴花热血凝。 望天地,祭群英,晚鸦老树尽悲鸣。 蛮夷真若侵华夏,多少男儿敢请缨?

鹧鸪天*再登禹王山 扑面凉风幽径斜,闲亭小坐品云霞。 禹王山上寻遗迹,纪念碑前问乱鸦。 踏碎石,嗅榴花,人生难得远浮华。 眼前幸福须珍惜,多少英魂化土沙?
 
鹧鸪天.禹王山滇军抗日 四万男儿扬国魂,忠肝义胆写精神。 但凭枪炮阻倭寇,何惧头颅染白云。 雪耻辱,祭滇军,禹王山上葬英魂。 青松红石今犹在,莫忘当年洒血人。
英雄禹王山 可歌可泣禹王山,多少英魂岭上眠。 斜倚凉亭凭远望,一腔热血欲冲天。

乌夜啼*禹王山战役 枪林弹雨当年,禹王山。 四万滇军血洒、碧云天。 青松漫,红石乱,晚霞燃。 莫忘英魂犹在、不能还。

古风.禹王山狙击战 邳州一九三八年,倭寇侵犯运河南。 卢汉文彦齐携手,禹王山上阻日顽。 鬼子飞机扔炸弹,坦克掩护冲上前。 激战十天甚惨烈,滇军牺牲有四千。 气急败坏日寇怒,继续猛攻禹王山。 滇黔将士誓死保,机智勇敢好儿男。 血肉横飞不畏惧,对峙矶谷和板垣。 接到命令方撤退,成功阻击二七天。 消灭日军一万二,过万滇军也长眠。 禹王山上祭忠魂,纪念馆里泪潸然。 和平年代须珍惜,岂容东瀛犯天颜。 作者简介:幽兰飘香,醉月诗苑主编,农民,诗词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