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电去产能仍需多管齐下

 瑞德阁楼 2017-10-02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0克/千瓦时。

为深入理解和落实《意见》,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电力圆桌项目平台第十次活动,即16部委煤电去产能政策落地专家座谈会,专家们表示,“从走出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的需要来看,煤电去产能不仅是‘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更是培育新动能、打造新结构的要求。”

2020年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内

“从国内来看,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始调整能源战略,减煤、控煤和清洁化的利用是煤炭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煤电转型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游梦娜表示。

《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测算,截至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容量已达10.6亿千瓦,同比增长4.6%,离2020年11亿千瓦的控制规模,仅剩0.4亿千瓦的空间。

据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估计,2016年全国已经获得审批合规在建的煤电装机可能有1.7亿-1.8亿千瓦,未合规建设的可能有4000万千瓦,“如果都建成的话,2020年会远超‘十三五’规划的11亿千瓦煤电装机目标。在2015年底的时候,我们就发出过煤电会产能过剩的预警,16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可以说对煤电产能过剩的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华能研究院韩文轩认为,目前社会上对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如果能更早一点达成这样的共识,就更好了。”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从长期来看,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多项政策出台化解风险

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相关部门就已开始调控煤电建设的规模和速度。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对新增煤电规划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将等煤量替代变为等容量替代、合理安排煤电基地规划建设时序等。

据报道,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发布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显示,全国仅湖南、海南两省的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结果为绿色,河南、江西、安徽和湖北四省的风险预警等级为橙色,其余24个省(区、市)的风险预警结果为红色,意味着河南、江西、安徽和湖北四省,到2020年将几乎不会再有新增的煤电项目。

在划分预警区域的同时,国家还取消了2012年及以前纳入规划的未核准煤电项目,相应规模将纳入当地未来电力电量平衡,待2018年后结合电力供需情况再逐步安排。

“随着发电计划放开,煤电补贴逐步取消,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逐步下滑。”袁家海表示。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火电完成投资和新增装机规模双降,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据中电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火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7.4%,其中煤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9.0%;全国基建新增火电装机容量1421万千瓦,同比少投产1290万千瓦。

“煤电的过剩产能去除了,煤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煤的使用减少了,才能最终调整我国能源结构,进而为新能源的利用开拓空间,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袁家海表示。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

为实现“11亿千瓦内”的目标,《意见》还提出了从严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顿违规项目、严控新增产能规模、加快机组改造提升、规范自备电厂管理、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等6项主要任务,为煤电行业防范化解产能过剩风险、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显示,发电计划放开、煤电去补贴与搁浅资产处置等都是我国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需要关注的方面。“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需要从体制机制、政策引导、评价考核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政策的落地实施。”袁家海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周伏秋则认为,由于去产能涉及面广,建立各部门、央企和地方企业以及各省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应完善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与去产能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合理的能够与市场相融的退出机制设计,使国有企业有动力去产能。“建立传统产能的退出机制很重要,使企业主动地、愿意地退,而不是被迫地退。”周伏秋说。

袁家海还表示,还要通过严控新产能、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最大化降低煤电行业调整的冲击,同时通过科学的监管和补偿政策加速煤电行业去产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