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伟天英 2017-10-03

01

我就是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那个人,生硬中略带些尴尬。

六年前的一天,曾经的高中二班照例周末召开同学聚会,班长给我发了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我没有回复。紧接着一个一个电话打来,我没接。

最后,我坚定地发出了一条短信:以后我都不参加聚会了,聚会就不用叫我了。谢谢。

半天内是一个又一个电话响起,十几个短信涌入,我一个也没回复。

因为这已经是我第N次找借口拒绝了,以前我会说我今天开会去不了,今天身体不适去不了,今天孩子病了去不了,今天出差去不了……而现在,我不想继续编理由了,要彻底绝了他们的念想。

这还要从八年前第一次高中同学毕业十五周年聚会说起,那一次我异常兴奋,全程参与策划组织、寻人、主持与后期服务等工作。历时一个月,终于成功举办。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相见分外亲切,大家都感觉比身边的亲戚朋友还要亲密万分。就像找到了一种很深的归属感,曾经的好友对望唏嘘,相拥而泣。我们像亲人一样发誓永远不分离。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从那次之后,由班长发起,几乎每个月,每个节日都会相聚,最后发展到每周末都要聚会。由于我曾经的热情参与和办事效率,必然每次我都是第一个被邀请的座上宾。或者说已经到了没有我不行的地步。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最初的揣度与展示之后,大家都已非常熟悉,谈论话题渐渐缩小为同学之间的家长里短,飞短流长。有一些混的不太好的同学更是热衷于每一次聚会,想看看混得好的同学能不能帮扶一把;会下,两个女同学常常打来电话跟我诉说她们婚姻的不幸、婆媳的不和、亲子和人际的烦恼。

刚开始,我视她们为亲姐妹一般,非常热心、耐心地分析解答她们的每一个烦恼。

日子久了,她们仍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诉说着。我才明白,她们要的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对耐心的耳朵。

于是,我开始借口忙不再接听她们电话了。而他们却似乎并没有察觉。

后来,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02

每一次的聚会和倾听,让我在这些毫无养分的事情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一天,我问自己,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同学,会怎样?我突然发现,并不怎么样啊,我许多年都过得很好,也不赖以这些同学的存在啊!

其实,热衷同学聚会的无非是一群害怕孤独的人,精神依恋的人,意欲在聚会中寻求情感寄托与认同的人。

曾经的我或许也是那样的人。看似热闹的场景却愈发刻画出每个人的孤独。

孤独是什么?孤独这两个字拆开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热热闹闹的大聚会,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小孩、水果、走兽、蚊蝇自然热闹,可这些却被组合为“孤独”。是不是很讽刺?

最深的繁华处却是最深的孤独。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03

不再聚会的我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让我在几年间职场晋升一路绿灯。

不再聚会的我攻读了第二个博士学位,还在工作之余开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苦心研究英语教学法。

不再聚会的我拾起了写诗的爱好,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诗友。

不再聚会的我关注孩子学业成长多了,孩子的每一次优秀成果都让我满足。

不再聚会的我潜心研究佛学,令自己更加心静,贴近生命本源。

不再聚会的我每天晨跑一小时,体重减少了20斤。

后来,也曾有过若干次其他段同学聚会的机会,也都选择不再参加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生命浪费不起。同学之间如果有事沟通,难道不应是一个电话、一个单独相约的事儿吗?一定要一帮人在一起吃吃喝喝消耗上大半天时间吗?

听过一句话,超过八人以上的聚会,就无任何价值了。

极为赞同。人多的时候,你想谈某件具体的事儿?不可能。还是私下单独约吧。

八年过去了,再回过头来看看以前那些同学,听到的消息是他们大多数人仍然一边聚会着一边八卦着彼此,大多数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原状,没有太大进步。

04

当你不再频繁参加各种同学会的时候,你很可能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凡聚会必参加的人,爱热闹还在其次,“不合群”的标签才是他们最介怀的。

《半生缘》里写到,“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在这种巨大的孤独感驱使下,让他们强烈地想寻求一种依靠感。而加入某个群体,似乎可以满足这种依靠感。如果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就等同于他们被这个群体抛弃,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心灵的依托,这是一部分中年男人所不能承受的。

心理学家S.沙赫特认为合群与恐惧有关,合群能降低恐惧,恐惧程度高的人比恐惧程度低的人更倾向于合群。当恐惧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反应,据此来确定或评价自己的反应。

所以当人们面临不熟悉的情况,力求了解这个情况时,导致了合群行为。换句话说,一个人越自信,其恐惧度就较低,那么他对合群的需求就越低。因此有可能表现为不合群。而害怕独处更是由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不安引起的。

有人说不加入群体的人很孤独,其实,孤独的不是缺席聚会的那个人,而是正在狂欢的那群人。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独处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寻另一群孤独时,那才是最孤独的时刻。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曾看过一句话:成功的人身边都没有太多朋友。

比如,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才华不被自己的君王理解和接受,并遭到排挤和迫害;

比如,司马迁遭宫刑,但他能忍受独处和白眼,最终成就《史记》;

比如,现代的鲁迅也是“一个人的斗士”,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出他的伟大;

比如,科学家陈景润、爱迪生;艺术家凡高、拜耳;

哪一个不是擅于独处的高手?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思维方式与普通人的差异性。因为思维上的差异,成功人士已经脱离了一般人的趣味,所以看起来朋友不多。

所以,不要再去纠结和害怕什么成功者的寂寞和不合群了,成功者只是看起来寂寞,精神上却是异常之饱满。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05

或许你会说,我不需要如此成就,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可即便如此,我们普通人若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更多的自我尊严,哪一种不是一样需要独自寂寞地努力?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在不少人的思维里:四个人,三个人热衷下载苍井空,第四个人不感兴趣,就是不合群;四个人,三个人打着游戏,第四个人不玩,就是不合群;四个人,三个人逃课,第四个人不效仿,就是不合群。

人是怕寂寞的,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合群。你以为你的合群,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你以为你从此找到组织不再孤单,可当你工作不顺时,当你频临破产时,当你是个十足的loser时,真正帮助你的人还会是那些曾经觥筹交错的人吗?

这不用辩驳了,大量生活案例足以说服你。

把安全感寄托于外物与他人,还将怎样掌握自己的命运呢?自助者,天助。

阿兰·德波顿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只有一个人静下心来,真真实实地面对自己的心,他才会在黑暗中看得见属于自己的那道曙光。

那个在同学聚会上消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多给自己一些保持独立与享受自我的空间,去充分利用它们,做点更积极的事,即便我们仍然是个普通人,我们却已然获得了一种战胜恐惧与孤独感的能力,这就是成功。

一群人的狂欢带给我们的只是喧嚣过后更加的寂寥罢了。我们是时候该学会适当地脱离群体,独自思考并承担自己的人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