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海讲堂】走进国学:对联话精品解读

 风舞三湘 2017-10-01








《对联话》

卷一  题署


四海讲堂

楹联讲稿


——尘封记忆




莫辜负一瓯春水,

半日浮云,宾主尽陆海潘江,

笑我诩为瀛岛客;


   任消磨金谷闲情,

兰亭雅意,古今看游龙服马,

问谁不是转蓬身。



前  言

     《典论》有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观夫今日之联坛,百派争流,譬江河之入海;宗师迭起,共衡岱而争峰。佳作纷呈,若琳琅之珠玉;奇联共赏,醉馥郁以芷兰。
       然则其间亦多鱼目混珠,时登大雅;郑声乱耳,久竞齐韶。初学者未免以为圭臬:崇拜之,研习之,揣摩之,模仿之,渐入歧途而不自知。   
       余不揣卑庸,投甓砖以引玉;谨施绵薄,忧荫翳而拨云。《吕氏春秋》有云: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

       余自当拣选明清之佳作,以为蓝本;探求平仄之韬涵,聊解鸿章。砥砺当时,期龙蛇之豹变;春秋佳日,邀君子以燕谈。

绛帐弦歌,寄我心于明月;

泥炉煮雪,奉诸位以清茶。

       是为序。


四海讲堂

楹联讲稿

1

金山之胜,在俯临扬子江,从水次送睇楼观,皆作飞动之势。山有明月亭,伊墨卿知府秉绶署联云:


月明如昼;

江流有声。


吴评:用成语雄桀惊人。

尘封曰:

月明如昼:金·丘处机《蝶恋花·述怀》词:'一鸟不鸣风又细,月明如昼天如水。”

江流有声:苏轼《后赤壁赋》中的诗句: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因为上下联皆用前人成句,所以即便是短语,而自然带入前人作品的意境。自家不费笔墨而境界全出。

写这种集句联的要点在于,所集句子,要与题写对象,高度契合。上下联选取句子,也要有高度的契合度,以能够在原文的基础之上,激发出新意者为佳。

来看此联切入角度:

是以作者身处明月亭为基准点,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分而述之。动静之间,气势俨然。至于上联嵌月明二字,则近于有意无意之间,自然熨帖,无复赘言。


2

山又有皇帝行宫,或署联云:


江澄万顷净如练;

峰峙一拳高入云。


吴评:视伊作较逊,然不害为秀语也。


尘封曰

此则分别以俯察仰观为视角切入。

俯瞰长江送流水,仰观峰壑入云巅。吴言所谓秀语者,在对仗之精工,与炼字之高妙也。澄~峙,顷~拳,对仗工稳,且拳字尤见炼字之精。至于吴氏所谓稍逊者,在于气势不足,且上下联皆为静感,不见声威。

3


又,潘伟如题江天一览亭联云:


天镜照晴空,李白乍来又坡老;

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吴评:语亦新颖。


尘封曰

上联为怀古之语。下联作遐观之状。

起句用天镜晴空云云,是以实入虚之法,硬生生用飘渺虚无的明月虚空,把人拉进追忆的境地。复用太白东坡之行踪,以状人文胜迹。下联则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渐次拉开视角,引小姑山与彭郎矶入句,既描写了景物,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巧妙化用了东坡的“倚天巉绝玉池图,肯与彭郎作小姑。”而无斧凿痕迹。下联是用了以虚化实的手法,无中生有,将小姑与彭郎拉扯进来。

吴氏所谓“语亦新颖”则谓其小姑彭郎之语,于诗词则有见之,于对联则未见前人道。是以新奇。



4


又,江湘岚峰青题扬州二十四桥联云: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吴评:都是寻常字面,一经名手烹调,便若清脆可口。



尘封曰

此联上下比分别以远观近闻为切入角度,以作者行踪为线索贯穿,以云水之静与箫声之动,为动静对比。

起句总揽形势,直切主题,点明地理,又用一个 “胜”字,引出后文:具体描写何等形胜。至二分句处,尚且平淡,此为减力压抑之法。悠悠道来不着力道,悄然之间,已经为结语的振起,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云影当空本是平淡景色,何处不有?然作者结语化用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字以及意境入联,顿觉开阔雄奇。化用前人句子而能不留痕迹,别出新意,于平淡中(云影当空)做石破惊天之突破,此即为吴氏评语“都是寻常字面,一经名手烹调,便若清脆可口。”之来处,下联亦如是。

下联起句扁舟过桥下之语,则通过作者自身行迹变化切题到桥的本身,并把读者带入画面。继而又用箫声做引,引出结语。结语与上联一般无二,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句入联。在用典与意境上,与上联不分轩轾,而自有婉约缠绵之意,引人无限遐想,“月三更”句更是给读者留出足够的联想空间。此之谓,笔已停,而意未停者也。


5


又,陶澍题安庆大观亭联云:


倚槛苍茫千古事;

过江多少六朝山。


吴评:雄兀只绝六合。



尘封曰

安庆在长江北岸,咽喉之地。所谓“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大观亭又称大观楼或大观台,是元末郡守余阙安葬处,遗址位于安庆市大观亭街56号。建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系两层砖木结构,画栋飞檐,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素称“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列为“宜城八景”之一。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重建,但由于世事乖谬,兵荒马乱,各处景点渐渐破败。

以上资料为上联所谓千古事之注脚。


上联以倚槛切入,似乎准备写景,而偏偏笔锋一转,用所见苍茫之意,而转入怀古格调。类似潘伟如题江天一览亭联起句笔法。

下联专为上联的“多少事”做进一步生发。隔江而望,远山如黛,然则青山依旧,六朝渺渺,江山如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咏史之意味顿出。抛却一切繁文缛节,有跨越时空之感慨。近似陈子昂登幽州古台诗的创作手法,而胸襟气魄则出其右远矣。盖以陶澍封疆大吏之襟怀,自非陈子昂落魄文人可比拟。此则吴氏断语“雄兀只绝六合“之由来。


6


又,武进胡君复凤阳谯楼联云:


王孙不归,芳草何曾歇;

城郭犹是,白云无尽时。


吴评:吊古不说破,更若俯仰无端。



尘封曰

此联大有古风味道。飘忽散淡,风流婉转。但得其意,难摩其形。

见芳草而思王孙,抚城郭而叹白云。凭今吊古而无重语,但飘忽而过也。似无所起,似无所终。然凤阳为有明朱氏之祖地。则王孙云云,差可想见。是以吴氏断语“吊古不说破,更若俯仰无端。”



7

桃源郭兰孙举人世钦题陶朱祠联云: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

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按,此语特真切不浮。


尘封曰

陶朱者,范蠡也。助越王破吴而后归隐五湖,著《范蠡》二篇,世人以为商圣。此联亦祠堂题署正格。

起句即以眼前所见祠堂切入。引出供奉人物,更承接以人物事迹。用概括的语言,评价了范蠡在政治经济上的成就。垄断者,古语意为把持,独占。用半亩与越国江山的对比,来突出范蠡的能力。

下幅则遥思风流。遥想当年范蠡携美人泛扁舟于五湖(太湖)。用五湖与扁舟为比,更加衬托出五湖浩瀚,扁舟飘渺之意。越国江山,对吴宫花草的对仗尤为精妙切题。盖用李白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略加变化,便有新意。


8


记辛卯年客常德知府署,贵筑王叔陶知县钧诵人题虞姬庙联云: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曾上范家船。


对幅抬高本题,饶有思议。



尘封曰

此联则指东顾西,意此言彼之手段。写某人某事,而偏不言其人其事,纯以他人他事作比。须注意的是,所用来比拟烘托之人与事,要与本来题意有可比性。即人物地位相当,事迹影响相当。否则有画虎类犬之弊。

对联是题写虞姬祠堂。虞姬是项羽的妃子,为了让项羽能够顺利突围,自刎于垓下。项羽是曾经与刘邦比肩的人物,上幅用二位的夫人作比,亦颇有趣味。高后吕雉,在高祖死后,把持朝政,大肆安排诸吕。后人评价颇为不堪。 这里是用虞姬对项羽的忠,与吕后对刘邦的不忠来做对比。

下幅用西施与虞姬作比。西施是吴王的妃子,与楚王妃身份相当。且此二人皆越地美女。西施曾经为了帮助越王而委身吴王,在吴国被灭之后,又相传与范蠡泛舟五湖。这里是用二人对待爱情的忠贞做比。

不必多言,而其人形象自现。

另:虞姬具体身世事迹多见于传说。少见于正史。是以用对比烘托本尊,想来亦是不可为而为之。


9


又,某氏杨椒山继盛祠联云:


燕市宅犹存,三疏共传公有胆;

钤山堂尚在,十年不出彼何心。


亦工。按,钤山,严分宜自署堂名也。



尘封曰

杨继胜,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河北人。三疏是指杨继胜几次上疏弹劾严嵩等人,最终被害身亡。严分宜,即严嵩字号。


此联亦是用对比方式切入,当年被害的,当年害人的,拿来一比,忠奸自见,犹能警示后人。此联不同于虞姬联的地方是,此联的当事人是亲自出场。

起句燕市堂,想是杨家故宅,继而睹宅思人,承以杨公事迹,有胆二字,凛然有生气。行文至此,可以看到起句用燕市宅的妙处:一者,切地理。杨是河北人,河北古称燕赵。二者,引人遐想“燕赵古城多慷慨悲歌之士”,已经为结语的有胆二字,埋下了伏笔。

下联则通过钤山堂与燕市宅的对比,引严嵩出场,手法与上联一致。(钤山堂是当年严嵩治学时的书斋,也是严嵩文集的名字),当然,拉出来的目的不是赞扬,而是鞭挞。严嵩在钤山堂潜心治学十年,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

自此,则忠臣奸佞各自归位。两人尚存的宅子,则成为了各自的纪念堂与耻辱碑。 对比效果明显。

吴氏所云亦工,意在指燕市宅~钤山堂,三疏~十年,公有胆~彼何心几处对仗,即切其人其事,又工整绝伦。吾于此处,则见作者天马行空的思维和想象力。既要胸罗万象,又要从中挑选出精美对仗,还要把这些对仗连缀成篇。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尾结一句,不出云云,记得有前人写谢安石“安石不出,奈苍生何”,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尤见妙处。


吴恭亨|尘封记忆


讲师简介

 宋少强,辽宁鞍山市人。网名尘封记忆。鞍山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从事网络楹联教育多年。历任联都网站学部楹联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校长,学部主持,试部主持。
     《联都三》责任编委。偶尔参加社会征联,有多幅对联悬挂于各风景名胜。中国对联论坛2015年度赛总冠军,2016年度赛第二名。

       近十年来致力于网络楹联教育。尤其擅长中长联的创作与指导。对联系列讲座《清联三百副详解》长期连载于广东省楹联学会主办的《楹联家》月刊。
      于2016年创办QQ平台四海楹联讲堂。累计毕业学员200人次以上。创办微信千聊平台四海楹联大讲堂。累计授课100课时以上,听课学员累计20000人次以上。


后续精彩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