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液管型的“庞大家族”

 广州平淡 2017-1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检验科 郭金华

大家好,我们是管型家族!人类定义我们是含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等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是尿沉渣中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成分之一,我们的出现往往提示着人类肾实质性的损害,接下来的文章会把我们家族的形成、种类、形态、临床意义和管型检查的质量保证等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给临床和检验医生提供参考价值。

嘿嘿!人类已经发现我们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条件

形成

原尿中有清蛋白、T-H蛋白

病理情况下,进入肾小管的蛋白增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造成大量蛋白质积聚构成管型的基质

肾小管有浓缩、酸化尿液能力

浓缩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质浓度升高,酸化则促进蛋白质进一步变性凝聚

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

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各成分聚集

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有利于管型形成与排泄,处于休息状态肾单位的尿液淤积,有足够时间形成管型,当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管型可随尿排出

01

我叫小透儿(透明管型),是家族里其它管型的基本骨架,由肾小管分泌的T-H糖蛋白和少量清蛋白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而凝聚、沉淀形成的圆柱体状物质。我们无色透明、表明光滑,有时也可能有少许颗粒或少量细胞黏附在管壁外或包含其中。

健康人见到我可别害怕,我很淘气,我会钻到健康人的清晨浓缩尿中,但是数量很少很少……还有健康人剧烈运动、高热、全身麻醉时也可以见到我,此时的我临床意义并不大哦!

但是如果我大量出现在尿液中,或是我和家族中其他管型碰在一起,人类可要警惕了,此时多见于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盂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淤血及恶性高血压等。


02

嗨!我们是大粒儿(粗颗粒管型A↑)和小粒儿(细颗粒管型B↓),对喽!我们统称为颗粒管型!当透明管型里颗粒超过其体积1/3时,就变成了在下。我们的颗粒多来源于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在不染色的尿液中我们常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体积比小透儿通常要短而粗。

我们的出现人类决不能掉以轻心了!尿液中出现大粒儿、小粒儿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某些原因(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等。非肾病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发热或脱水时尿中偶尔也可出现小粒儿,但量很少,且都是一过性的。


03

看看我们身体里有什么?没错,我们是细胞管型!含有红细胞的叫小红(红细胞管型),含有白细胞的叫小白(白细胞管型),含有上皮细胞的叫小皮(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我们是肾小管内各种细胞成分黏附或包容于透明管型而形成的。


我是小红。

小红,外观略呈黄褐色,可见到完整清晰、形态正常或异常的红细胞个体,易于识别。若红细胞管型长时间滞留于肾小管内,管型中的红细胞亦可破碎成颗粒样,形成颗粒管型,还可因为溶血或均质化形成血液管型和血红蛋白管型。


我是小白。

小白,管型中充满白细胞(或脓细胞),且多为退化变性或坏死白细胞。


我是小皮。

小皮,管型基质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典型的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大小不等、胞核模糊,可充满管型。

小白和小皮有时如同双胞胎,从形态上很难区别,不过人类很聪明,他们通过用酯酶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的方法就能把双胞胎姐妹辨别出来,小白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小皮酯酶染色呈阳性!

差点儿忘了,我们也是各种肾病的危险信号哦!

小红的出现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性改变。临床上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肾梗死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小白的出现常提示肾实质有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肾炎。

小皮的出现提示肾小管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常见于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间质性肾炎及重金属或药物中毒等。

04

Hello,我叫小蜡(蜡样管型)!哈哈,人如其名,我们是一类不含细胞和颗粒成分的、均匀蜡质感的管型。其外形似透明管型,为浅灰色或淡黄色,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常有切迹。蜡样管型由细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继续破碎衍化而来,也有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在管型内溶解后逐步形成,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

小蜡的出现可不得了,常提示人类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很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等。

05

哈哈,我叫小智(脂肪管型)!我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性很强的圆形脂肪滴,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

小智的出现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了脂肪变性,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见于肾病综合征。

06

猜猜我是谁?答对了,我是大宽(宽大管型)!我的宽度可达50u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我们形态不规则,易折断,体内可包容颗粒、细胞等成分,也可形成蜡样管型。我们来自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和乳头管,多数由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演变而来。

我可是位重量级人物,轻易不出现,一旦出现往往提示肾病很严重。在急性肾衰竭多尿早期患者尿液中可出现大量宽大管型。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时出现宽大管型,常提示预后不良。在异型输血后溶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其尿液中可见褐色宽大的血红蛋白管型。就是因为和肾衰竭关系如此密切,人类又常常叫我肾衰竭管型。

其他管型

我们管型家族可不止以上这几位成员呢,人类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尿液中还会出现一些少见管型,如细菌管型、真菌管型、结晶管型、胆红素管型、血小板管型、肌红蛋白管型

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分别指管型的透明基质中含大量细菌或真菌。此两种管型中的内容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颗粒状,易与颗料管型混淆,需要借助相差及干涉显微镜或染色法鉴别,国外更有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来识别细菌或真菌管型的实验研究。细菌管型提示肾实质受细菌感染,常见于肾盂肾炎;真菌管型见于原发性或播散性真菌感染患者。

结晶管型也称作盐类管型,因管型基质中含有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药物等化学结晶体而得名。此类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结晶饱和度、胶状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胆红素管型中充满金黄色的非晶体形胆红素颗粒见于重症黄疸,尿胆红素试验常强阳性,同时可伴有亮氨酸和酷氨酸结晶。

血小板管型可见于DIC,管型内包含有多量的血小板,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形似颗粒管型,需用相差显微镜鉴别,管型内的血小板颗粒可出现明显的折光性。

肌红蛋白管型由于肌肉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等原因,产生大量的肌红蛋白进入了肾小管,并形成肌红蛋白管型。显微镜下观察管型呈淡橘红色,不易与血红蛋白管型区分。

管型的报告形式

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漏检管型,我们会对肾内、内分泌等重点科室的所有尿液标本和其他科室尿蛋白阳性的尿液标本,重点进行管型成分的检查,报告方式为(最低值-最高值)/低倍视野,我科典型报告单如下:

报告1:慢性肾炎患者,男,45岁。


报告2:糖尿病肾病患者,女,75岁。


那么,尿液管型检查对患者和样本有什么要求么?

问的好!必须有啊!

我们管型可是很娇气的,尤其是透明管型在碱性环境下或低渗状态下很容易发生溶解破坏,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所以要想从尿里找到我们首先要保证尿液的新鲜,最好不超过1个小时;另外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按常规生活、饮食,标本以晨尿为宜,尿量不能过少,实验室专用尿管应留满(>10毫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