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文化日历 | “秦淮灯彩甲天下”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初心阅读室 2017-10-02

2000年,南京夫子庙沿袭千年的传统活动——春节闹花灯,从2月3日开始,至农历正月十八(2月22日)落灯。春节期间有二十万盏各种花灯应市,为节日的夫子庙抹上浓烈的喜庆色彩。

夫子庙灯会,一般指“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列灯赋》云:“何解冻之佳月,直蓂荚之盛开......南油具满,西漆正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的正是正月十五的燃灯活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秦淮灯会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发展高潮,自此之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

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还有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

作为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一项重要活动,长久以来,秦淮灯会已成为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1986年,中断多年的秦淮灯会再度恢复,至今已是第31届。

前20年秦淮灯会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后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2011年,秦淮灯会延展到明城墙上,2013年进入老门东,2016年首次走出中华门,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和晨光1865园区布展。

2017年灯会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夫子庙、白鹭洲公园、江南贡院、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传统片区布展外,随着十里秦淮全线贯通,西五华里与东五华里“联手”联起十里秦淮景观带,同时首次延伸外秦淮河。

本届秦淮灯会时间为1月28日(正月初一)——2月14日(正月十八)。2月15日——3月31日为灯会延展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