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作为数码产品与个人电脑数据交换的桥梁,其权利金与产销利益丰厚,向来是天下必争之地。就好比当年索尼的蓝光DVD和东芝的HD-DVD一样,不同的组织处于自己的利益考量,推出不同的存储标准,而佳能、尼康、索尼这些大腕则各自站队,为次时代的存储卡标准摇旗呐喊。 CF卡CF卡是一种比较老的存储规格,与SD卡等后来者相比,它的体积更大,且存在诸如“针脚外露”等易损设计,是一种正在淘汰的存储标准。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数码产品越做越小、物理规格寸土寸金的大环境下,CF卡仍然算是高速存储方案中成本相对低廉的一种。凭借巨大的读写接口,它可以轻易达到1200X以上的规格,写入速度可达160MB/S,足以吊打UHS-I规格的顶级SD卡。许多全球顶级的摄影师仍然握有数量惊人的CF卡设备。目前支持CF卡的主要是各家的旗舰相机,如尼康的D5、D810, 佳能的1DXm2等等。 CFast卡CF卡虽然依旧颇快,但相机的写入发展得更快。要在4K条件下满足60fps的写入,最顶级的CF卡也撑不过半分钟,更何况尼康还在研制D850这样的超级怪兽。CF发展协会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于是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CF卡的继任者:  CFast卡在名字上就极为平直:更快速的CF卡。它的尺寸和CF卡大致相当,在结构上,是一块Sata 3.0的SSD硬盘,所以速度特征上也与Sata 3.0的固态硬盘如出一辙。当前最快的Cfast卡约合3300X,读写速度超过500MB/s。当前为Cfast卡站队的主要是佳能,产品亦限于1DXm2这样的顶级旗舰。与这些旗舰相机酷似,好的Cfast卡价格也十分惊人。
XQD卡CF卡行将就木,数码行业的大腕索尼自然不愿看到存储规格的话语权被继续握持在以Sandisk为首的CF推广协会手中。于是索尼自立山头,与一众日系厂商推出了同样以高速为卖点的XQD存储卡。  在外形上,XQD卡明显比CF、CFast卡小上一圈。和SD卡尺寸相当的XQD卡同样拥有惊人的速度:目前最快的XQD卡为2933X,能进行不低于400MB/S的持续写入。小体积可以算得上是XQD卡的撒手锏:它可以适配到不可更换镜头的便携数码相机中,这一点CF卡极难做到。目前由于价格昂贵,支持XQD卡的主要是尼康家的旗舰相机,如D5、D500及D850。
SD卡:UHS-II说完了旗舰相机专用存储卡,终于来到大众喜闻乐见的SD卡阶段。然而首先介绍的,还是高端的、应用层面极窄的UHS-II产品。  由于SD卡本身存在90MB的写入极限,SD卡发展协会早已推出了UHS-II的新规格。显而易见的,新规格的背面带有两排金手指,新的写入通道使已呈老迈的SD卡写入速度成倍提升,产品的理论写入极限达到了300MB/s。遗憾的是,由于规格与Cfast、XQD相比不够激进,支持UFS-II SD卡的设备微乎其微。更糟糕的是,在尼康公司公布的与XQD卡的正面碰撞测试中,UFS-II不是小输,而是根本无法望XQD设备之项背,整个测试变成XQD对SD卡的单方面屠杀。考虑到UFS-II本身的价格并不便宜,其市场发展迟缓也就不足为怪了。
SD卡:UHS-I,及老迈的Class10对绝大部分用户来说,老式的Class系列SD卡,才是典型意义上的存储卡。受老迈的产品标准困扰,最好的产品就是UFS-I规格的闪迪的至尊超极速95MB/S了。这一类产品比较昂贵,但用来搭配5DMark3,D750一类摄影界的“扛鼎主流”时,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更老迈的Class系列存储卡,除非是上当受骗,否则不建议购买。对于RAW文件每秒几百兆,甚至D850每秒数GB的数据写入而言,根本就是隔靴搔痒。
就是Class家族最体面的Class 10,也只是刚刚满足1080p@24fps的写入要求而已。而现时代的设备都开始追逐4K@60fps,写入的带宽要求提高了16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