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

 凡事关心共享 2017-10-02
团风网 03-21 19:31

《团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方案简介

近年来,团风县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黄团浠一体化战略等宏观背景的变化,上位规划《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2年)对团风县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团风县经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总规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团风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7月启动《团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并经过一系列程序,形成本次规划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 规划期限

情侣间的小套路,还不知道?
广告
图片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规划基期年为2014年,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 规划范围

县域范围:团风县所辖83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地域,共辖8个镇、2个乡,共有12个居委会、288个村委会。

规划区范围:团风镇域及董垱村、火车岭村等村庄地区,即北至大广高速、团风镇界,东至回龙山镇界,南至长江,西至武汉市新洲区,面积为13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北至4号二级港、南到南园五路、东抵大广高速,西以举水河、长江为界,面积为60.0平方公里。

三、 发展目标

围绕“依港兴城、富民强县”的方针,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响“中部钢构之都”的品牌,将团风建设成临港经济建设示范区、武黄同城化协作区、黄团浠一体化引领区和大别山发展重要桥头堡。

经济目标:发展临港产业,壮大富民产业,建成鄂东经济强县;

社会目标:推进城乡一体,促进服务均等,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空间目标:城镇用地集约,村庄布局合理,创建滨江休闲新城;

生态目标:城镇滨江拥湖,乡村青山绿水,构建绿色生态团风。

四、 城乡人口规模

划到2020年,县域总人口42万人,城镇化率为55%,城镇人口23万人,乡村人口19万人;

规划到2030年,县域总人口50万人,城镇化率为70%,城镇人口35万人,乡村人口15万人。

五、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两区”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核:团风中心城区;

两轴:中心城区连接318国道向罗田延伸的的城镇联动轴;沿大广高速公路向黄州延伸的城镇联动轴;

两区:县域南部城镇密集发展区,县域北部生态协调发展区。

城乡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1 3 6 40 140”的城镇村等级结构。

1:团风中心城区;

3:重点镇,包括淋山河、总路咀和但店镇;

6:一般镇,包括方高坪、马曹庙、上巴河、回龙山、贾庙和杜皮6个乡镇;

40:中心村,40个;

140:一般村,140个。

六、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结合武汉城市圈交通、黄冈市交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网络,重点改造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加强县域出口公路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全面提高现有公路通车能力。

形成“一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其中“一横”为武英高速公路;“两纵”为大广高速公路和黄鄂高速公路。

规划形成“三横五纵”一级公路网。“三横”:S241省道、G318国道、团风至鄂州公路 S207省道;“五纵”: G106国道、江北一级公路、江北公路第二通道、阳逻至黄州快速通道、G347国道(S308省道升级)。

七、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城乡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标准

中心城区综合用水指标500升/人?日,镇区350升/人?日,农村150升/人?日。

(2)水源规划

规划团风县中心城区以长江为主要水源;淋山河镇以金盆水库和举水河为主要水源;但店镇以五桂河为主要水源;总路咀镇以牛车河水库为主要水源;回龙山镇以回龙山一库为主要水源;上巴河镇以巴河为主要水源;马曹庙镇以刘家冲水库为主要水源;方高坪镇以付家河二库为主要水源;贾庙乡以黑冲水库为主要水源;杜皮乡以何家冲水库为主要水源。

2、城乡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规划

规划老城区及老镇区近期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排水体制,并逐步实施分流制改造,城镇新建区严格执行采用雨污分流制。

(2) 污水量预测

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率按100%计算,乡镇镇区的污水处理率按90%计算,农村按70%计算。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确定团风县污水排放系数取0.8。

(3)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相对集中为主”的原则。规划对团风县中心城区污水厂予以扩建,每乡镇镇区设污水厂一座,共计10座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在无就近纳管条件的农村地区可建设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因地制宜设置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站。至规划末期所有城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3、城乡电力工程规划

(1)用电量预测

团风县近期总用电量约6.11亿千瓦时,远期总用电量约11.79亿千瓦时。

团风县近期最大负荷约15.2万千瓦,远期最大负荷约26.2万千瓦。

(2)电源规划

1)新建铁铺220千伏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80MVA。

2)至2030年,共新建5座110千伏变电站,即罗家沟110千伏变、官塘角110千伏变、谢河110千伏变、杨泗110千伏变、罗霍洲110千伏变,共保有9座110千伏变电站。

3)新建35千伏大崎变电站,扩建35千伏贾庙变电站、35千伏上巴河变电站、35千伏马庙变电站、35千伏杜皮变电站、35千伏但店变电站。

(3)高压走廊

高压线路尽量在中心城区外围架设,进入中心城区的高压线路一般沿城市道路绿化带架设,高压走廊按照500千伏走廊宽度70米,220千伏走廊宽度40米,110千伏走廊宽度25米,35千伏走廊宽度20米控制。

4、城乡电信工程规划

(1)规划将团风县电信局交换机总容量扩大至8万门。

(2)中心城区采用光纤为主要通信载体,原则上全部地埋敷设。城区至各乡镇的中继光缆线路可以采用架空方式敷设。

(3)全县需新建3处邮政所和一处邮政转运中心。

(4)完善延长有线电视网络,在各乡镇建立有线电视服务中心,在建成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

5、城乡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垃圾量预测

人均垃圾量按1.0公斤/人?日,中心城区垃圾收集率按100%,镇区按90%,农村按70%,远期县域垃圾产量约450吨/日。

(2)垃圾收运模式

团风县域垃圾产生量不高,规划团风县生活垃圾将在黄冈市“大集中”背景下,通过与黄冈市垃圾处理设施统筹共享共建,形成团风县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及设施分布格局,团风县重点构建规范化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推广城乡统筹的环卫服务体系,采用“户分类、组收集、村集中、县转运/直运、市处理”垃圾收运模式。在道路清扫保洁、垃圾转运及处理等环节,引入市场化,逐步实现环卫部门管干分离。

(3)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团风县域垃圾集中转运至黄州区属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逐步向分类收集发展,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减少填埋垃圾量,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物填埋处理,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处理。工业垃圾、医疗废物等特殊垃圾应由专门的危废处理设施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之中,提倡与黄冈市垃圾处理设施统筹共享共建。

6、城乡燃气工程规划

县域城镇区形成以管道天然气为主,液化气为辅的燃料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制气。

以黄州门站为团风县域主要气源,黄州门站至团风门站采用次高压管道,沿团风城区主干道路布置中压燃气管网形成环网。管道燃气未达前,乡镇可自建LNG气源站作为过渡,近期淋山河、方高坪从城区接管道燃气,规划远期建设一条高压管线由省天然气公司黄冈门站到团风县高中压调压站(选址回龙山镇西南),供县域回龙山、马曹庙、上巴河、总路咀、但店、杜皮及贾庙等乡镇。

八、 城市性质

武汉新港及黄冈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东滨江生态休闲新城。

九、 城市规模

2020年团风县中心城区人口为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6.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

2030年团风县中心城区人口为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7.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8平方米/人。

十、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分析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确定为:向东、向南发展为主、向北发展为辅。

十一、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形成 “两轴、两心、六片区”。

1、两轴

两轴分别是指沿团方公路的城市生活拓展轴和沿长河的城市生态景观轴。

2、两心

“两心”由1个城市综合中心、1个城东休闲服务中心组成。

城市综合中心是指以现状行政中心区为依托,构建城市综合职能服务中心,包含行政、商业服务业、文化和教育等主要功能。城东休闲服务中心是指依托杨汊湖和长河生态资源,在长河盘石桥附近新建以文化、娱乐、商业设施为主的休闲中心,形成中心城区东部未来新的城市中心。

3、六片区

六片区分别为老城综合片区、金锣港工业片区、杨汊湖旅游休闲片区、城东综合片区、城南工业片区和罗霍洲港口休闲片区。

十二、 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强化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文教、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中心突出、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2、规划策略

(1)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项目,通过新、旧城市中心有机结合,形成结构完整、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使城市公共设施既满足城市大型公共活动及各类高端服务要求,又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需要。

(2)建立层级和空间分布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疏解单一公共中心的压力。

(3)充分保证公益性公共设施的用地要求,对公益性、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予以优先安排,在规划中提供用地保障。

(4)注意公共设施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不同类型公共设施之间的联动效应。注意公益性公共设施与经营性公共设施及城市土地经营的相互关系,提高城市公共投资的带动效果。

3、公共服务中心

规划形成1个城市综合中心、1个休闲服务中心和5个居住区级公共中心。

(1)城市综合中心

规划在得胜大道、团风大道、人民路、江北公路交汇区域,围绕县政府、现状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集聚区,重点打造城市综合中心。

(2)城东休闲服务中心

规划围绕长河以东盘石桥附近打造休闲服务中心,以大型文化体育、娱乐康体、商业等设施为主。

(3)居住区级公共中心

规划5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团风大道与新河路交汇处、江北公路与港滨路交汇处、江北公路与和谐路交汇处、团风大道与临江一路交汇处、临江二路与老长河交汇处。该4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以文化、体育、医疗等服务为主,为周边地区服务。

十三、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保护和利用团风中心城区丰富的滨水资源,加强对长江、杨汊湖、新老长河等自然水系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大幅提高中心城区绿化标准、指标和质量,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2、建设标准

立足于将团风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县城的总体目标,本着“立足现状、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兼顾发展”的原则,规划应符合国家级园林县城的申报标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以及至少有1座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要求。

3、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五轴、多点”的绿化结构。

一核:杨汊湖生态绿核。围绕杨汊湖优质生态资源,打造中心城区绿色生态绿核。

两带:滨江生态绿化带。以长江岸线为基底,围绕中心城区滨江带状区域打造大型城市滨水公园,形成中心城区标志性的城市公园名片。长河生态绿化带。以新、老长河为基底,将沿河带状区域打造为城市带状滨水公园,展示中心城区滨河景观风貌。

六轴:主要绿化轴线。规划将二级港、得胜大道、和谐路、港滨路、临江二路和江北公路作为中心城区的六条主要绿化带。通过主要绿化带建设,形成连江通湖的视线廊道,展示团风滨江临湖的自然景观。

多点:规划多个公园、街旁绿地。规划围绕滨水绿地、街旁绿地等形成中心城区多个公园、街旁绿地,覆盖全城。

十四、 中心城区景观规划

1、规划目标

完善团风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城市景观意象,发掘人文景观资源,延续城市传统的景观特色,协调园林绿地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将团风建设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滨水园林城市。

2、景观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两带、三轴、五区、多点”的景观规划结构。

(1)“两带”

指沿长江、新老长河形成的两条滨水景观带,是展现团风滨水空间特色的主要景观窗口。规划通过长江、新老长河修筑滨水景观道路,改善滨水区景观环境质量,创造滨水城市轮廓线景观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绿化景观。

(2)“三轴”

规划形成得胜大道(迎宾大道)、江北公路和临江二路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

(3)“五区”

规划形成现代居住风貌区、新型工业风貌区、城市核心景观区、旅游服务风貌区、港口综合风貌区5大特色景观风貌区。

(4)多点

在团风主要门户、道路交叉口、桥头、重要公建设施、城市滨水空间等地段,规划15处重要景观节点。

十五、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规划

迎宾大道为大广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线,在中心城区对其原有线形局部调整,调整为直接与高速公路出入口对接,使出入高速公路交通更顺畅。规划团方公路与和谐路对接,适当分流中心城区对外交通,团方公路等级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规划阳逻至黄州快速通道从罗霍洲通过,等级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引导江北一级公路的过境交通从阳逻至黄州快速通道通过,减少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交通的干扰。

规划建设江北公路第二通道(中心城区外环路),布置在大广高速公路以西,进一步强化团风与武汉市、黄冈市的交通联系,同时引导过境交通从中心城区外围通过。

规划团风至鄂州公路从中心城区南部跨江通过,等级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加强与鄂州的交通联系。

从金锣港大道往东北方向规划一条接106国道的一级公路,与团方公路、团风至鄂州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往东北方向跨大广高速公路的三条主通道;从33号路(江北路)往北规划一条至淋山河镇的二级公路,加强与淋山河镇的交通联系。

(2)水运规划

团风罗霍洲港口建设已纳入武汉新港建设总体规划,已列为武汉新港首批启动的22个作业区之一。港口作业区将建设26个5000吨级泊位的散装杂货码头,形成年吞吐能力千万吨以上的现代化港口。

团风罗霍洲港口的疏港交通主要依靠在建的罗霍洲大桥,疏港交通线路为跨江接临江二路,与江北一级公路相接,再往东接江北公路第二通道,与大广高速公路衔接,疏导港区的货运交通。

结合团风至鄂州公路配套建设罗霍洲二桥,作为港区的第二条疏港水铁联运过江通道。

(3)铁路规划

规划江北铁路从西侧跨举水河进入中心城区,沿二级港北侧和长河西北侧通过,在中心城区东侧设团风东站。规划要求江北铁路以高架桥形式通过中心城区。

2、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路网采用方格网形式。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七横五纵”的主干路路网系统,其中“七横”由金锣港大道、江宁路、张湾路、湖滨路、得胜大道 迎宾大道、和谐路和临江二路组成,“五纵”由团风大道、33号路(江北路)、长河北路、园区中路和外环路组成。

中心城区形成以得胜大道 迎宾大道为横轴,33号路(江北路)为纵轴,以金锣港大道、外环路、临江二路和团风大道为环路的主骨架路网。

规划理顺老城区路网系统,路网以拓宽、改造、打通断头路为主,减少大拆大迁,同时控制干路骨架。本着“近期控制、分期实施”的原则,形成较为完善的老城区道路系统。

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主干路红线宽40─60米,次干路红线宽24─40米,支路红线宽12─20米。

十六、 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水量预测

中心城区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取500升/人?日,预测城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2.5万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取1.3。

(2)水源选择

团风县中心城区紧靠长江,长江团风段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Ⅱ类水体标准,规划中心城区给水水源仍采用长江,取水口设置在罗霍洲长江主河道处。

(3)水源保护

规划对水源地设立一级和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江水源按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范围内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向上延伸2000米至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向下延伸2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4)水厂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扩建现状县自来水厂及大禹水厂,以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县自来水厂扩建到6.5万吨/日,大禹水厂扩建到6万吨/日。

2、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团风县老城区近期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排水体制,并逐步实施分流制改造,新建区一律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处理

规划扩建现状团风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南工业园江北路10号,远期规模按8.0万立方米/日,用地按照8.0公顷控制。

(3)污水排放

规划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中一级A标准要求对污水处理厂工艺进行提标改造。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4)污水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经处理后符合标准的污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景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等。未被利用的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废水受纳体,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3、电力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2030年,团风中心城区最大负荷约为18.5万千瓦。

(2)电源规划

新建铁铺220千伏变电站,终期主变容量3×180MVA。

新建110千伏罗家沟,近期主变容量1×50MVA,远期扩大至3×50MVA,占地面积1.2公顷,110千伏出线3回。新建110千伏罗霍洲变电站,主变容量1×40MVA,占地面积0.6公顷,110千伏出线2回。

35千伏城南变远期退出运行。

部分高压走廊对用地分割严重,应予以改造。

3、主要线路调整与规划

新建乌龙变——铁铺220千伏变、罗家沟变——乌龙变、罗家沟变——禹王变、罗家沟变——铁铺变的110千伏电力线路。

新建盘石桥110千伏变——铁铺220千伏变的110千伏线路共2回,开断原乌龙变——新州变的110千伏线路,π接进入盘石桥110千伏变。

乌龙变——禹王变的1回110千伏线路,阳逻电厂——路口220千伏变的1回220千伏线路需根据规划路网进行局部调整。乌龙变——回龙变的1回110千伏线路在远期退出运行。

4、电信工程规划

(1)通信容量

团风城区传统窄带电话用户数量约4.5万户,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为22.5万户,宽带用户规模为5.7万户。

(2)通信设施规划

规划将团风县电信局交换机总容量扩大至8万门。中心城区采用光纤为主要通信载体,在适当位置设置光缆交接箱,再通过光分支器将光纤分至各建筑内。

(3)弱电综合管线规划

主要沿城市道路西、北侧人行道铺设光纤主干管线,采用地埋铺设。弱电管线主干线路应敷设8~15孔管线,次干线路为4~6孔。地下通信管网应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再按有偿使用的原则,提供给众多的通信公司或部门。

十七、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防洪排涝

规划团风县中心城区综合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长江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中心城区防涝标准按20年一遇。

2、抗震规划

中心城区工程建设按基本烈度六度设防。对生命线工程、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设防标准应提高一度。

按照就近疏散的原则,在中心城区合理布置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作为疏散场所,按1.5至2平方米/人控制。新建的住宅区、工厂、学校等单位,应按1.5至2平方米/人标准设置公共绿地和运动场地。规划将利用公园、广场、停车场、操场、体育场和各类绿地等,合理设置中心防灾避难场所、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和紧急防灾避难疏散场所。中心城区人均防灾避难场地将达到8.0平方米/人,避难场地共计208公顷。固定避难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疏散半径为1千米左右。紧急避难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疏散半径为500米左右。

3、消防规划

消防站的布局应满足消防队从接警起5分钟内到达火场的要求,合理布置消防站,每站服务面积在4-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现状已建消防站一座,新建3座普通二级消防站。

消火栓:市政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在60米以上的,在道路两侧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高层建筑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布置室外消火栓。

消防通道:紧密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以规划的主、次干道为主要消防车通道,同时在规划建设中严格控制次一级消防车通道。

4、人防规划

按照国家三类人防城市防护要求,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加快指挥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和医疗救护等工程的建设,构建人防工程、指挥通信警报、人口疏散、保障体系和重要目标防护一体化的人防工程体系。

战时留城人口按中心城区规划人口的50%计算,人员掩蔽工程建筑面积按战时留城人口人均1.2平方米计算。

掩蔽工程:结合小区开发、高层建筑、重点目标及大型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作为人员掩蔽工程,人员就近掩蔽。大型地下设施要兼顾人防需要,规划公共人防地下建设基本满足紧急战备情况下的指挥通信、医疗救护、抢险救援的需要。

医疗救护设施:结合中心城区医疗卫生用地布局急救医院和救护站,负责战时救护医院工作。共设置医疗救护站4处。救护站在满足平时使用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分散布置。

疏散通道: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作为战时疏散通道,与城市的抗震疏散通道相结合,规划疏散通道两侧建筑倒塌后有7-10米的通道。

十八、 中心城区“四线”控制

规划对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实施“四线”控制,即绿线、蓝线、黄线和紫线。

1、城市绿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根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为了保证城市各类公共绿地不被侵占,在各级城市规划中需要划定城市绿线。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绿线控制范围。

中心城区绿线包括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种类型绿地。

根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绿线控制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2、城市蓝线

城市蓝线,是指河流、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界线。

根据《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城市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中心城区蓝线控制范围包括长江、新、老长河、杨汊湖、乌家汊塘、二级港等水系的控制范围。

在城市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

(2)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

(3)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

(4)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

(5)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3、城市黄线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中心城区黄线控制范围指的是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城市供水、排水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城市供电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城市防洪设施、城市抗震防灾设施以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客货运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

在城市黄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

(2)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

(3)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4)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4、城市紫线

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各级城市规划中需要划定城市紫线。

中心城区紫线控制范围包括团风大庙、黄冈县政府旧址、盘石桥遗址等保护范围。对于部分暂时没有列入文物清单,但对团风县城市发展历史有重要标志作用的街区、建筑,应该在专项规划中,经城市人民政府核定后划入紫线控制范围。控制范围应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

(2)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

(3)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4)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5)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

(6)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十九、 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

1、发展规模: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6.5平方公里。

2、发展策略:主要向东、南、北发展,拉伸城市骨架,构建不同功能组团。

3、重点地区:老城综合片区集中完善城区公共服务服务职能,建立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城东综合片区在完善闽台产业园基础上,向东沿临江二路拓展工业用地;杨汊湖旅游休闲片区以东,沿团方公路两侧布置居住、商业和文化娱乐用地,完善旅游休闲片区服务功能;利用江北公路继续建设金锣港工业片区和城南工业片区,拓展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利用罗霍洲大桥建成的契机,初步建成罗霍洲港口用地和农林用地。

二十、 远期空间时序引导(2021~2030年)

1、发展规模:人口为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

2、发展策略:中心城区城市骨架已拉开,各片区和组团功能逐步完善。

3、重点地区:远期中心城区形成五大片区格局的空间格局;老城综合片区经过新建完善,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杨汊湖旅游休闲片区服务功能得到完善与提升;城东综合片区、金锣港工业片区和城南工业片区三大工业片区基本形成;长江生态景观带和长河生态休闲带打造完成,罗霍洲港口休闲片区和江北铁路物流仓储地区基本形成,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团风县城乡规划局)

@本文由团风网-黄冈最有影响力的网站发布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爆料/投稿/广告发布联系QQ/微信564371086

黄冈林氏发源地团风林家山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