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火爆全国成功掀起一阵文化盛宴。 名|词|解|释 中国诗词大会 2016年央视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一季,虽然仅仅录制了20多天,但却筹备了近3年。 结果像引燃了一颗诗词复兴的炸弹,连连话题,一档主题传统、没明星、没八卦的综艺节目,竟成了开年的综艺黑马。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乘胜追击,引发了更大的关注度和热议,一度成为“现象级”节目。 从《诗经》一直到毛泽东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经典名篇和名句,让人目不暇接。 尤其是“飞花令”对抗环节,极为精彩。 在每场比赛中设置诗词中的高频字“花”、“云”、“春”、“月”、“夜”等为关键字,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考察诗词储备能力、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 冠军武亦姝,那个只有16岁的女孩,你一定记得。满腹经纶,谈定从容,恰是古代才女应有的样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场上所有选手,把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 武亦姝在“飞花令”环节的沉稳淡定 海德尔说“人的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对呀,如果没有诗词,该是多么无趣。 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本来就是诗意。 好像是天生自带的,对诗词的亲近和敏感,在平平仄仄的韵律声调中,尽情的享受、徜徉,乐在其中。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 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 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 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 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回到哪里? 身处何方? 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 不要忘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共同体会到的 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那种振奋, 那是你们所绽放出来的光芒, 那也是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结尾时的总结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合影 如何成为台上那些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诗词达人? 其实并不难。 《中国诗词大会》在广大观众的要求下,结合节目内容和选手经验,精心编制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书籍。 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沉侵其中,不久,你也能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 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此次更收录了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四位评审为书籍精心写的推荐语,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节目主持人董卿亦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书写文章…… 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现象级!如此现象级的电视节目幕后定也精彩之至! 顾明远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说: “诗词是人的心声,是时代的心声,更是民族的心声,可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诗歌,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中国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心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诗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论是征战沙场,还是抒发乡愁,都用上了爱国主义——爱国家,爱家乡,爱故乡——的情怀。中国的诗词能够激发起爱国热情,使读者会热爱我们走过的大好河山,会欣赏古人高雅的风范,会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讲特别重要。” 这样一本书,值得每一个热爱诗词,热爱生活、热爱古典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拥有! 翻页之间,享受诗意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是国人意料之外的必然,有人比喻为“黑马”,有人认为是“清流”。在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感的共鸣和敬畏。《中国诗词大会》打通了文化传播的另外一种路径,让今天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上的聚点。 —— 主持人 董卿 自觉不自觉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提高了。看惯了美女、帅哥的真人秀,听厌了“哇塞”等流行语,人们突然发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 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今天丢失的某些美。 ——评委 王立群 《中国诗词大会》最大的贡献是:在春节,这个最重要最幸福的时刻,全家人,全村人,全县人,全国人,因为中国诗词,围坐一起,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惬意、美意、诗意,成就生长、生活、生命。 ——评委 康震 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 ——评委 郦波 诗词大会火了,但它不是一场倏忽而至,倏忽而去的烈火,而是一泓涵养着无限春意的春水。诗词不仅属于风雅,更属于生活,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评委 蒙曼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联袂倾情推荐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编著 定价:69.6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 美尚 · 臻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全两册)》 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官方授权 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 倾力推荐 |
|
来自: 清风明月tbm5q1 >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