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总是突然醒的,最后啪地破灭…… | 冰读精选

 茂林之家 2017-10-01
诫子书/大友 来自冰川思享库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朗读者:大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著,北京出版社 


读友:宋伟锋

时间:2017年9月25日 


因为在看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所以间杂着蒋的《中国近代史》一起看。

 

蒋的这本小书写于1938年,据说是在两个月内写成,手边也没有什么资料,他后来在再版的小序中说到他这篇东西只能算是一份简略的初步报告,但是由于蒋治学严谨,特别是在书中发人所未言,这本五万字的小书反而影响深远。

 

我还是抽了有关于太平天国的篇章细读。在书中是“曾国藩与洪秀全”。蒋虽然提到了洪的事迹,但明显他还是更为欣赏曾。

 

关于洪的下场,我好像记得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说洪是在南京城破之前病死,但在看唐的《晚清七十年》和蒋的《中国近代史》,他们都讲到洪其实是在天京城破之后自杀的。

 

细节上有出入,如果是病死的话,到还无可奈何;但如果是畏难自杀,则洪的形象就大毁。毕竟像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都是从容就义,算是一条汉子。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由于绿营等正规军太差,所以曾国藩组建了湘军。这支军队算得上是曾的私人武装。

 

蒋对此的评价是: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国内乱的意外副产品。当这样的军队一旦出现,代表着中央权威的衰落以及地方割据的开始。


▲《时生》,东野圭吾 著,南海出版社


读友:Tina

时间:2017年9月26日


年轻的拓实好高骛远,总是在等待自己飞黄腾达的一天。可是浮躁,吊儿郎当,给人一种不争气的感觉。在寻找千鹤的过程中,遇事不冷静,又不听劝,看着千鹤被半路劫走,此时,就有一种想上去揍一顿的冲动。

 

不过,这是他成长的过程,也是故事发展的需要。时生一路陪伴,他的冷静正好互补拓实的冲动。他是一个温暖、善良的人,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为感恩自己的父亲能坚持生下自己,能让自己能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出生本身就很美好!

 

分享几句书中经典句子: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般,越吹越大,最后啪地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的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 无论是怎样短暂的一个瞬间,只要有活着的感觉,就有未来。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

 

出生到世上,单单因为这个,就该心存感激……



▲《面纱》,作者毛姆(英国),于大卫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读友:鱼儿畅游

时间:2017年9月26日 


第一次接触毛姆的文字是因为有个爱书的闺蜜说毛姆颜值不错,于是读了他的《月亮和六便士》,感觉文字和颜值一样耐看。

 

翻阅小说《面纱》前面内容时还在怀疑这是不是毛姆的作品,但整部作品翻完,感觉这就是毛姆的文字和故事。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里写道,“我想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 《面纱》 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故事的大部分背景发生在中国,读起来更为流畅。

 

毛姆的文字细腻而又淡漠,低调而又有点刻薄(有点毒舌),书中的瓦尔特是怎样的人,他在知道漂亮妻子的婚外情后是这样说的: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无比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傻瓜。”

 

“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就和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

 

“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

 

而他的妻子凯蒂相对应的文字是这样的:

 

“我觉得你对我有失公正,因为我愚蠢、轻佻、虚荣,你就责备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就是被这样教养长大的,我身边所有的女孩都是如此……”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交响音乐会,就责备他不会欣赏音乐。你不能强求我不具备的东西。否则对我就是不公平。我从来没有欺骗过你,假装我会这会那。我有的仅仅是可爱漂亮,天性活泼。你不能指望到集市的货摊买上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你是去那儿买锡做的小号和玩具气球的。”

 

这两段入木三分的对话已基本可以看出男女主角的基本属性。瓦尔特他心里是恨,不是爱,他恨凯蒂也恨自己,他不愿意接受现实,所以他得知凯蒂怀孕而孩子又不确定是他时,他选择了死亡,临死前对凯蒂说的那句“死的却是狗”包含着太大的怨念和不肯原谅。

 

凯蒂没有爱上瓦尔特,当然不全是她的错,面对的永远都是隐藏聪明天性、礼貌克制、寡言沉默的丈夫。

 

凯蒂是人,不是圣女(当然不能因此选择背叛丈夫)。凯蒂婚外情败露,瓦尔特让她心如死灰地跟到霍乱盛行的湄潭府等待死亡,她很快接受了现实,却在修道院因为爱的付出受到震撼和洗礼,找到生活下去的真谛,并以她的勇敢和坚韧实现了自我救赎。

 

改变是困难的,但凯蒂却勇敢地选择了彻底改变。虽然没有被丈夫宽恕,但她坚决地离开了唐生,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自由。

 

毛姆以他冷静得近乎刻薄的文字,用不长的篇幅将一个女人的虚荣堕落和觉醒救赎描述得淋漓尽致,在与她并不爱的丈夫的两人世界里,她选择不爱直至最终彻底失去他(没得到丈夫的最后宽恕)。

 

但当她身处瘟疫盛行的湄潭府,面对更为广袤的世界,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之后,终于获得了宁静心灵和自我救赎。

 

真的很喜欢本文结尾的文字:

 

太阳升起来了,驱散了雾气,然后她看清了:一条崎岖的小路展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跨过小河,在连绵起伏的山路蜿蜒穿行,一直到视野看不见的地方。

 

现在她(凯蒂)顿悟了:如果她能坚持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走下去——不是滑稽的老沃丁顿说的哪儿也到不了的路,而是修道院里和蔼可亲的嬷嬷们谦卑行走的路,那些她犯过的错误和遭受的不幸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因为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