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1 来源: 天山医学院 TSU.TW 习阅:61次
黑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分布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与周围角质形成细胞构成表皮黑素单位,HE染色显示细胞质透明,多巴染色阳性。黑素细胞在表皮内的密度随人种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均1500个/mm2左右,以暴露部位和外阴部较密。电镜下黑素细胞没有张力微丝,有发达的Golgi体,并可见成熟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黑素小体。 皮肤的颜色正常皮肤的颜色是由四种生物色素构成:褐色的黑素、黄色的胡萝卜素、红色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蓝色的还氧血红蛋白。其中胡萝卜素为外源性色素,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分布于表皮和皮下脂肪,其余三种均为内源性色素,由机体自身合成。黑素分布于表皮,血红蛋白位于真皮。黑素是皮肤颜色的主要决定因素。
黑素沉着的调节各种因素可通过作用于黑素细胞本身、酪氨酸酶的活性或黑素小体向角质形成细胞移行三个阶段而影响皮肤色素的状态。 遗传:遗传因素决定种族固有的肤色。当皮肤受阳光照射,或由于促黑素细胞激素(MSH)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增高,可使皮肤颜色加深,这种可变肤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调控。 激素:MSH、ACTH和雌激素等均能调节黑素代谢,影响黑素沉着。 紫外线:紫外线对黑素系统有广泛的影响,能促进MSH分泌、增强MSH受体活性和激活黑素细胞。有研究显示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内皮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IL-2三种基因表达水平均增加。紫外线辐射诱导蛋白酶活性受体-2 (PAR-2)的活性增加,PAR-2活化后角质形成细胞突出膜数量和长度增加,从而引起黑素小体传递过程增强,进而使皮肤色素增加。 年龄:人类一生中,黑素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发育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和毛囊内有活性的黑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在非曝光部位,皮肤内黑素细胞每十年降低8%-10%。年龄与黑素细胞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老年人头发变灰。很多色素性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炎症:炎症对皮肤色素的影响包括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皮肤炎症时所释放出的炎症介质对黑素细胞功能有重要影响,同时在炎症性皮肤病中黑素细胞也能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参与炎症过程。 自由基对黑素细胞的影响:黑素细胞对外源性H2O2和内源性氧自由基损伤非常敏感,可能与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关。 其他因素:
摘自:/pfb/jichu/swhx/99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