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书苦乐

 瑞德阁楼 2017-10-02

对读书人来说,有聚书苦乐、借书苦乐、读书苦乐、写书苦乐,但也有散书苦乐。这个散书,最能体现读书人的天性了。

散书之苦,有舍有得。书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听说有宝玉衔玉而生,没听说哪位公子抱书而来的,挖出的简帛倒证明,死可以带着书走。前阵子所见的,乃是我们哲学所诸葛殷同老先生的散书,就买了其中两本逻辑学的让他们小聚一下。原来也曾聚而不散,甚至把小学买的书,也放到家里。随着几度搬迁,心态变化,开始让书流动起来。北京也有个流动图书馆,大家可以任意取书,亦可送书过去,也曾有取有舍也。北大老中文系的温儒敏先生说我散书太早了,翻过来,我送给别人的书也会被卖。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就有一本我送给某知名人士的书在拍卖,那还是在北戴河别墅处送给他的,还有几本不知何时丢失的书也在被售卖,也是没有办法呀。

我曾说过,赠书要送有用人,千书散尽还复来。尽管没有李太白那般千金散尽之潇洒,但是与友人合作写书的时候,却常把用得到的藏书送人。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君合著之时,我就让他先来我办公室挑书,只要是觉得有用的全部拿走。后来,我还集中起自己历年所搜来的一千多本藏书,赠与李君,他找人开着小卡车来取的。还不时邮寄几箱书给年轻友人,曾有三位年轻学人,到寒舍拜访,也送几袋子书,以奖掖后学也。其实,赠书之时,内心是非常愉悦的,因为书尽其用了,且知道他们都是有心人。

曾想把千本书赠给哲学所图书馆,但所里说没有地方装了。其实,平时最爱的就是到图书馆开架处,去乱翻书,不时就能遇到心仪的对象。先找索引再去寻书,大概就类似于直奔所购商品,却失去了逛街乐趣一般。大概因为兴趣太广,几乎哪个门类都能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东西,所以走走停停,读读记记,不亦乐乎!我在写一本关于西方美学断代史的书时,就得益于这种搜索与搜集。如果没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哲学所研究室李泽厚、朱狄等诸位先生的慧眼,进了那么多分析美学的著作,那么拙著就不会成为如今的样子,或者说会大打折扣。

卖书的时候,则是另一番心情,总有一种忍痛割爱之感,那才是真苦。北京中国书店的各分店老板们,大概都熟悉我。常来家取书的老李跟我说,读书人卖书也是一种悲哀。有一阵子卖书后,去逛各个旧书店,到处都可见我的书,心生不少感喟,有的书觉得还有用,就又以高价买了回来。去年卖过一套20多本的影印古籍大书。那还是10多年前约好潘家园的卖家,到好远的南城边缘村子,装了大麻袋换了几趟长途公交才取回来的。后来这些书静静地躺在办公室多年,落了不少灰尘。我办公室在建国门,窗口可以遥望古观象台,有七八年的光景,每个工作日加周六日的一天都来此看书,并望帝都长安街之云卷云舒。如今,办公室的大部分藏书都卖掉了,剩下还有一些,大概也快了吧。

还是以一首打油诗来收煞吧:人生80已过半,不惑之年始自知;聚散阅撰终不悔,更待人书俱老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