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美的古诗词,却不知作者是谁!

 墨菊香 2017-10-02

佚名,亦称无名氏,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弹歌》

先秦:佚名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

《青阳渡》

魏晋:佚名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青青的荷叶盖住了盈盈绿水,芙蓉穿上了红衣服。水下有连成线的藕,上面有大头莲子。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南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华山畿啊,华山畿,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华山畿》是南朝时流行在长江下游的汉族民歌。相传当时有个女子,在哀悼为她殉情而死的恋人时,唱了一首歌。歌的开头一句便是这句惊风雨、泣鬼神的“华山畿”,后来用它作为歌调的名称。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宋代:佚名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成旬:一作“经旬”,即连续下雨十来天。如果只是“风雨成旬”,那么那些痴情的惜花者也许会想:总该有一刻的天晴吧,只要乘这个机会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枉度此春!“今朝报道天晴也”就忽如绝路逢生,然而紧接着又一个转折:“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是作者的怨怼语,也是痴想。这种痴,正说明了他的情深。

《杂曲歌辞。墙头花》

唐代:佚名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

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

宋代:佚名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

恨别离时太容易。

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

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似当日欢娱何日遂。愿早早相逢重设誓。

美景良辰莫轻拌,

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

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画堂深”三句补充说明了相思痛苦的缘由:却只见画虚深远,门户重重,鱼雁难传,相见无时,即使相思句写万言,相思泪湿香笺也无剂无事,一片绝望之情。这首词是流传于北宋年间的一首无名氏作的词,宋徽宗政和七年,流传于邻邦高丽,后失传,幸而在朝鲜《高丽史·乐志》中保存下来。幸运的是韩国人没有说这是韩国人所作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