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梅瓶赏析

 淡定豆 2017-10-02
四、元代梅瓶赏析
  元代窑场几乎都是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生产,因此元代的梅瓶也大都是承袭宋制,继续烧造,并不断进行改良与完善。
  为了提高产量,元代梅瓶在成型工艺上进行了彻底变革,若干年来,笔者看到的所有元代浮梁瓷局烧制的梅瓶全部都是分段制坯、再粘接成型的;这种工艺相比宋代的拉坯成型而言,技术更为简单,不过,由此也产生了造型特征的变化。如,为了保证坯块粘接牢固,胎壁的厚度增加了,因而整体略觉厚重;另外,宋代工匠拉坯时顺势卷口翻边的技术自此失传了,取而代之的是模具制成的平整厚实的梯形口沿。
  采用模印坯块成型后,元代梅瓶的肩部可以做得比宋代梅瓶更加饱满,如果从很多大梅瓶的斜上方观察,其肩部几乎像一个充气十足的大篮球。另外,模具印坯还催生出梅瓶体态的新形制,那就是八方或称八棱的样式,这种瓶体形态依靠宋代拉坯技术是无法实现的。
  由于元代皇室专设浮梁瓷局为官府烧造瓷器,促成景德镇地区窑场得天独厚,因此,元代梅瓶的冠名淡化了窑场概念,而更多的是按照装饰工艺类别来区分和命名。元代瓷器的主要装饰工艺包括:单色釉、复合釉、釉上彩绘、秞下彩绘等四种主要形式,元代的梅瓶,自然也基本囊括在这些工艺之内;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品类的梅瓶至今无缘得见;下面,仅选几件笔者有缘赏识的元代梅瓶略作介绍。
  1、元青花麒麟牡丹纹梅瓶
  这只元青花梅瓶高47厘米,通体纹饰分为五层。中部主要位置绘画了两只动态的麒麟,一只昂首前奔,一只回首顾盼,麒麟周围,点缀着山石牡丹纹饰。(图19)
  在目前已知面世的元青花梅瓶中,这只梅瓶近半米高的体态,应属于较为高大壮硕的,其珍罕程度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元青花在市场中创造的币值神话仍在扩散延续,导致元青花的赝品铺天盖地;在视力所及比比皆是的假冒仿品中,笔者于无心插柳的偶然间,得缘与此瓶邂逅相遇,则不得不慨叹:也许苍天有时真的会开眼。
  2、元釉里红凤凰仙鹤纹梅瓶
  这只元釉里红凤凰仙鹤纹梅瓶高39厘米,瓶体腰腹部绘画了两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周围是牡丹、菊花等花卉纹饰。肩部对称分布着四个如意云头形开光,每个开光框中绘画一只飞翔的仙鹤穿梭于云朵之中。凤凰穿花的画面与闲云野鹤的意境上下呼应,表现了元人向往自由生活的精神情趣。(图20)
  釉里红的烧制比元青花的难度还要大,因此,遗存至今的元代釉里红制品较元青花更为稀少。目前已知在日本的大和文华馆中,收藏着一只同样纹饰的釉里红梅瓶,高度同样是39厘米,依据照片比对分析,二者可能是在同一窑场、同时期生产的。
  3、元青花釉里红八棱开光花卉纹梅瓶
  这只元青花釉里红八棱梅瓶高45厘米,瓶体上部每一个平面绘制一个开光,每个开光中各画两朵同类的花卉,品种包括牡丹、菊花、莲花等。(图21)
  此瓶有别于其它元青花的独特之处是,釉色微黄,釉面酥润,类似于宋哥窑器物的特点,通体布满细密的开片。
  另外,秞下青花发色深沉,呈现出坊间传说的“黑青花”色泽;并且在青花纹饰中,形成了密密麻麻的鱼籽状斑点。
  从此瓶的胎质、釉面、青花发色等表象特征分析,似乎应是景德镇地区以外的窑场烧制的,但具体窑址何在,目前尚难以定论。
  4、元蓝釉堆白刻云龙纹梅瓶
  这只元蓝釉梅瓶高36厘米,瓶体上采用先堆塑、再剔刻的工艺,雕造出一条奔腾劲舞的蛟龙,龙体及云朵施白釉,其它部分施蓝釉,蓝白相映,格外醒目。(图22)
  目前已知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以及我国扬州和北京颐和园的博物馆中各藏有一只此类元代蓝釉白龙梅瓶,几只梅瓶的外在表现大同小异,各有特色。若有一天能聚拢在一起同台亮相,定会构成一幅惊艳群芳的元瓷“四美图”。
  5、元红釉剔刻云龙纹梅瓶
  这只元红釉龙纹梅瓶高32.7厘米,瓶体纹饰的雕刻工艺更为繁复,所有图形都是采用阳刻的技法,剔除一层多余的胎表后完成的。之后,无纹饰处施红釉,有纹饰处涂影青釉,烧成后即呈现出红底白龙的装饰效果。(图23)
  元代烧制的红釉器物比蓝釉还要稀少,而此种装饰风格的梅瓶,目前已知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其他公私收藏机构均未见披露。
  6、元红绿彩人物纹梅瓶
  这只元红绿彩人物纹梅瓶高37厘米,瓶身以釉上彩绘的形式描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年轻的书生摇着芭蕉扇,另一面是位官员模样的长者在凝神沉思,因可供考证参照的资料非常稀少,至今无法给此瓶的人物故事做出准确定义。(图24)
  元代釉上红绿彩器物是在高温烧成的施釉素胎上,以红、绿色料绘画图案,之后,再送入窑中进行低温烘烤,采用的是二次烧成工艺。由于国内所见的元代红绿彩实物极为稀罕,因此,几乎鲜为人知。而像这件使用“灰青釉”的红绿彩瓷器就更为珍罕,到目前为止,本人仅见过此只梅瓶和一只龙凤纹葫芦瓶,呈此表象。给人印象最强烈的就是器物的胎体很灰,釉面布满开片,釉表色泽和颜料色泽都不甚明亮。
  虽然元代绘画人物图案的红绿彩瓷器从未在任何官方博物馆、任何专业展览,以及任何纸质媒介、或影视传媒中出现过,但在中国浩瀚广博的民间收藏中,偶尔还是可以见到一些确凿为元代烧制的红绿彩人物纹器物;本人有缘、有幸捧赏到其中数件梅瓶,特在此略作介绍,以示感怀。
  7、元红绿彩八仙人物纹梅瓶
  这对红绿彩八仙人物梅瓶一只高44厘米,一只高44.5厘米,瓶底面以红彩书写“至正年制”楷书款识。瓶体构图分为六层,人物形象质朴,生动,虽然有的人物形体比例略觉失准,但人物神态却是各具特色,生动丰富,较为传神地显露出道教仙人超然洒脱的形象特点。(图25)
  这两只梅瓶显然是为配对陈设而特意绘制的,相互呼应之处表现在:大部分人物的衣服颜色是比衬交错的,若一只梅瓶的人物衣服为红色,另一只梅瓶上相同人物对应的衣服就是绿色。不过,也有个别相同人物衣服的颜色是相同,这种现象也许是画工有意为之,或无意的疏忽吧。
  如此精美硕大的元代彩绘梅瓶,共同穿越近七百年时空后,还能完整无损地相依相伴在一起,可谓是硕果仅存的奇迹。
  8、元秞下红绿彩龙凤纹梅瓶
  这只元釉下红绿彩龙凤纹梅瓶高23.5厘米。瓶身描画了四层纹饰,主题画面为一龙、一凤在云空中相互追逐腾舞。(图26)
  此瓶造型秀丽俊雅,瓶体自下腹部向内收敛,之后再微向外撇,形成一种束腰的造型特点;这种富于曲线变化的外形样式在元代以壮硕为主流形象的梅瓶造型中,是很少见的。
  由于瓶体的胎色较为灰淡,为了增加白度,窑工在器身上刷抹了一层化妆土。从瓶底部向上第二条弦纹边线的位置可以看到明显的胎色分界痕迹:在界线以上涂了化妆土,釉色相对较白一些;下面没有刷化妆土的部位,釉色显得很灰。
  元代釉下彩绘的器物在国内外至今不见任何提及介绍,其原因无非是罕有人知;而笔者披露此件梅瓶,也只是想为同好者提供一点感性认知的参考。
  9、元晚期釉里红松竹梅纹梅瓶
  这只元晚期釉里红梅瓶高23.5厘米。瓶身描画两组松竹梅纹饰,由于受火温度过高,釉下的红彩有多处烧飞现象。(图27)
  判断此只梅瓶为元晚期的依据,是瓶体造型已由元初的高大壮硕向粗矮敦实的形制过渡,这种造型风格的转变也许与梅瓶使用功能的渐变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此只梅瓶肩部浑圆壮硕、口部呈梯形样式,明显带有元瓷特点;但其矮壮敦实的外形也带有洪武梅瓶的造型风格,因此笔者认为应属于元末明初之器。由于这类处于转折期的器物更具物证价值,因此也略作介绍。
  10、元晚期青花童子牧牛图梅瓶
  这只元晚期青花梅瓶高22厘米,主题纹饰为一个梳着抓髻的孩童坐在大水牛背上牵引着缰绳。画面质朴自然,充满浓郁的乡野情趣。(图28)
  选择此瓶作展示的原因,是由于此瓶虽为元晚期民窑瓷器,但使用的青花原料却呈现典型的进口钴料的发色特征。在多年追寻元青花的日子里,曾看过较多的元代民窑制品,其中大多使用的都是国产原料,青花呈色略显灰暗。
  通过对已知物象的分析和对一般社会处事原则的推理,我们可以想见,大元帝国从西亚地区获取的珍贵钴料,当然首先要满足帝国所辖的官府窑场使用。因此,在元代早期,由于进口钴料供应充足,浮梁磁局直接为蒙元宫廷烧制瓷器的官府窑场在生产中显然是不计成本的,所以早期的元青花瓷器大多使用单一的进口钴料绘画图案,其青花发色大多深沉浓艳,整体有很强的晕散、凝结现象,色料凝聚处有蓝黑、蓝褐色块状锈斑痕迹,既沉入胎骨中,形成局部下陷;又沁出釉面,显现出大面积的铁褐色、流动状的斑痕……
  而此件明显为民窑制品的元青花也呈现出苏麻离青的表象特征,则足以使我们对元代进口钴料的使用状况浮想联翩……
  11、元吉州窑酱釉划牡丹花梅瓶
  元代除了景德镇地区以外,其它一些窑场也在延续生产,只是名气与品质均略逊于前朝。这只吉州窑梅瓶应为南宋晚期到元代早期的产品,瓶身变得短矮,不如北宋时期修长秀美,总体上给人以浑圆的感觉。(图29)
  此瓶的刻花工艺尚带有宋代定窑的风格,刀法细腻流畅,叶脉曲转自然,造型优美,花瓣的篦划工具与定窑的工具完全一致,呈现出细密并列的排线纹样,而这种篦划工艺在定窑器物中是最常见的。由此推断,此瓶很可能出自南下的定窑工匠之手。
  12、元龙泉窑青釉划莲花梅瓶
  这只元龙泉窑梅瓶高28厘米,瓶体以简练的刀法刻划了两朵缠枝莲花和排列有序的莲瓣纹装饰。(图30)
  此瓶最显著的特点是胎体厚重,瓶口短直、无沿,这是元代龙泉窑梅瓶的普遍特征,原因是龙泉窑所用胎土的延展性略差,因此,胎体大多较为浑厚,器型也以刀具修饰为主,很少做手工弯折处理。不过,此件器物虽然形制略觉简单,作为一件元代遗存下来的梅瓶制品,依然是较为珍罕难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