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干货 蒙圈了这么久的TCP/IP OSI模型 终于找到能讲清楚的了

 拿破仑小子 2017-10-01

今天,网络可以说像水电一样,让很多人都无法脱离。如何将数以亿计的互联网设备连接在一起,连接、通信、使用。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telnet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就被分布在OSI的七层之中(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不过我之前是死记硬背了好久也没记录,直到遇到下面这张图。

网络干货 蒙圈了这么久的TCP/IP OSI模型 终于找到能讲清楚的了

以发邮件为例来说明:

应用层:针对应用的协议,比如大家写邮件SMTP,收邮件的POP3。

表示层:发邮件除了文字,我们还有音频,视频,图片,这些东西怎么表示层网络能够识别的东西,就是表示层的事。

会话层:发一堆邮件,我们是每封邮件连接断开一次网络,还是一次连接发多封。会话层决定什么时候通话,什么时候断开。到只是决断,没有执行。

传输层:会话层控制了通断后,传输层就要传输邮件了,还要负责监控邮件是不是到达了对方,如果对方邮箱不存在,要进行反馈。但这里的传输还不是实际物理动作。

网络层:互联网上的网路是错综复杂的,邮件以什么样的路由路线过去最快,最合理,这就是网络层干的事。

数据链路层:相互连接的设备间的数据通讯,将数据转成0110的比特流。

物理层:这里就是电路硬件部分了。

网络干货 蒙圈了这么久的TCP/IP OSI模型 终于找到能讲清楚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