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灵遁者:深刻认识你的感觉
2017-10-01 | 阅:  转:  |  分享 
  
第八章——深刻认识你的感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说:我感觉……。我感觉……。可是你知道感觉可靠吗??这一章带你了解感觉。感觉是意识的基石,要
了解意识,必须对感觉有深刻认识。以下的目前公认的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特性1.感受性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的动物对同等强度
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
,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有的人吃辣子觉得没有什么辣味,而有些人却觉得很剌。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
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这就说明,基于对感觉的分析,即知觉过程,是会变的。从而想象,思维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我我们了解感觉的意
义。2.感受性的变化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
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例如,当
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
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
觉的适应。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
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
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
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
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
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些是同时性对比。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
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相继性对比。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例如,浅色的教具可
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
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
,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3)感受性与训练。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要使个体感受性从
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
。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
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
特殊的发展。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
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
练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
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意
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科普作品《探索生命》。该书电子版淘宝有售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之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