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好了明理 2017-10-01

当我和我的朋友们说我要走100家博物馆的时候,多数熟知博物馆的就会第一时间推荐上博,问我去过没。我说去过一次,东西太多太好了。反而是这种对上博的敬畏让我去上博的时间一推再推,生怕心情不好的那天影响了看展。

所以我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花儿盛开的日子前往上博,哈哈哈哈哈。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上海博物馆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952年,今天来的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新馆建成于1996年。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尤其以陶瓷器、青铜器、书画为特色。总之呢,初、高中历史书上出现过很多教科书级别的文物可以在这个博物馆找到真实的实物喔!

上海博物馆总共有4层,共10+个馆,一天的时间我只看了4个馆,以后还打算不定期的来。今天的这期只讲中国历代货币馆,其余的挪到下期。

讲到钱币,刚开始我满肚子疑问,钱还能单独建立一个博物馆来讲? 毛爷爷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多与少的问题。进馆之前,我的脑海里是这样的: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或者是至少是这样的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没想进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天然海贝。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天然贝

不要小看这些海贝哦,它可是商代常见的一种货币。至于为什么古代的人会将海贝作为货币,我也是很好奇。后来了解到以前交通不便,陆地到海边很遥远,所以这种海贝就显得很稀少,再加上加工打磨后,变得小巧玲珑、坚固耐用,把它当做宝贝一样存放,所以那时人们乐意把它作为交换物品的媒介。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平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 周王室

这些看起来像‘铲子’一样的东西是我们伟大的孔子所处的年代盛行的货币。布币是由农具钱演变而成的。

后来它的两个肩膀变尖了。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分别铸造有自己的货币,主要形式有尖足布、异形布圆足布等等多种形态。总之,那时国家领导人觉得分家就要有不同形状的钱币,凸显自己的特点,所以将目前这把‘铲子’在原来的基础上头脑风暴将头、肩膀、腿进行不同的变形,变成了以下三个样子。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方足布 战国 韩(矮小粗的韩)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方足布 战国 魏(粗腿雄壮魏)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尖足布 战国 赵(小脚裤衩赵)

还有一种极具造型的刀币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齐刀 战国 齐

大家知道为什么那时的货币都是像铲子、刀这样的形状吗? 因为在那个时代,有农具是很牛逼的事情,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能劳作,有温饱还有余粮不会被饿死是最大的愿望。所以大家对农具非常认可,认可到直接以它的原型制造货币了。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半两 秦

我在网上找了清晰的图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在秦以前,货币都不是统一的,地域性区别大。中国的货币,自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才真正得到统一,象征着“天圆地方”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半两钱是以钱的重量命名的,当时的“半两”相当于今天的7.5克。 啊,终于统一了,想想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买东西多麻烦,货币造型奇特,还不通用,真是捉急......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开元通宝 唐朝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宣布废除以重量为名称的五铢钱,铸造开元通宝,通宝是通行宝货的意思。十钱为一两。 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为什么叫开元通宝呢?李渊唐高祖是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开元有“开国奠基”的意思;而通宝可以解释为流通的宝物,就是货币的功能了。

流通的开元通宝一般都是铜的,不过唐初还铸造过金、银质开元通宝。但是金制的开元通宝仅限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所以存世量极小。

之后每个换一次朝代或者重要的主政的皇帝更换,都会发行新的货币。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天成元宝 后唐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通行泉货 辽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淳化元宝 北宋

再来一个组合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这里有个刷新三观的,就是银锭。在这看到的银锭长这样的(如下图)。一句话,在钱面前,我们不要以貌取人! 哈哈哈哈~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至元十四年扬州银锭 元

当然也元宝样式的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咸丰七年江海关元宝锭 清

这个不能错过,很精美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太平天国花钱 清

下面来组金币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 清

还看到一组家乡银元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湖南银元 清

啊,写钱币的这期简直爽歪歪,各种数钱,看钱,好像是自己的一样任性。现在我要给大家展示一张价值不菲的银票啦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咸丰五年户部官票五十两 清

刚刚讲到开元通宝的时候说过了,一钱就是开元一文钱的重量,十钱为一两。而这张官票值五十两。

这里还有几张美的不像话的清朝纸币,统一欣赏下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去上海博物馆看钱币,让你心甘情愿面壁思过

看完钱币馆,感觉以前完全小觑了货币流通的学问。原来钱不仅仅是可以买东西,代表着财富这么简单,从货币的发行,铸造,还记录着一个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政治变迁背后丰富的故事。

就像秦始皇,以前对他的印象就是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等一系列残暴的行为,但是发行钱半两后让人们可以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使用同一种货币,交换物品。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眼界在扩宽,今天我们人民币可以兑换外币,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看展就是这么有趣,从走进展馆的那一刻,不仅可以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你还要时刻准备着自己的知识体量被充盈和被完全颠覆。

本篇文章为个人观展游记,对指出有解说错误的部分虚心接受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