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怀感恩之心

 瑞德阁楼 2017-10-02

心态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这话是至理。

人的一生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心态,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这个世界和宇宙而言,一个生命体的生与死,健康还是病态,并无关紧要,亦无足轻重。生命对于全部的生态系统来说,是微乎其微的。然而,每个生命,从其自身来观察,又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个生命体内部,如何保持平衡稳定,决定了这个生命的存在状态。

生命患病或死亡均是由于肌体出现了故障或阻塞,是气血不通的结果。要保证生命的健康存在,首要的是调理其气血,使之维持均衡稳定的状态。换言之,一个生命,只有保持了内外物质交换的均衡,保持了食物、空气、精神等的均衡吞吐,才能确保肌体健康和恒定。

疾病是由于失衡引起的。首先是物质的摄入与排出失衡。中医讲:病从口入。饮食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疾病的产生。有的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有的人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进食;有的人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挑食偏食;有的人想吃就吃,滥饮滥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的人口味重,好吃不健康食品。这些,都必然导致摄入物质的不均衡。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如果八大系统之任一方面存在不平衡状况,出现阻塞、故障,都会导致人体代谢废弃物不能及时、全面排出,而废弃物淤积于体内,则会引起病患。

其次是心理与精神状态的失衡。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一种智能型高级生命体,心理和精神方面如果不能保持平和、均衡状态,也会导致疾患。保持健康的、健全的、和谐的内心状态,才能保证心理和精神的健康。人的心理波动,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也来自人自身存在状态的影响。外部的功名利禄、权力地位、金钱财富、物质享受、情感牵系等都可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各种冲击;而人自身生命体的健康状况———肉体的和精神的状态亦会影响到人的心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外来的和内在的各种刺激与交流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维持一种均衡和谐的态度,那么,他的心理必然是稳定的、健康的。和谐是美,美即和谐,只有保持着和谐状态的事物和生命体才是美的,才是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和生命存在状态的。

人与外部世界是两个独立的世界,两个对立统一的存在。一个人对待外部世界包括对待自然、社会及他人的态度,决定着他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对人苛求,对外部世界索要得太多,物质和精神欲望过于强烈,于是,他便会感受到种种的困扰和不如意。这样的人容易在物质上过度追求享受与满足,贪图享乐者有之,挥霍浪费者有之,骄奢淫逸者有之,好逸恶劳者有之,强人所难者有之。他们对于社会和他人总是觉得是他们欠自己的,而不是自己欠他们的,是世界待他们太过不公,别人对他们不够好。于是,他们就要搜刮索取,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用尽一切伎俩去多要、去获得、去占有、去消费。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健康。

与之相对,另外存在着一种积极的、正向的态度和心理。那就是知足、感恩与惜福。对于生活和所得知行知止,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知足而常乐。对于物质的东西,容易感到满足。对于精神与情感的东西,更多在意给予和付出、奉献。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付出和奉献的同时,在帮助和支援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被他人需要的快乐,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欢欣。这是一种利人的、助人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人生更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因此是一种正价值,正能量,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

我们光着身子来到这世间,原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将来早晚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们还将赤裸裸地离开人世。从泥土中来,复归于泥土,从大地中诞生,重回到大地的怀抱。个体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从孕育到出生,从成长到成熟,从衰败到死亡,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国古人云:百行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贪婪的欲望是万恶之首,贪婪的反义词是慷慨,慷慨就是大方地给予、周济和帮助他人。一予一取,境界立判。人对待外部世界及他人的态度和心理,归结到底,就是你愿意给予还是索取,是帮助还是等待施舍或抢掠。其实,何止是人,民族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亦无不如此。

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他人都欠自己的,世界都欠自己的,必然会滋生懒惰依赖、妒忌、愤怒和傲慢等各种消极心理。而如果他知足,对世界和他人总是满怀善意与友善、感激之情,那么,他就会勤奋刻苦,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一颗谦虚和平和之心,待人宽容慷慨。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