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太阳伤寒(表实)证

 乐乐书屋 2017-10-01


(一) 麻黄汤证

【原文】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35)


【提要】 太阳伤寒(表实)证证治。

【分析】  风寒束于肌表,营卫失于周流,故见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正气与邪气相争,是以发热;卫气抗邪而失于温煦,故而恶风恶寒;寒束于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故见无汗;肺气失宣而上逆,故见喘息。参阅第1、3条所述,其脉当浮而紧。

其证风寒束表,以卫闭营郁为特点。治宜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麻黄汤为其代表方。

伤寒与中风,是风寒邪气侵袭太阳所致表证的两个基本证候类型,二者同中有异,病理变化皆属营卫失调,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恶风寒、头痛脉浮为基本脉症。然中风病机特点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称之为表虚证;伤寒病机特点是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谓之表实证。

【选注】  柯韵伯: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八证,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证,无汗、身疼同大青龙证。本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伤寒来苏集·太阳篇》)

《医宗金鉴》: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至足小趾出其端。寒邪客于其经,则营血凝涩,所伤之处无不痛也。营病者恶寒,卫病者恶风,今营病而言恶风者,盖以风动则寒生,恶则皆恶,未有恶寒而不恶风、恶风而不恶寒者。所以仲景于中风、伤寒证中,每互言之,是以知中风、伤寒,不在恶风、恶寒上辨,而在微甚之中别之也。无汗者,伤寒实邪,腠理致密,虽发热而不汗出,不似中风虚邪,发热而汗自出也。阳经被寒邪所遏,故逆而为喘,主之以麻黄汤者,解表发汗,逐邪安正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治法】 辛温发汗 散寒解表

【方药】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方义】

方以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辛温通阳,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开闭;杏仁苦温,降气下逆,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培健中土,防麻桂之大汗伤津。与桂枝汤相较,本方重在散寒开闭,发汗祛邪,为辛温发汗之峻剂,逐邪解表之良方。

【临床运用】

本方辛温开泄,其性峻猛,实为发散风寒之第一方。现代临床主要运用本方治疗各类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亦用之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皮肤病等。

140例医案统计结果表明,有中医诊断者65例,涉及24个病种,主要为外感风寒引起的各种病证,如伤寒表实证、寒哮、寒闭失音、水肿、衄血、风寒咳嗽、癃闭、痛经、闭经、肩凝、伤寒脉闭、癫狂、鼻渊、大便难等。有西医诊断者22例,含14个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以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肺心病、急性肾炎、前列腺炎、荨麻疹、中耳炎、慢性肝炎、妊娠中毒症、产后高热不退、长期低热、三叉神经痛、阿米巴痢疾、复视、鱼鳞病等。其中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麻黄汤原方药物用量:麻黄最大用量30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桂枝最大用量25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杏仁最大用量20g,最小3g,常用量10~15g;甘草最大用量30g,最小1.5g,常用量5~15g。且其主药麻黄用量,每随季节及体质情况而多变化。(《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

有研究者认为,本方常用药量为“三等一半”,即麻黄、桂枝、杏仁三味等量,甘草一味半量、按照这一原则,再据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而酌情处理。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麻黄的主要药效成分是生物碱和挥发油,挥发油具有发汗作用,麻黄碱是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且在温热环境中可促进汗腺分泌。麻黄与桂枝配合,对汗腺有兴奋作用。

【案例】

1.邓某,男。冬月重感风邪,恶寒高热,虽重衾叠被,犹啬啬不已,头痛项强,腰脊痠痛,四肢骨节亦然;切诊皮肤干热无汗,脉浮而紧,此冬月正伤寒也。以其体肥多湿,处麻黄加羌、芷与服,意其必一汗而解。讵一剂不效,次日复诊,再剂仍不效。余觉药颇对证,然何以不效?因细询煎药之情,知不如法,察其病状如前,恶寒等之表证仍在,处以前方,令如法煎服,一剂而汗出即解。

麻黄汤加羌活、白芷方:生麻黄9克 川桂枝9克 杏仁泥12克 炙甘草6克 川羌活7.5克 香白芷9克 生姜3片。(余瀛鳌. 射水余无言医案. 江苏中医 1959;(5):16)

2.娄水张尔和,伤寒第二日,头痛发热,正在太阳,予曰方今正月天令犹寒,必服麻黄两日愈矣,若服冲和汤,不惟不得汗,即使得汗,必致传经,遂以麻黄汤热饮之,更以滚水入浴桶,置床下熏之得汗如雨,密覆半日,易被,神已爽矣,至晚索粥,家人不与,余曰邪已解矣,必不传里,食粥何妨。至明日果愈,不以麻黄汗之,传变深重,非半月不安也。(《续名医类案》卷一)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51)


【提要】 以脉言证,表病宜汗可选麻黄汤。

【分析】  脉浮主表,表病宜汗。然发汗有温凉之别,风寒宜辛温,风热宜辛凉。今原文曰宜麻黄汤,显然证属太阳伤寒,此言脉而略证之笔法,不可不知。是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腰疼,诸般证象,理应皆见。故伤寒证之主脉为脉浮(紧),然并非但见脉浮,即汗之以麻黄汤。

【选注】  成无己: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52)


【提要】 太阳伤寒脉浮数者可用麻黄汤。

【分析】  太阳伤寒之典型脉象为浮紧,是寒邪犯表之征。今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脉虽浮,不紧而反数,似乎脉证相悖。细究其理,此之脉数,并非热象,而是正邪相争,气血运行加速之反映。临床必无口渴苔黄心烦等症,治之仍宜辛温发汗,可选用麻黄汤。

综合各条可知,太阳伤寒证之典型脉象为浮紧。然体质有强弱之分,感邪有轻重之别,伤寒证之脉象也可因此而略有变异,或脉浮有力,或脉浮而数,虽非典型之浮紧,毕竟轻取应指,其病在表可知。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则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病机确然,自可治之以麻黄汤。

【选注】  《医宗金鉴》: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诚为主剂矣。今脉浮与浮数,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病皆伤寒无汗之表实,则不妨略脉而从证,亦可以用麻黄汤汗之,观其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而皆曰可发汗,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方有执:浮与上同,而此多数。数者,伤寒之欲传也。可发汗而宜麻黄汤者,言乘寒邪有向表之浮,当散其数而不令其至于传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曹颖甫:此节为里气不虚者言之,故一见无汗身疼之证,无论脉浮及浮数,皆可用麻黄汤以发之。与下后身重心悸、脉浮数而尺中微,及未经误下而尺中迟者,固自不同也。(《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伤寒发微·太阳篇》)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36)


【提要】 太阳阳明合病重在表者可用麻黄汤。

【分析】  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太阳伤寒之表证,与便秘不通等阳明里结同时并见,即此条所言之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是肺气闭阻之象。更言不可下,则知虽有阳明证而里结尚轻。提示此之二阳合病,以太阳伤寒为其病理重心,可选麻黄汤汗之,如此则表气得通,里气因和,其病自去。设表解里未和者,微和胃气,当可作为其后续之治法。

先表后里是其治疗之基本原则,然毕竟此时之表证,在不同程度上必然受里证制约响,因此用解表法当细心斟酌,以免伤津损阳之弊,进而导致病情突变。故仲景于兹,悉以“宜”字言之,示人以斟酌选择之意。

【选注】  《医宗金鉴》:太阳阳明合病、不利不呕者,是里气实不受邪也。若喘而胸满,是表邪盛,气壅于胸肺间也。邪在高分之表,非结胸也,故不可下,以麻黄汤发表通肺,喘满自愈矣。(《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篇》)

钱天来:胸满者,太阳表邪未解,将入里而犹未入也。以阳明病而心下硬满者尚不可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况太阳阳明合病乎?(《伤寒溯源集·合病证治》)

【原文】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1],其人發煩目瞑[2],劇者必衄[3],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4]故也。麻黃湯主之。(46)


【词解】

[1] 微除:略有减轻之意。

[2] 目瞑:闭目不喜见光。

[3] 剧者必衄:此指病情严重者可发生鼻出血。

[4] 阳气重:指阳气郁遏较重。尤在泾曰:“阳气,阳中之邪气也。”实为人身阳气因邪闭而郁滞,日久有化热为邪之势。

【提要】 补述伤寒证治及药后反应。

【分析】  本条采用倒装文法写作,“麻黄汤主之”应接于“此当发其汗”之后;而“服药已微除”至“阳气重故也”,则属服麻黄汤后的反应。

太阳病八九日不解,仍见无汗身痛、恶寒发热、脉浮而紧之表实证象,当以麻黄汤发汗。此段文字表明了太阳表证传与不传,并不依据病程之久暂。其治疗仍当据证而定,不必拘于时日之长短。

然毕竟邪闭日久,阳气郁滞较重,服药后可能出现二种机转:一者,阳郁较轻,病人心烦而闭目不喜见光,此乃正气得药力之助、奋起与邪气相争之兆;二者,阳郁较重,郁阳得辛温药之助,破络而出,导致鼻腔出血,此为郁阳得展之征兆,阳郁得伸,外邪松解,病证自除。此为药后得衄而解,亦称“红汗”。

由此可知,病证诊断与治疗,悉凭临床脉症而论,不得拘于病程长短;而其预后机转之分析判断,则又必须考虑病程之影响。此乃对立统一辩证法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之体现。

【选注】柯韵伯:八九日不解,其人阳气重可知。然脉紧无汗、发热身疼,是麻黄证未罢,仍与麻黄,只微除在表之风寒,而不解内扰之阳气。其人发烦、目瞑,见不堪之状,可知阳络受伤,必逼血上行而衄矣。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衄,不得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同一局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麻黄汤证上》)

【原文】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47)


【提要】 太阳伤寒得衄者病愈。

【分析】 太阳表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邪闭阳郁,郁阳不得汗解,破络而出,导致鼻衄。血出之后,郁阳伸展,营卫流通,外寒得解。此为不汗而自衄者愈之例。

【选注】 成无己:风寒在经不得汗解,郁而变热,衄则热随血散,故云自衄者愈。(《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柯韵伯:汗者心之液,是血之变,见于皮毛者也。寒邪坚敛于外,腠理不能开发,阳气大扰于内,不能出玄府而为汗,故迫血妄行而假道于肺窍也。今称红汗,得其旨哉!(《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55)


【提要】 伤寒表闭致衄仍宜麻黄汤。

【分析】 太阳表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未发汗而见鼻衄。此郁阳虽破络而出,然其郁闭之势未得消解,外寒仍束于表,宜用麻黄汤因势利导,汗之则邪闭得解,鼻衄自止。此为表闭红汗不畅而需助以汗解之例。

上述三条,论述了伤寒表实证红汗形成机理及其相应证治。所谓红汗,意指表证无汗而见鼻衄者。血汗同源,鼻衄在此类于汗出,故谓之红汗。

病有红汗而解者,有红汗而不解需助以汗解者。简言之,红汗而病解者,其血自然而出,量少而流畅,且头痛发热诸症随血出而渐解。有红汗而病不解者,其血点滴而下,出而不畅,且病证不因血出而减。若鼻衄而见舌绛或鲜红、脉来疾数、心烦口渴者,此热邪深入营血,非表闭阳郁之征,麻黄剂断不可用,非清营透热,或凉血散血之法,断难挽救。慎之慎之!

【选注】 尤在泾:伤寒脉浮紧者,邪气在表,法当汗解,而不发汗,则邪无从达泄,内搏于血,必致衄也。衄则其邪当去,而犹以麻黄汤主之者,此亦营卫并实,如上条(指46条——笔者注)所云阳气重之证。……然必欲衄而血不流,虽衄而热不解者,乃为合法。不然,靡有不竭其阴者。(《伤寒贯珠集·太阳篇》)

陈修园: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其衄点滴不成流,虽衄而表邪未解,仍以麻黄汤主之。俾玄府通,衄乃止。不得以衄家不可发汗为辞,谓汗后有额上陷脉紧、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之变也。然彼为虚脱,此为邪盛,彼此判然,且衄家是素衄之家,为内因致衄,此是有因而致,为外因。(《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二) 麻黄汤禁例

【原文】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83)


【提要】 以咽喉干燥为例,示阴津不足者禁汗。

【分析】  发汗为祛邪之法,用之不当,必损阳耗阴。今咽喉干燥,是阴津不足,无以滋润。此际虽有表证宜汗,仍当禁用麻黄汤,以其发汗峻猛故也。而滋养之中,佐以辛散;或辛散之中,佐以滋养,是表证而兼阴津不足者之权宜治法。

【选注】 尤在泾:病寒之人,非汗不解,而亦有不可发汗者,不可不审。咽喉者,诸阴之所集,而干燥则阴不足矣。汗者,出于阳而生于阴也,故咽喉干燥者,虽有邪气,不可以温药发汗。若强发之,干燥益甚,为咳,为咽痛,为吐脓血,无所不至矣。(《伤寒贯珠集·太阳篇。》

张令韶: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是咽喉者,皆三阴经脉所循之处也。三阴精血虚少,不能上滋于咽喉故干燥,所以不可发汗。(《伤寒论直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原文】 淋家[1]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84)


【词解】

[1] 淋家:久患淋证之人,多见阴亏热蓄之病理体质。

   【提要】  以淋家为例示阴虚下焦蓄热者禁汗。

【分析】  阴亏或蓄热者,禁汗自不待言。惟其兼表者,则须审时度势而论。然不论清养佐以发散,或发散佐以清养,麻黄汤势不可与。以其峻烈之发散,加诸阴亏内热之体,必致变证丛生。伤及血络者则见尿血,此仅其变之一例也。

淋家外感,可酌情使用清热育阴利水为主,佐以辛散解表之品。

【选注】  《医宗金鉴》:淋家者,湿热蓄于膀胱,水道涩痛之病也。若发其汗,迫其本经之血从小便而出矣。(《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尤在泾:巢氏云:淋者,肾虚而膀胱热也。更发其汗,损伤脏阴,增益腑热,则必便血,如强发少阴汗而动其血之例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原文】 瘡家[1],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2]。(85)


【词解】

[1] 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2] 痓:音至(zhì)。《玉函经》作痉,《脉经》卷七下有注云“一作痉”,今从之,当作“痉”,指筋脉拘急,项背强直之痉证。

【提要】  以疮家为例,示气血不足者禁汗。

【分析】  久患疮疡之人,气血亏耗,其身痛者,失却煦养故也,不可误作外感而予汗法;即使复感外邪,也不宜纯与汗剂,更勿言与麻黄峻方矣。设若孟浪投之,气血更伤,经脉失养,必致虚风内动,发为痉挛抽搐诸症。

疮家气血俱虚而兼外感风寒者,宜用益气养血而兼予解表之法。

【选注】  柯韵伯: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迥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亦不可不知也。疮虽偏痛一处,而血气壅遏,亦有遍身疼痛。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证之当审,正此故耳。(《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尤在泾:身疼痛,表有邪也,疮家脓血流溢,损伤阴气,虽有表邪,不可发汗,汗之血虚生风,必发痉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原文】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1],直視不能眴[2],不得眠。(86)


【词解】

[1] 额上陷脉急紧:额两侧凹陷处(相当于太阳穴)动脉拘急。

[2] 眴:音舜。眼珠转动。

   【提要】  以衄家为例,示阴血亏虚者禁汗。

【分析】  经常鼻衄之人,阴血常显不足。虽感受外邪,亦勿轻言汗之。若误投麻桂之品,必然更耗阴血,血不养筋则额部两侧动脉拘紧;血不濡目则眼珠运转不灵;血不养心则神明失守而不眠。诸般证象,皆是误汗伤耗阴血之结局。是以阴血不足者,禁用汗法。

此条禁例,若与前之55条对勘,则更能品味出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之奥妙。前条因表闭而阳郁较甚,络脉损伤而衄,其量不多,点滴而下,虽衄而表实不解,故仍须助以发散,汗出则邪解而衄止。本条则为素衄之人,阴血不足之机早已暗伏于中,而兼患外感,病理重心在里虚,故治之必以扶正为要,不可纯予发散。如此,则养阴益血而兼予发散,似在情理之中。

【选注】  《医宗金鉴》:凡吐血衄血之人,阴气暴亡,若再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能眴,目睫不合也。亦皆由热灼其脉引缩使然。不得眠者,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此所见之病,皆阳盛阴微之危证,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尤在泾:额上陷、脉紧急者,额上两旁之动脉,陷伏不起,或紧急不柔也。《灵枢》云:两跗之上,脉陷竖者,足阳明。陷谓陷伏,竖即紧急,与此正相发明。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皆亡阴之证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原文】 亡血家,[1]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2]而振[3]。(87)


【词解】

[1] 亡血家:常患失血之人。

[2] 寒慄:寒战之象。

[3] 振:振颤动摇之象。

【提要】 以亡血家为例,示血虚气弱者禁汗。

【分析】  经常患出血证之人,阴血早虚,气已渐耗。气血既已不足,每易感受外邪。然此虚人外感,不可径与汗法,当予补养之中,略佐辛散。补养扶正以托邪,微予辛散以透邪,如此则内外兼顾,补散收功。若不明此理,率直行事,则汗之更损气血,气虚失煦则寒战,血虚失濡则振颤。

【选注】 陆渊雷:亡血者阴虚,寒慄而振者阳虚。阴阳互根,故阴虚而误汗,则阳亦随虚。六十一条(按:宋本60条)下后复发汗,振寒脉微细,与此同一机转。山田氏云:亡血家者,如呕血下血、崩漏产后、金创破伤类是也。(《伤寒论今释·卷三》)

丹波元简:汗后寒慄而振,非余药可议,宜芍药甘草附子汤、人参四逆汤之属。(《伤寒论辑义·卷二》)

【原文】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1],小便已陰疼[2],與禹餘糧丸。(88)


【词解】

[1] 恍惚心乱:神情恍惚,不能自主。

[2] 阴疼:尿道涩痛。

   【提要】  以汗家为例,示阳气虚弱者禁汗。

【分析】  平素多汗之人,多属阳气虚弱之体质。阳虚失于固摄,故而营阴外泄为汗,且其腠理疏松,每易遭受外邪侵袭,而多外感之证。然治之勿纯以发汗为法,宜以补散同施为治。若误用峻汗之品,大汗不惟更损已虚之阳,且阴津随之而耗,而成阴阳两虚之变证。阳虚则心神不明而恍惚心乱,阴虚则尿道失濡而便后阴疼,此言其变证之例也。要知阴阳两虚症象多端,勿仅拘泥于此条之症状表现。

仲景主以禹余粮丸,其方已佚,而据其主药禹余粮推测,则敛阴止汗、重镇固摄之意,跃然于目矣。

【选注】  《医宗金鉴》:汗家,谓平素好出汗之人也。重发汗,谓大发汗也。心主血,汗乃心之液,重发其汗,血液大伤,心失所持,故神情恍惚,心志不宁也。液竭于下,宗筋失养,故小便已阴疼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柯韵伯:汗家,平素多汗人也。心液大脱,故恍惚心乱,甚于心下悸矣。心虚于上,则肾衰于下,故阴疼。余粮,土之精气所融结,用以固脱而镇怯,故为丸以治之。(《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病人有寒,复發汗,胃中冷,必吐蚘[1]。(89)


【词解】

[1] 蚘:蛔之古字。

   【提要】  阳虚有寒者禁用汗法。

【分析】  平素阳气虚弱之人,虽患太阳表证,不可径用汗法,惟宜温阳发散为治。若纯用汗剂,更损其阳,致胃寒气逆者,必见呕逆。若内有蛔虫者,蛔因寒动,随呕而出,则可见吐蛔之症。

对本条吐蛔变证之处理,《医宗金鉴》提出“宜理中丸送服乌梅丸”,可供临床参考。若内无蛔虫寄生,则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自可据证选用。

【选注】  张隐庵:夫阴阳气血,皆生于胃腑水谷。病人有寒,胃气虚矣。若复发汗,更虚其中焦之气,则胃中冷,必吐蚘。夫蚘乃阴类,不得阳热之气,则顷刻殒生而外出矣。(《伤寒论集注·太阳篇》)

柯韵伯:有寒是未病时原有寒也。……以内寒之人,复感外邪,当温中以逐寒。若复发其汗,汗生于谷,谷气外散,胃脘阳虚,无谷气以养其蛔,故蛔动而上从口出也。蛔多不止者死,吐蛔不能食者亦死。(《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提要】 表证误下致虚,治宜补虚,禁用汗法。

【分析】 此条举脉略证,欲辨其详,仍须脉证合参。

脉现浮数,曰“法当汗出而愈”者,自是浮数之脉,与太阳可汗之证并见,其义与52条相类。其病属表,汗之自愈。若误与下法,徒伤正气。尺脉转微,而见身重心悸诸症,此皆正气已伤之征。无论其邪是否已解,皆不可妄汗,治之惟宜补虚扶正,则气血充沛,营卫畅运之际,即其阴阳调和、快然汗解之时。

【选注】  成无己: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言其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损其津液,虚其胃气。若身重心悸而尺脉实者,则下后里虚,邪气乘虚传里也。今尺脉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后里虚,津液不足,邪气不得传里,但在表也。然以津液不足,则不可发汗。须表里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尤在泾:脉浮数者,其病在表,法当汗出而愈,所谓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是也。邪入里而身重,气内虚而心悸者,表虽不解,不可以药发汗,当俟其自汗出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为里虚不足,若更发汗,则并虚其表,里无护卫而亡散随之矣。故必候表里气复,津液通和,而后汗出而愈,岂可用药强迫之哉。(《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原文】 脉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50)


【提要】 营弱血少者禁用汗法。

【分析】  身痛而脉浮紧,原是伤寒之征,宜用麻黄汗之。若其脉来尺中迟而无力,显然营血虚少,虽有表证,不可妄汗,汗之则变证蜂起,难以逆料。如此可据张潞玉之言,频以小建中汤和之,俟气血得复,则其邪自解;若尺脉已转有力之象,邪虽未解,乃可与麻黄汤汗解之。

本条以脉迟而括营血虚少之病机,然营血虚之临床表现,非只脉迟无力一症,如心悸、面白、神疲、头晕、肢麻、唇萎等,皆可作为营血不足之诊断依据。

【选注】  方有执: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血,阴也,营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可发汗者,嫌夺血也。(《伤寒论条辨·太阳篇》)

柯韵伯:脉浮紧者,以脉法论,当身疼痛,宜发其汗,然寸脉虽浮紧,而尺中迟,则不得据此法矣。尺主血,血少则营气不足,虽发汗决不能作汗,正气反虚,不特身疼不除,而亡血亡津液之变起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三) 兼证

1.葛根汤证

【原文】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1)

【提要】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证治。

【分析】  风寒束表,营卫失调,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邪阻太阳经输,经气不利,头痛项强,本是太阳表证之常见症象。今项强及背,表明邪阻较重,经气郁滞更甚,且病变部位扩大,此时若仅以麻黄汤发散风寒,取效必不尽如人意。若在发汗解表之基础上,辅以升津舒经之法,是为两全之策。

本证与麻黄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同中有异,宜相鉴别。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项背强,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医宗金鉴》:此略其证脉,单举痉之颈项强急者,以明其治也。太阳脉下项循肩挟脊;阳明脉循喉咙入缺盆,贯膈,下乳内廉。太阳主后,前合阳明;阳明主前,后合太阳。今邪壅于二经之中,故有几几拘强之貌也。太阳之强,不过颈项强;此痉之强,则不能俯仰,项连胸背而俱强,故曰项背强几几也。无汗恶风,实邪也,宜葛根汤发之,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两解太阳、阳明之邪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治法】  发汗解表 升津舒经

【方药】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倣此。


【方义】

葛根汤方以桂枝汤加麻黄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以治其本;更以葛根辛散祛邪,升津以舒缓拘挛之经脉,通调郁滞之经气。其用桂枝汤加麻黄以代麻黄汤发汗解表者,为顾护阴津之意。

【临床运用】

葛根汤由桂枝汤减桂枝、芍药用量加麻黄、葛根而成。其方在发散风寒基础上,兼有调和气血、解痉缓急、升清止利之功。古代医家常用以治疗刚痉、痘疮或麻疹初起等证属风寒者。现代临床在辨证符合其病机的基础上,每多用于呼吸系统,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等,以及神经系统病症,如周围面神经麻痹、各类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同时亦可用于其他系统病症的治疗。

统计163例古今医案,有中医诊断者60例,涉及39个病名,主要有感冒、头痛、痉证、下痢、泄泻、痿症、鼻渊等;有现代医学诊断者65例,包括48个病种,主要有颈椎病、破伤风、流感、脑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鼻炎等病。此外日本医案61例,主要用治外伤及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颈、四肢肌肉筋腱的痉挛、疼痛、功能障碍、鼻炎、鼻窦炎等。(《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

【现代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汤有显著的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等作用,且能对抗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对本方之药物配伍进行研究,发现葛根汤去桂枝、生姜,能缓解体表项背和内脏平滑肌的紧张和痉挛,起镇静镇痛作用;去甘草、大枣,可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增强利尿功能,刺激汗腺分泌,以加速体温发散而解热;麻黄、桂枝相伍,对流感病毒起抑制作用;芍药、桂枝、生姜相配,对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属等有抗菌作用;葛根、白芍、桂枝相配,对脑动脉、冠状动脉、外周动脉有扩张作用,同时有缓和的降压作用。以上结果,从不同角度证实,本方发散风寒、调理气血、解痉缓急的功效,确有一定的客观基础。

【案例】

赵某,男,35岁。因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无汗,服APC、去痛片等药,得汗后其证稍减。翌日转诊于他医,以为表虚,用疏邪实表之剂,服1剂汗出即止,再剂而上证加重。自觉项背强几几,全身不适。此腠理致密、汗出不彻之故,宜解肌开腠、升津发汗,用葛根汤:葛根5钱、麻黄1钱、桂枝2钱、白芍3钱、甘草1钱、生姜3片、大枣3枚。服2剂,得汗出解。(引自《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32)


【提要】  太阳伤寒兼阳明下利证治。

【分析】  所谓太阳与阳明合病,意指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同时出现。据方测证,此之太阳,为伤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紧。而里之阳明,则仅见下利清稀,间或伴有肠鸣腹胀。究其机理,乃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非邪气内传胃肠蓄热所致,是以证无口渴心烦脉数舌红等热象。其病理重心,在于表寒束闭,故治之以辛温发汗,解除寒闭,断其根本;更佐以升清止利以治其标,方选葛根汤。盖葛根汤既可发汗解表,且能升清止利故也。此即后世所谓“逆流挽舟”法。

【选注】  成无己:伤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阳病不解,并于阳明者,谓之并病。二经俱受邪相合病者,谓之合病。合病者,邪气甚也。太阳阳明合病者,与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气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邪气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寒邪气甚,客于二阳,二阳方外实而不主里,则里气虚。故必下利,与葛根汤以散经中甚邪。(《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陈修园:太阳之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证,与阳明之热渴目疼鼻干等证,同时均发,无有先后,名曰合病。合病者,两经之热邪并甚,不待内陷,而胃中之津液为其所逼而不守,必自下利。然虽下利而邪犹在表,未可责之于里,既非误下邪陷之里虚,断不可以协热下利之法治之,仍当以两经之表证为急,故以葛根汤主之。(《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葛根加半夏汤证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33)


【提要】 太阳伤寒兼阳明呕逆证治。

【分析】  本证与前证之机理及临床表现相似,惟阳明里证表现为不下利但呕。其呕逆缘于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胃气反逆。其病理重心,仍在于表寒束闭,故治之以辛温发汗,解散风寒,更佐以降逆止呕,方选葛根加半夏汤。

【选注】  成无己:邪气外甚,阳不主里,里气不和,气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下利。与葛根汤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喻嘉言:二条又以下利不下利,辨别合病主风主寒之不同者也。风者阳也,阳性上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饮而上逆;寒者阴也,阴性下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然上逆则必加半夏入葛根汤,以涤饮止呕;若下利则但用葛根汤以解两经之邪,不治利而利自止耳。(《尚论篇·附合病》)

【治法】  辛温解表 降逆止呕

【方药】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义】

方以葛根汤解表散寒开其表闭,加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

【案例】

任某,女,21岁。昨起感冒头痛,头晕,身疼腰痛,恶心欲呕,恶寒。素有腹痛大便溏泻。脉浮数,苔白。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为葛根加半夏汤适应症,故与之:葛根、半夏各12g,麻黄、桂枝、生姜、白芍各10g,大枣4枚,炙甘草6g。1  剂证大减,2剂症已。(《经方传真·麻黄汤类方》)

3.大青龙汤证

【原文】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1],筋惕肉瞤[2],此為逆也。(38)


【词解】

[1] 厥逆:手足冰凉。

[2] 筋惕肉瞤:瞤,音纯。筋惕肉瞤意指筋肉跳动。

【提要】  太阳伤寒兼内热烦躁证治。

【分析】  太阳病见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显系伤寒表实证。风寒束表,阳气内郁,渐次化热,内热扰心,而现心烦郁闷之症。析其因果关系,内热缘于阳郁,阳郁咎由寒闭。病虽表里同见,标本轻重有别。今表寒不解,郁阳失展,则内热难断其源。故而治疗宜重在散寒解表,佐以清透内热,方选大青龙汤。

本证之辨证要点在于不汗出而烦躁。烦躁因于阳郁,阳郁责之表闭,而表闭则咎于不汗出。当此之际,纯予清解内热,必使寒邪冰伏,而表闭更甚,如是则烦热终不得解。若纯以发散表寒,虽属的对之策,毕竟内有郁热,辛温之品不惟有助热之弊,且有伤津化燥之虞。为今之计,重用辛温以散寒,佐以辛寒以透热,虽属情不得已,终是两全之策。

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惟表实无汗者相宜,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表里俱虚之象,则不可与服本方。否则可因大汗而伤阴损阳,致肌肤经脉无所温养,而出现手足逆冷,筋肉跳动等症。

【选注】  喻嘉言: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躁,得汗则解。大青龙汤证,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汤证何异?因有烦躁一证并见,则非此法不解。(《尚论篇·太阳篇》)

程郊倩:脉则浮紧,症则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是阴寒在表,郁住阳热之气在经而生烦热,则并扰其阴而作躁,总是阳气怫郁不得越之故。此方寒得麻黄之辛热而外出,热得石膏之甘寒而内解,龙升雨降,郁热顿除矣。然此非为烦躁设,为不汗出之烦躁设。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虽有烦躁证,乃少阴亡阳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可比也。(《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治法】  散寒解表,兼清里热。

【方药】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复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方义】

大青龙汤为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方以麻黄汤加生姜辛温发散,以除表闭;石膏辛寒,清透内热以除烦躁;大枣甘温培中,以资汗源。如此表里兼治,轻重得宜,服后自当汗出邪解而内热随消。惟本方辛温发散之力,犹胜于麻黄汤,故仍告诫曰: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以止汗,一服汗者停后服,恐生汗多亡阳之变。

关于温粉,所指何物,语焉不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为: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匀,以稀疏绢包,缓缓扑于肌肤。《孝慈备览》扑身止汗法:麸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二两,共研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

【临床运用】

大青龙汤在一派辛温开泄中,独加一味石膏,以透热除烦,虽寒温并用,然重在发表散寒。且其发表之力峻猛,用之不慎,每易导致变证。

81例医案统计结果表明,本方麻黄用量最大者18g,最小0.5g,常用量9~12g;桂枝最大用量15g,最小1g,常用量9~12g;甘草最大用量15g,最小1g,常用量6~9g;杏仁最大用量15g,最小3g,常用量6~9g;生姜最大用量10g,最小0.5g,常用量3~9g;大枣最大用量12g,最小3g,常用量3~9g;石膏最大用量75g,最小3g,常用量20~30g。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本方主要适用于流感及呼吸系统疾病,并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疾病的治疗,如支气管炎、肺炎、风湿症、浮肿、湿疱、产后浮肿、荨麻疹、鼻衄、乙脑等多种疾病,但以主治外感疾病为多。凡具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头身痛、舌红或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紧或数者,皆可应用。(《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青龙汤的温浸液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有抑制作用,但有可逆性。对大鼠和猫的胆汁排泄有抑制作用。对大鼠和猫的血压影响,小剂量导致血压上升,大剂量导致血压下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1):22)

【案例】

1、沈某,男。恶寒发热,拥被而卧,脊背尽痛,鼻干有煤,苔边白腻中燥,口渴引饮,无汗气急,痰粘稠,脉滑紧。医谓春温内发……予大青龙汤:麻黄4.5克   桂枝2.4克  杏仁9克  炙甘草3克  生石膏30克  生姜2片  红枣9克  薄荷3克   一剂大汗而愈。(《伤寒论方古今临床·大青龙汤》)

2、程某,年近花甲。一日发热恶寒,体温39℃,遍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微数。属大青龙汤证,老人体质虚弱,若发汗太过,恐有虚脱之变,乃慎予一剂:麻黄9克   桂枝9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石膏30克  生姜9克  红枣5枚   水煎分温三服,二小时一次。两服后周身微汗出,遂停药,而病者亦能起床矣。(张志民.大青龙汤用法研究. 广东中医,1963;(2):17)

【原文】 傷寒脉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1],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39)


【词解】

[1] 乍有轻时:此指身重忽尔有所减轻。

【提要】  继上补述太阳伤寒兼里热证的证治。

【分析】  本条以“伤寒”发端,继以“大青龙汤发之”为结语,说明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仍是本条之主要临床表现。

感受外邪有轻重,正邪相争有剧缓。今身不痛但重,脉不紧而缓,且无少阴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而细等阳虚见症,说明本证并非少阴阳虚证,而是太阳伤寒兼内热烦躁证之感邪较轻、正邪相争不甚者。仍宜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具体而言,本证之身不疼但重,脉不浮紧而浮缓,说明感邪较轻,正邪相争较缓。身重而乍有轻时,是病偏于表、阳气有暂通之时。若少阴阳虚寒湿阻滞,则其身重,绝无乍轻乍重之象,盖其心肾阳虚,难有自振之机,非扶阳温运,不足以除其寒滞。

太阳中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脉浮紧,此乃太阳表证两大基本类型之典型脉象。然前条言“太阳中风脉浮紧”,此条谓“伤寒脉浮缓”,均主之以大青龙汤。如此语意交互,立论错综,殆示人以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之对立统一:一者,风寒之邪,难以凿分。中风者不得无寒,伤寒者不得无风。伤寒、中风,当从汗之有无处辨,不可拘于脉象之紧缓。一者,体质有强弱,感邪有轻重,而脉动之形,每随各种因素而有变例,不得悉以常规而论。

【选注】  柯韵伯:寒有重轻,伤之重者,脉阴阳俱紧而身疼;伤之轻者,脉浮缓而身重。亦有初时脉紧渐缓,初时身疼继而不疼者,诊者勿执一以拘也。……然脉浮紧者必身疼、脉浮缓者身不疼,中风伤寒皆然,又可谓之定脉定证矣。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等症,盖脉浮缓身不疼,见表证亦轻,但身重乍有轻时,见表证将罢,以无汗烦躁,故合用大青龙。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与大青龙同,法当温补,若反与麻黄之散、石膏之寒,真阳立亡矣。必细审其所不同,然后不失其所当用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尤在泾:伤寒则脉浮缓,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经曰脉缓者多是热也。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但重,而其脉犹存,则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是以欲发其表,则经已有热;欲清其热,则表犹未解。而大青龙汤兼擅发表解热之长,苟无少阴汗出厥逆等证者,则必以此法为良矣。不云主之而云发之者,谓邪欲入里,而以药发之,使从表出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4.小青龙汤证

【原文】 傷寒表不解,心下[1]有水氣[2],幹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3],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词解】

[1] 心下:胃脘部。

[2] 水气:水饮之邪。

[3] 噎:此指咽喉部梗阻不畅之感。

【提要】  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证治。

【分析】  伤寒表不解,意为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诸症仍在。心下有水气,言其水饮停于心下胃脘部,以饮邪流动不居,或射于肺而咳喘,或阻于胃而作呕逆,或津凝不布而渴,或流于肠间而利,或阻于咽喉而噎,或停于下焦而为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种种不一,然舌白苔滑,必可得见。此表寒内饮之证,治宜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选小青龙汤。

本条首揭病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明确指出其病位与病性,示人当从全局认识本证之病理变化,有提纲挈领之妙。盖太阳伤寒表实,临床表现较为单纯,易于掌握。而饮邪内停,变动不居,则其脉症表现较为复杂,难以全面认识。故随病机概述之后,曰干呕、曰发热而咳、曰喘、曰小便不利等,旨在举例以明饮邪为患,复杂多变,视其所犯之处,而有相应之表现,临证之际,察舌切脉问症,综合分析,辨明其机理即可,而诸症状不必悉具。

本证与大青龙汤证,均属表里同病,然大青龙汤证为外寒里热,小青龙汤证为外寒内饮。

本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同为表证兼喘,然前证属表虚兼肺寒气逆,本证为表实兼寒饮犯肺。


【选注】  汪訒庵: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赅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生,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下焦,故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尤在泾: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饮,饮寒相搏,逆于肺胃之间,为干呕发热而咳,乃伤寒之兼证也。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之而为病。而其治法,虽各有加减,要不出于小青龙汤一法。(《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治法】  辛温解表,兼温化水饮。

【方药】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幹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去水,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以麻黃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方义】

小青龙汤方用麻黄,发汗平喘利水,一物而三任也,更得桂枝通阳化气宣散之助,其功益著;桂、芍相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辛开运化。半夏温化寒饮,降逆止呕。五味酸收,敛肺止咳。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全方辛散温化,以奏表里双解之功。

[按]   本方后加减法,不尽合理。注家疑为后人掺入,因而不解者多。为使学者明白其意义,兹引钱氏注释,以表笔者之意。钱氏说:“既见微利,则知水气下走,当因其势而导使下泄。去麻黄者,恐内外两亡津液也,此说亦通。然表寒重而全未解者,尚当斟酌,若竞去麻黄而留芍药、五味子之酸收,其如伤寒表不解何?夫渴虽一症而各经不同……本条或渴之症,乃水寒在胃,下焦之气津不得上腾为涕唾,故渴。心下既有水气,岂可以瓜蒌根为生津之用耶。若未以为然,观下文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则知不必以撤热生津为治矣……。噎者,心下有水气而胃气不通也,所谓水寒相搏,其人必。噎与同,盖呃逆也。夫呃逆,有火逆、实逆、冷逆之不同,此寒水相搏,故加附子以温散之。若寒甚而阳气虚者,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其虚阳亦可。小便不利而少腹满,为下焦无火,不能化气而出也。真阳不足,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则可矣,茯苓不过味淡渗泄而已,岂能助下焦气化之功哉。喘为肺气逆满之证,加杏仁以助麻黄利肺气可也,若加杏仁而去麻黄,施之于表不解之伤寒,恐未切当。若肺虚而喘,则又宜补不宜泻,非惟麻黄当去,并杏仁亦不可加矣”。转录至此,则本方加减法之得失,已经明晰。(钱氏语出《伤寒溯源集·太阳篇》)

【临床运用】

小青龙汤用药辛温发散,温化水饮,为治疗外寒内饮之良方。若表寒内饮,自是其的对之证。若寒水内蓄而无表寒者,亦属其适应范畴。故而本方之具体运用,对寒饮咳喘者,无论表证有无,皆可用之。

研究者认为,本方应用的辨证要点是:①咳嗽,喘息,痰多而清稀;②恶寒,特别是背部有明显的寒凉感;③干呕,甚则呕吐清水,多因咳而诱发;④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细滑、弦细;⑤不渴,或发热,一般发热不高。上述诸项,不必悉具,只要具有①、②、④项即可。

350例古今医案统计结果表明,本方被广泛用于中、西医各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以肺系疾患、西医以呼吸系统疾病居多。其中,具有中医病名诊断者26种,咳嗽、喘证、风寒感冒占85%;儿科则常用于肺痨、百日咳;妇科常用以治疗带下证、乳咳;更常用于各类水肿病的治疗。具有西医病名诊断者31种,最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日本汉方医则常用以治疗急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此外,亦用于治疗癫痫、青光眼等病。可以认为本方治疗各种疾病的应用指标为:喘,咳嗽,咯痰,发热,恶寒,胸闷,舌淡或淡胖,苔白或腻或滑,脉浮、弦、滑等。(《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

【现代研究】

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既有抗过敏、抗胆碱能神经作用,又有直接松驰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拆方研究结果提示,小青龙汤去麻黄、半夏后的醇提取液,显示出很强的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与抗氧化钡作用,对豚鼠药物性哮喘有明显保护作用;而麻黄在此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案例】

王某,男,45岁。患者咳喘10余载,往年冬发夏愈,今年起自春及夏,频发无度。时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背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饮邪内停,阻遏阳气,肺气失宣。法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里。处方:炙麻黄1钱,桂枝3钱,姜半夏3钱,五味子1钱,干姜钱半,白芍3钱,细辛6分,白术3钱,炙甘草1钱。1周后二诊,服药后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已减。前既中的,毋事更张,原意续进。原方干姜加至2钱,细辛加至1钱。三诊时青龙剂已服6剂,咳喘全平,已能着单衣,睡草席,夜寐通霄。为除邪务尽计,原方再服3剂。四诊诸恙悉减,唯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病及肾,配以都气丸常服,以图根除。(《江苏中医》1965;(10):22)

【原文】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41)


【提要】 承前条论述小青龙汤证治及服药后的机转。

【分析】 本条也是采用倒装插入文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于“发热不渴”之后。

此段承上条再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之证。上条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此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可见其机理完全一致,即外有伤寒表证,内有水饮停聚。咳而兼喘,仍为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所致,故治法同上。

服小青龙汤后,病人由不渴而变为口渴,是病愈的佳兆。病既向愈,何以反而出现口渴?因为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一时津液敷布不周之故。此渴必饮水不多,非邪从热化,大渴引饮可比。病愈之后,气机通畅,正气恢复,自能水津四布而口渴自除。

【选注】 钱天来: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已消,胃中之寒湿已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伤寒溯源集·太阳篇》)

尤在泾: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如上条之证也,是必以小青龙汤内消水饮为主矣。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水内行也,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或问:水饮之证,或渴或不渴云何?曰:水积于中,故不渴也。其渴者,水积一处,而不得四布也。然而不渴者常也;其渴者,变也。服小青龙汤已渴者,乃寒去饮消之常道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