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炳堃木垒河采风轶事

 胡杨老人 2017-10-02

杨炳堃木垒河采风轶事

李玉广

清咸丰二年二月,正是乍暖还寒时节。扑面而来的丝丝春风还带着些许的寒意。山道两旁背阴处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在通往古驿站木垒河的崎岖山路上,一队人马正从东向西缓缓地行进着。从面相上看,他们虽然已是旅途劳顿疲惫不堪,但斯文的仪态,儒雅的谈吐,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几位颇有点来历的墨客文人。他们一边并辔缓行,一面兴致勃勃的面对这横卧在眼前巨蟒似的的天上指指点点高谈阔论。可以看出,这几位不速之客,已经不是第一次从巍峨的天上脚下经过,他们是天山的老朋友,早就和天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缘分是那样的洁净执着几年来在天山脚下纵马驰骋,他们与神奇莫测的巍巍天山不期而遇,经常相见在马头之前。放眼望去,山顶上留下了太古时期难以消融的积雪,常化作人世间永不干涸的流水清泉。春日的清晨,牧人在深深的苜蓿丛中放牧;农人们一年四季在古老的旧屯田里耕作收获。啊!依仗着上天的的恩赐,边疆百姓的生活全靠着雷神天公的帮助,为感念上苍的大恩大德,他们联合起来建起了祠堂供奉上宴席虔诚地祭祀。

此情此景,大大地激发了这些文人骚客的灵感,其中为首的一位,还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即兴吟诵了一首七言诗——《望天山作》。

好与天山结净缘,时时相见马头前。

上留太古难消雪,长作人间不涸泉。

苜蓿春深朝牧马,菑畲岁熟旧屯田,

边疆生计资滕六,合建灵祀几筵。

 同行的几位自然也是这位仁兄的同道诗友,听完之后,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都情不自禁地连声赞曰:这首诗的意境真的是出神入化,实在是绝妙好诗呀!

这首《望天山作》的作者正是嘉庆十八年拔贡,历任河南密县知县、信阳知府、云南迤东道、湖南盐法长宝道、湖南布政使等职杨炳堃,他是浙江归安人。道光二十九年,因随湖南巡抚冯德罄进剿李沅发起义不力而被革职并遣戍新疆。咸丰元年八月由汉口启程,次年四月抵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常在天山峰峦间策马穿行的杨炳堃,与巍峨连绵的天山结下了深厚纯洁的友情,每与天山不期而遇,他对这位有着纯洁友谊的朋友的赞美歌颂之情便会流于笔端溢于言表。在作者的心目中,天山是造福百姓的灵山,是值得让人们顶礼膜拜的。当他举目仰望峰顶上的皑皑白雪时,便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天山上消融的积雪化作长流不息的清泉,滋润着草原,浇灌着农田,为百姓造福,受万民祭祀的感人场景。

杨炳坤对天山固然是情有独钟,他对被誉为丝绸古道富八站之首的木垒河也是赞美有加。

    咸丰二年,他在迁戍新疆途经木垒时,恰逢穆斯林过肉孜节(小年)。来自内陆的杨炳坤,很想借此机会到少数民族家中亲身感受一下这浓郁的民族风情,也算是顺便做一次采风吧。

他与几位同行的好友走出木垒河驿馆,信步徜徉在繁华热闹街市上。他们看到:在这小小的集镇上,千家万户烟囱中飘散着缕缕的炊烟在艳阳高照的屋宇下,在奇妙的乐器伴奏的旋律中,少数民族同胞济济一堂载歌载舞在欢声笑语中欢度着小年肉孜节从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这些安分守己的平民百姓既不羡慕在朝为官也不眼热天上的神仙,能安居在边远贫困的山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比什么都好。等到深秋季节落霜之后,牛羊下山,就可以用来缴纳官家的课税和购买卖粮食的开销,这便是他们唯一的期盼。回首遥望掩映在云雾飘渺中的关山,心中默默地盼着能早日马头朝东遇赦回归的那一天。清晨时节,他们从木垒河边漫步走过,想顺便了解一下边塞老百姓的生活,尝试着到民间去做一次别具一格的采风。

他们信步来到当地一家少数民族老乡家中,好客的主人热情地端上了酥油、奶茶、馓子和大盘的手抓肉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沐浴着这安逸祥和的融融暖意,感受着这独特的边塞民族风情,很有兴味地聆听着主人推心置腹地倾诉,杨炳坤感概万千,禁不住诗兴大发,一首《过木垒河》即脱口而出:

回首云山飘渺中,几时重见马头东。

朝来木垒河边过,欲访边情试采风。

烟火千家接市廛,踏歌声里奏神弦。

缠头家住重阳下,齐绾同心唱小年。

不羡朝簪不羡仙,自安生计住穷边。

秋高霜落牛羊下,好纳官家粜麦钱。

    在这首诗中,杨炳坤以乐观豁达的的心态面对贬谪流放的困境,以采风者的姿态深入民间,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民间疾苦和欢乐,全诗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达观顺变的情怀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杨炳坤,虽然在新疆只待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好与天山结净缘,时时相见马头前”的情怀和“朝来木垒河边过,欲访边情试采风”逸致,却为我们木垒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怀念的诗坛佳话

    咸丰三年十月,杨炳坤赐环东归,后病死归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