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智慧之4——“送”出来的草根创业集团总裁

 金色年华554 2017-10-01

“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金圣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来聊一聊,《水浒》中水泊梁山坐第一把交椅的大哥,宋江宋公明。

为什么偏偏是宋江

宋江,论文章学问、智计百出不如吴用。论武功韬略、沙场征战不如林冲,论出身背景、家世雄厚不如卢俊义。不能像武松李逵那样说杀个老虎就杀个老虎,不能像鲁智深那样说拔个垂柳就拔个垂柳,不能像阮氏三雄那样上岸能打下水能藏,不能像小李广华荣搭弓射箭百步穿杨。

论个人技能,专业水平,宋江在梁山大概真的就是倒数第一。在这个看绩效的时代,宋江得饿死。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宋江坐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有朋友说,就像刘邦当年自称:

吾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然能成事者,善用人也!”

答案就是宋江和刘邦一样,善于用人呗。

那么问题又来了,刘邦起事的时候,是自己慢慢积累壮大,后来这些人一个个加入他的队伍的,目的就是来投奔刘邦,求着他收留,想跟着他混个前程的。

然而宋江不是,宋江上梁山的时候,梁山已经在晁盖一众的经营下有了根基了,而且宋江是被梁山好汉们从监狱里救回来的。凭什么宋江来了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在晁盖身死曾头市之后又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呢?

他凭什么来了梁山,就能让这些平日里杀人越货不眨眼的土匪草寇们,跪地俯首尊一声大哥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会送”。

请注意,这里的“会送”包涵两层意思:一是要懂得送什么,二是要懂得怎么送。

宋江的“送”分五层境界:

第一层 送钱财

宋江一出场,施耐庵就用一首《临江仙》把宋江说透了: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在整部《水浒》里,梁山好汉们聚啸山林,打家劫舍,拦路抢劫,杀人越货,都是为了一个钱字。然而,我们看好汉们之间任侠仗义最不在乎的也是个钱字。

好汉们需要钱,但又耻于辛苦劳作去赚钱,于是只能凭武力去抢劫别人的钱财。但是又不是谁都有胆量去抢的,也不是谁都可以违背良心去做那无耻勾当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怎么办?

所以这个时候,像宋江这样的“及时雨”,就凸显出来了他的优势和价值。你是英雄好汉,我给你钱养活你,既不让英雄出汗,也不让英雄难堪。

书中宋江的父亲宋太公是务农的,但我想这里所谓的务农一定是地主式的务农。能够大手大脚的花银子送人情,必然不是小门小户的佃农。所以宋江即便没有柴进那样家大业大,至少也是小康之家的富足出身。

水浒传中,对宋江最为忠心的当属李逵了。忠心到什么程度?宋江剿方腊得胜归来,108人就剩了27人。朝廷封官赐爵后,宋江遭高毬暗害喝了毒酒。宋江知道,自己中毒死后,李逵必然造反,这样会坏了他忠义的名节。所以宋江把李逵叫来骗他也喝了毒酒,俩人一起走了。

这是什么关系?这就是赤果果的“不能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关系!

为什么李逵对宋江这么忠心耿耿?李逵性格耿直,认准的事情就不轻易改变,他服宋江,所以认准了这个大哥就不做二心。那么,宋江和李逵从素昧平生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就成了铁杆兄弟的呢?原因就在一个:宋江送给他钱花,而且送的贴心,送的及时,送的有水平。

李逵借钱借不到发脾气,宋江给他钱;李逵赖赌账,把人打了,宋江给他钱,还帮他平息后患;李逵误伤歌女,差点打死人,宋江又给他钱帮他了事消灾。这是刚开始认识,随着后来到梁山聚义,李逵更是离不开宋江的财务支持,宋江也离不开李逵这个忠实粉丝了。后来,李逵对宋江在梁山中站稳脚跟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宋江送钱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一一赘述了,聪明的读者一定比我了解的更详细。

第二层 送消息: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后,官府得到消息抓了白胜,知道了晁盖是主犯,观察何涛前来郓城县,准备和郓城县官府一起抓人。不成想到了县衙,县太爷中午下班了。没办法,找到了正在值班的押司宋江。一顿闲聊,宋江得知原来主犯是自己的“心腹兄弟”晁盖。宋江心里吃惊,表面却故作镇定,安抚住何涛一行人,说等下午县太爷坐堂再来定夺,自己找了借口回家处理点事情,就亲自去给晁盖送信,使晁盖等人脱险。

宋江送的信息至关重要,使得晁盖等人逃得性命。

宋江的这一送信不要紧,也是把自己送上了一步步走上梁山的不归路。

在那个没有远程通讯系统的年代,信息的通畅和对称真的无比的重要。我们纵看整个水浒上下,发生的各种误会也好,冲突也好,大半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当然送信还要知道怎么送。

孔子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宋江在这个送信的过程中采取了3个非常稳妥的办法,从这3点我们就知道他是非常精明的,配得上文中给他的“刀笔精通,吏道纯属”的评价。

1.宋江知道这件事太机密,不能差遣别人,必须自己去才稳妥,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风险。

2.宋江临走,差遣仆人看着县衙,一旦县官坐堂了,就过来同何涛等人说明押司还有点小事,请再稍等等。

3.宋江这一路上走的大有奥妙,看原文是这样说的:

“却自槽上鞁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

我们看作者用这样“慌忙的跳”、“慢慢的离”、“出东门,打上两鞭”,三个动作把宋江心急如焚,却又故作镇定的心态动作描述的惟妙惟肖,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送钱给好汉解囊中羞涩的燃眉之急,送消息给好兄弟脱围解困,免遭杀身之祸。这些其实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属于比较初级的“送”。

尽管需要技巧,这都是实实在在有形的东西,宋江做得到,一般人也能做得到,并不会显得宋江多高明。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拥有着“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美名的宋江还有更深层的几种送法,且容笔者下回和大家分享。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