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期货演义第21回:何谓商品基本面

 遥远的雷音 2017-10-03

我的期货演义第21回:何谓商品基本面

2017-3-14 期货李小龙

前言:

在第17回中,我构建了基本面交易系统。第20回,我探讨什么是交易。在21回,我要探讨什么是基本面。我将从客观供需、市场理解的供需、故事中的供需三部分来谈。

商品的基本面,就是供需。从交易的视角来看,供需其实分为客观供需和主观供需,主观供需又分为“市场理解的供需”、“我理解的供需”。通常所说的基本面,只是说到了客观供需这一层,但是对于交易来说,主观供需比客观供需重要,“市场理解的供需”比“我理解的供需”重要。把“我理解的供需”合于客观供需,就是一个好的研究员;把“我理解的供需”合于“市场理解的供需”,就是一个好的交易员。

1、客观供需

供应端:成本、生产利润、供应量;

需求端:下游利润、需求量。

我以美豆过去30年的月度数据,展示一下客观供需对价格的影响。

美豆过去三十年的价格轨迹,总结为三条线、三高点。成本决定三条线,供需决定三高点。

(1)成本对价格的定位

(2)供需对价格的影响

A、种植面积

B、单产

07年,预期新作种植面积锐减,推动了一波牛市!

03年和12年,预期新作单产锐减,推动牛市。

(3)供需对跨期价差的影响

美豆最主要的三个合约是旧作7月、新作11月、新作7月。

出现非常明显的三段折线:库存紧张区间(0-7.5%)、库存中性区间(7.5%-15%)、库存宽松区间(15%以上)。库存越低,降库存对价差的影响弹性越大。旧作库存越紧张,7-11走强出大行情的概率越大。

旧作库存紧张,而价差在低位的有2008年、2011年,是新作成本大幅抬升的年份。(上图中三角形区域)

库存和价差拟合程度令人满意,说明库存是影响价差最大的吸引子。价格由成本决定,库存起调整作用;价差由库存决定,成本起调整作用。

(4)供需对种植利润的影响

美豆库存越紧张,农民就能获得越高的种植利润率。

(5)供需季节性对价格的影响

美豆供需的季节性,决定了价格的季节性。

季节性高点出现在6月,季节性低点出现在10月。季节性对价格的影响是月均1-2%。

高点出在6月的原因:天气预期结束、新作种植预期结束。

低点出在10月的原因:新作收割压力。

从7月到11月,逐渐显现新作压力;从11月到7月,逐渐显现持仓成本。所以价格季节性为V型,正常供需年份的盘面价格也是7-11-7呈现V型结构。

(6)供需研究的深化

A、系统论:认知到供需是一个系统,系统有自我维持平衡的机制,只有在平衡打破时才会出现大行情。

B、博弈论:认知到小博弈背后是大博弈。例如:朝韩背后是中美,中东冲突背后是美苏,宗教争地背后是政权争地。

同样地,贸易博弈背后是产业博弈,产业博弈背后是经济博弈。比如说豆粕,表面上是油厂和饲料厂的博弈,背后是美国农民和中国养殖场的博弈,背后是单产增速和肉类消费增速的比较。在单产增速慢,肉类消费增速快的阶段,价格就容易上涨;在单产增速快,肉类消费增速慢的阶段,价格就容易下跌。

2、市场理解的供需

最近看到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一个人的命运,10%是取决于他所遭遇的客观事件,90%是取决于他对客观事件的理解和反应。市场也是这样,客观供需是重要,但是市场对于供需的理解和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交易路线是:交易市场理解的供需,努力做到和市场合一。

那么,怎么看出市场理解的供需呢?

如第一部分所展示的,供需是影响跨期价差、产业利润的决定因素。供需就像人,价差和利润好比人的影子。当人隐藏起来的时候,可以通过看影子来定位。

可以用来定位的影子包括跨期价差、产业利润、现货基差、高低品级差、替代品价差等。这些都是市场语言,在告诉你市场理解的供需。比如2016年的铁矿石,在价格上涨过程中,跨期价差持续走强,高品位对低品位的价差也在走强,就说明市场理解的供需是非常紧张的,港口库存不断累积都不叫事。

有些人可能会说了,既然看市场语言就行了,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基本面?因为你越懂基本面,就越能理解市场语言背后的逻辑。不懂基本面,你只能看到市场的表象,懂了基本面,你才能接近市场的心,才能更好地与市场合一。当我发现市场理解的供需时,可以试仓,当我理解的供需和市场理解的供需合拍时,可以加仓。

3、故事中的供需

由于市场交易的是市场理解的供需,一牵涉到人的主观认知,就有了真假、有了偏差,这些真假和偏差糅合在一起,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拼接成各种故事。按照索罗斯的观点,投资的本质是“故事”。

索罗斯:“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基本面的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市场将以何种故事来吸引观众和参与者。

故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行情的发展也是如此。

案例:2016年3-6月美豆的上涨行情(阿根廷减产的闹剧)

(1)结束:基金净空达到极值,但农民惜售(价格打到农民亏损),两阵对圆,价格几次打到850美分就下不去了。资金就开始退。之前浩浩荡荡的做空行情宣告结束,价格从850到900。

(2)开端:这时恰好巴西雷亚尔一周升值10%,导致巴西大豆的美金价格上升,美豆获得出口优势。价格涨到960美分。

(3)发展:阿根廷大豆收获期遭遇持续大雨,延缓收割。市场上各种传闻,其中嘉吉阿根廷公司传出来说减产800-1000万吨。美豆价格从960涨到1050。

(4)高潮:大豆收获推迟,阿根廷缺少大豆压榨,阿根廷豆粕出口便难以完成,美豆粕借势发飙,美豆盘面压榨利润从70美分扩大到160美分,刺激了美豆压榨需求。偏偏此时巴西大豆又紧张,美豆出口获得支撑。双重叠加之下,美豆上冲到1180。

(5)结局:阿根廷大豆收获,产量其实只降了100万吨。阿根廷大豆压榨同比增加,阿根廷豆粕下跌,导致美豆粕下跌,美豆榨利回落到正常水平,美豆的涨势结束,价格回落。

阿根廷大豆压榨5月同比开始增加,阿根廷豆粕基差5月底开始走弱,6月上旬开始暴跌,但美豆粕价格撑到6月13日才开始跌。

启示:

(1)行情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有驱动因素,有制约因素。

做空做到农民亏损的程度,就受到制约。巴西雷亚尔升值、阿根廷降雨,美豆上涨受到驱动。阿根廷豆粕上市,美豆上涨受到制约。

(2)制约因素相当强大时,行情才会结束。

(3)驱动因素,在驱动时有时真伪难分,但只要在价格上得了势,在没有被证伪时就会持续发酵。

总而言之,价格就像一辆列车,启动之后就有了惯性,顺着做需要的力小,逆着做需要的力大。对于基本面的研究,不可太过较真,而要学会顺应市场,须知古人早有告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期货李小龙

新浪微博名称:期货李小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