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认吧,你只是在假读书!

 八一方阵 2017-10-03

照着热门书单买回来一大堆新书,可几个月过去了,书上都落上了一层灰,却还没被翻开过一次。

趁着新买回来的热乎劲儿,一鼓作气读完了一本书,等合上书本,脑中一片空白,竟不知书中所云为何物。

而有的书,读过之后,竟会有怅然若失之感,久久都无法让人将情绪抽离出来。多年以后,你仍会想起,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你曾因那本书微湿了眼眶或长叹一声。

这样的情景,每个人都有过吧?

承认吧,你只是在假读书!

1.为何而读?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读书不过就是为了独处时不孤单,在人群中不迷失自我,在偶尔想要写点东西时不用搜肠刮肚。

读书,本就应该是一件平和、宁静又不带功利性的事。

市面上有各种专业和类别的技巧性的书,这些书能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阶段,教会我们许多方法。

而经久不衰的中外名著,是需要读者细细品味,也能真正带给我们气质上的沉淀的。

扪心自问,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学到技巧,学会方法,那读过之后别忘了去实践,千万不要纸上谈兵。

如果是为了打发闲暇,充盈内心,那最好读名著而不是艳俗网文。

如果只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发到社交网站上,假装文艺假装努力,那对不起了,我们不约!

也许会有人说,“我也想读书,可就是静不下心来”。其实,静不下心来才更应该读书,因为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会静下来。

2.如何选书?

明确了读书的目的,接下来,就该去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了。

实体书店、网上书城、kindle及时手机上各类电子书APP,五花八门的渠道,让人更加容易在浩瀚的书海里迷失了方向。

选了几本书,等真正仔细读时,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最想要读的那一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不容易点燃的读书热情瞬间被熄灭。

选书时,要做到“五看一不看”。

一看书名

大部分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内容属于哪一类。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看便知,是历史书;《湘行散记》明显是散文随笔集合成册;《羊脂球》《变形记》,则是小说;《如何实现有效社交》,摆明了就是教人社交的干货;至于《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过高中的80后,大概都不陌生吧?

二看标题。

在书名已经吸引了你的前提下,迅速浏览书中内容便是当务之急了。

实体书店选书自不必说,翻开来看就是。若是在网上选书,大多也都提供了目录,完全可以通过目录中的章节及标题设置,了解主要内容,看是否为自己所需。

三看作者。

明星效应存在于任何领域。

人气作家的签售会现场,常常有粉丝早早排好了长队等候;作家本身,就是一块招牌,每每出书的消息一经传出,就会有书迷翘首以盼。

至于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家,那活脱脱的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啊!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读者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四看书评。

书评可以是任何形式,也可以来源于任何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