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烧来了要欢迎!

 sinoguoying 2017-10-04

天使在线:

让孩子成为TA自己 

前二日我和小孩先后发烧。从前年开始按照中医指导的方式生活开始,发烧过六次,前年四次,去年两次,今年是第一次。正在想这都快年底了怎么还不发烧的时候,发烧就来了。


过去两年里自己发烧到最高的一次几乎可以登上39度。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似乎都没有这样的频率和高度。虽然那次高烧只维持了24个小时不到,但是那次发烧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许多人都毫无保留的夸我:瘦了。


那时候我明白,是排了湿与寒。


因为我一直懒得动,所以代谢能力一直不好,容易水肿。也就是寒湿的体质,体型方面,也会因此而显得比较浮夸,由于过去我都在跟这个事较劲,所以我也比较晚婚。真可谓是:十年漫漫减肥路,对象找也找不着。



而在那些努力减肥的日子里,发烧对于我来说更是望尘莫及,虽然我还把自己很少感冒发烧这件事一度引以为荣。


再说小孩,在一岁多那一年在良医的帮助后,那个春天发烧了八次。在此之前他很少发烧,即便发烧温度也比较低,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大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瘦弱,大便不好,一岁多之前没有流过鼻涕,没有咳嗽过。然而总体的生长情况和代谢能力比较差。


现在想来,那些高频率的一方面是因为喂养失当(不过我们过去一直都喂养失当)。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发烧是他面对喂养失当的时候一种更为正向和有力量的较量方式。自此,他的身体也逐渐开始学会了流鼻涕去排寒,也学会了咳嗽去排痰。


能用发烧解决问题的人更容易健康:

我们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成年人都不太会发烧,但是却有着比较多细碎的亚健康问题比如,宫寒,疲劳,睡眠问题,容易衰老,月经问题,长期便秘问题,鼻炎问题,过敏性咳嗽问题,尿频尿急,不孕不育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里有一些因为饮食、劳作、情绪所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垃圾(中医也称之为病邪),身体都会选择一种应对模式来清理。



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清理模式会不一样:


相对来说,比较快且有效率的解决方式是从上焦来解决问题:通过发烧,咳嗽,鼻涕,口腔溃疡,呕吐,扁桃体炎等等(这里指的是不伴随中下焦问题的单纯症状)。而相对来说比较慢的,而且可能效率不太高的方式是从中焦下焦来解决:通过便秘,腹泻,胃口差,睡眠问题,情绪问题,尿路感染,月经问题等等。


如果把身体的总能量值换算成钱的话:我们可以支持通过发烧解决问题的身体需要花的钱比较多。我们的身体可以支持到用中下焦解决身体问题花的钱比较少。


所以首先我们要面临的一个点就是,你有没有那么多钱发烧?



但是无论任何方式的清理:都代表着我们的身体都在最大努力的帮助自己。



发烧就像是:“在战场上有人用刀枪来攻击你,你拿出盾牌保护自己”。中医认为所有的疾病表现都是正邪斗争的产物。“正邪斗争”,能够用相对激烈的方式去解决身体问题就代表“正气足”。这两个词,在疾病的面前充满了正义与智慧。


发烧就像是:“盖了很久的被子在太阳好的时候拿出去晒一晒”.



如果说晒太阳可以让我们的被子上的细菌消灭,让被子里的寒湿全部晒干蒸发。那么这个过程也像极了发烧,让我们的身体更流通更轻松了。这也是一开始我提到的高烧之后瘦了的原因。发烧就像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要发生的事情那样自然的发生着。就像困了睡觉,饿了吃饭,渴了喝水,衣服脏了换洗,房间脏了要打扫,因为身体需要保持在运转的过程里,一定需要定时的调整。


所以没有关系,发烧来了,我们就迎接它。



但也不是说不发烧就一定正气不足:


如果说身体没有其他的亚健康问题,比如没有中焦下焦的问题,大便睡眠都很规律,尤其是没有一些慢性的长期的问题的情况下,那么不发烧,或者非常少发烧。那则代表这个身体的正气是非常足的”



最后再复习一遍小儿常见几种发烧的基本对治情况:


积食发烧:

发病原因是由于肠胃负担了过重导致的胃肠道的堵塞。身体为了处理这个堵塞而升高体温试图解决这些胃肠道路的堵塞。发烧之前一般都吃了自身当下无法消化的食物,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积食发烧的孩子舌苔比较厚,有的还会黄,大便不通,如果是拉出来可能量少,更重要的是非常臭,手心肚子比其他身体部位更烫。


处理方向是消积食。通大便。大便通了,发烧就会退了。


受寒发烧:

发病原因是由于受寒邪入侵后,身体为了排出寒邪,升高体温来将寒邪驱逐出去。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舌苔是全白的,可能伴随的有流鼻涕,打喷嚏,想喝热水,脚凉等情况,受寒发烧的高烧几率更高。比较严重的受寒发烧会怕冷,打哆嗦。


处理的方向是发汗,发汗是将寒气排出体外的最短路径。寒气出去了,发烧就会退了。


温病发烧:

春天常见,当然不是其他季节没有。温病发烧是由于外界环境或者气候变化带来的热,或者是体内的热,又或者是二者相结合引发的一种发烧。温病发烧,一般容易高烧。发烧3天后出疹的比较多,即幼儿急疹。鉴别方法是:排除积食,受寒,无感冒症状,高烧。可能会伴随咽喉红肿(积食发烧也可能会出现咽喉红肿)


处理的方向是清热透表,食疗可以使用三豆饮。


变蒸发烧

1岁7个月内的小儿,每隔32天都会发烧一次,这是自己生长的需要,也是生长规律使然。也有个别的亚健康体质的孩子会在2岁后出现变蒸发烧。变蒸发烧一般是低烧,发烧时没有其它症状,耳朵凉屁股凉,可能精神欠佳。一般都是一两天内自己好,有时可能晚上低烧早上退,小孩没什么不舒服。


处理方向是:不用处理。处理反而会糟糕。


不过经常也会出现一些组合型的发烧。比如积食加受寒,受寒加温病,变蒸加积食等等。我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进行辨证处理。


如果暂时不会辨证:

记住一点:可以给温水或者补淡盐水。手脚凉的需要暖热。



* 本文作者:羊爸爸,来源于公众号“羊爸爸”,ID:yangbabayuer,感恩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