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

 gudian386 2017-10-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钱学森书信与《钱学森书信》

2016年某晚,有书友问我,网上新上的钱学森信札是你买去了么?我说不是,他连声说到:可惜可惜....

我之所以不敢轻易入手钱学森信札,是因为《钱学森书信》,这套十册巨著重达20公斤,定价2900元,共计收录钱学森书信3000多封。当然全民打折时代可以聊价格,目测最低包邮价是1200元左右吧,这是我当时与某网数位标价最低的卖家逐一讨价还价的结果。不过这事还没完,后来又有《钱学森书信补编》全五册,又收录书信2000封,具体细节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你得先花个2000元才基本可以掌控钱学森书信的真假鉴别,这对于只想购藏一二封钱学森书信的我而言,是多么奢侈的支出啊。

某书友,是钱学森信札的专业玩家,估计是某大学钱学森纪念馆的负责人,握有300余封钱学森书信,自然非吾辈所能比拟。据他介绍,钱老书信一共有一万余封,除部分掌握在其秘书手头外,几乎全部流落坊间。虽然碰见的机缘大大高于其他名家,但造假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需小心甄别。我目前手头只藏有一件钱学森书信,是他请辞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大会名誉委员会副主席的致函,内容简单,但不失厚重。该信收录在《钱学森书信补编》第三卷187页,来源可靠。可能是制版或者留存复印件瑕疵的缘故,书中的版本漏掉第三行最后一个“会”字,所以说还是原件最靠谱。

据《钱学森书信》,《钱学森书信补编》介绍,自1983年涂元季正式接任钱学森秘书以来,所有书信他都留存复印件,除不宜公开发表以及有些只是请人办事和协商工作的短信,便笺外,几乎都已结集出版。《书信》原则上只选用有科学思想和反映科学精神的信札,由于选择标准过于严格,《补编》就在淘汰中再次选择了一遍。另外在2000年后,钱老书信一般是由秘书代笔,草拟打印后再由钱老亲笔签名,这一部分书中不予收录。我这里综合总结了一下,给大家发个福利:“钱学森信札在1983年至2000年间的,除敏感内容的信件外,凡书中没有收录的,都是不宜收藏的“鸡肋”,其中《补遗》收录的书信内容重要性次于《书信》,而2000年后的信札相对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收藏意义了。当然了,1983年前的钱老信札,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更有挑战性和鉴别难度,也更有意思些。

由于钱学森书信的重要性和珍贵性,藏家轻易不会出手,普通人想得其中之一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催生了签名封和签名本的收集热潮。记得2003年11月8日的《集邮报》首版,刊登了一篇堪称奇文的《首日封引出航天情缘,长沙企业家幸会杨利伟》,内有一处涉及钱学森签名封的文字,一处称:1998年11月15日发行的“国防建设,火箭腾飞”首日封,上有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亲笔签名,“三钱”共签一纸,十分罕见,堪称中国火箭邮品签名封之孤品。......据业内人士初步估价,此邮品约值港币300万元。时至今日,重读此文,仍觉热血沸腾。我在北京时,有一藏友经常神神秘秘的在私下出售钱学森签名封,价格低于市价不少,大概在300-500元间,讲的故事是与钱老一个单位,一段时间能求写一二个这样。反正买的人不少,但我从来不买。

关于钱老的故事远不止此,先拉杂谈到这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