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Drever去了、Barish来了!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17-10-04

 2017-10-3 21:07 |:科学网邢志忠的博客


                  

   今年的三位物理奖得主:

    第一位,Rainer Weiss。现年85岁的Weiss出生于德国柏林,在美国纽约长大,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两年后成为该校的正式教员。他早期主要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功率谱的测量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对COBE卫星计划的实施可谓功不可没。Weiss后来发明了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对LIGO实验的概念设计、探测器建造以及项目的立项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211日,当LIGO合作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时,Weiss作为该项目的元老之一与Thorne等人一同出席,而且两个人在全世界媒体面前夸张地拥抱在一起

    第三位,Kip Thorne。Thorne1940年出生在美国犹他州,是一个地道的美国科学梦的实践者。他25岁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7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副教授,后来担任该校大名鼎鼎的Feynman讲习教授。Thorne多年来一直从事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理论研究,他与自己的学生们一道发展了如何从观测数据中甄别和确定引力波信号的分析技术,为LIGO实验最终发现引力波并测定引力波源的基本物理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Stephen Hawking的亲密朋友, Thorne也是一个热衷于与别人就某个科学问题一“赌”为快的科学家。例如,他曾在1978年与意大利物理学家BrunoBertotti打赌,声称最短十年之内就可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结果到了1992年,在实验方面一无所获的的情况下,Thorne“沮丧而遗憾地认输了”,而Bertotti“也遗憾地接受了”他的认输。该赌局的裁判是Thorne的学生Carlton Caves,他以调侃的语气宣布自己“遗憾地见证了”这一切,并把打赌的结果张贴在自己导师的办公室外的墙上。


    第二位,不是很多人2016年所期待的Ronald Drever,因为他已经在2017年3月7日因病去世了。我在《LIGO引力波探测:诺贝尔奖将花落谁家》博文中介绍过他。Drever生于1931年,早年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工作,后来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引力波的直接探测,是LIGO项目的发起人和设计者之一。他与其他同事共同发明了激光稳定技术,这一技术对LIGO实验装置后来探测到引力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的Drever已经85岁高龄,患有老年痴呆症,生前住在故乡苏格兰的一家疗养院。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智力的丧失,Drever晚年已经无从得知自己倾注毕生心血的引力波探测取得了重要成果,也无法与合作组的其他成员分享这一成功带来的喜悦。鉴于Drever的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不少同事希望诺贝尔奖评委会能够人性化地抢时间,将2016年度的物理学奖颁发给DreverThorneWeiss。因为一旦Drever不幸去世,那么从LIGO合作组中再挑出一位适合获奖的人选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至少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位结果是Barry Clark Barish,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今年也81岁高龄了!他1994年成为LIGO合作组的PI,1997年成为实验室主任。在他的领导下,LIGO合作组发展成今天超过1000人的规模。Barish早年曾是高能物理学家,上世纪70年代曾在美国费米实验室参与高能中微子碰撞实验,对验证标准模型的中性流过程做出了贡献。80年代他也参与了实验寻找磁单极子的努力。

    这是一个大机器(Big machine)、大科学(Big science)、大数据(Big data)的时代,Barish的高能物理学出身对他领导LIGO合作组肯定是有好处的。他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合作组和科学界对他的科学成绩之外的科学领导力的承认。

    不过LIGO实验这么快就得奖,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万一错了怎么办?万一乌龙了怎么办?引力波的间接证据应该还是比较有力的,直接探测证据只能说只有LIGO一家。

    引力波的存在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但是他老人家有句名言:Zwei Dinge sind unendlich: Das Universum und die menschliche Dummheit. Aber beim Universum bin ich mir nicht ganz sicher。


    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请会德语的老师,比如曹老师来翻译,我不敢翻译,只告诉大家基本意思:爱因斯坦定义了两件无止境的事情,一个是宇宙本身,他不是很确定;另一个是人类的愚蠢没有止境,他很确定。( 在线翻译:两件事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的愚蠢。 但我不太确定宇宙。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科学仍旧必须前行!

     

姬杨传曹则贤老师的话:

      尊敬的邢捕头:

      那个给你留最后二十分钟宁静的带瑞典口音的电话,迟早是要来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虑到已婚科学家的难处,委员会决定自2018年起,获奖者将有一笔额外的私房钱,  an  academic  secret。

      Zwei  Dinge  sind  unendlich:  Das  Universum  und  die  menschliche  Dummheit.  Aber  beim  Universum  bin  ich  mir  nicht  ganz  sicher。
      世间有两者是无边无际的:一者为宇宙一者为人类之愚蠢。  至于宇宙的无边无际嘛,我老人家还不是完全确信  (mir  nicht  ganz  sicher有反身代词我的间接宾语形式,mir;一般若译成“我还不是十分肯定”,  有对别人说的意思,就属误解了)。

      今年的诺奖不是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Dummheit,而是看到了更多的人类的鸡贼。

      诺奖的分配,还是有点玄机的。Weiss得一半,因为引力波探测不管是乌龙还是啥的,激光干涉测量倒是应该得奖的。看到您,马红孺兄,姬杨学弟等人的观点,我觉得我的如下观点或许不是十分放肆。(马红孺对引力波探测结果表示怀疑,认为今年的诺奖总是有一种要乌龙的感觉。)

      对任何独此一家的测量,我都只表示谨慎的崇拜。如果一个伟大的科学(项目)没有伽利略、爱因斯坦、狄拉克等人文章中的坦坦荡荡而是充满闪烁其词,那我除了崇拜他们的伟大,还得费心崇拜他们的精明。

      爱因斯坦的引力波方程就没有他自己的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那篇坦坦荡荡(不用读懂物理,光读文字就能感觉到)。所谓的从引力场方程作弱场近似得到波动方程,那就是狭义相对论作为出发点的麦克斯韦电磁波动方程,  不过是魔术师从口袋里掏出事先装进去的兔子,偏偏四岁以下孩子的把戏。与电磁感应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动方程-赫兹产生电磁波  这条发现电磁波的脉线相比较,爱因斯坦场方程-引力波动方程-引力波探测(确实没法去产生。但是从探测到的时序信号f(t)去反演一个波动源的动力学,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逆问题)-这条脉线,  我就只能呵呵地赞叹了。

      爱因斯坦的工作,解释光电效应,给氢的比热分析引入零点能,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导出质能方程,从reciprocality导出受激辐射概念,以及建立引力场方程时把一个分量的方程推广到一个4x4二阶张量的方程,我都是击节赞叹,惊(其)为天人。独独对他导出引力波方程的工作,我想对他老人家说呵呵。

      今日曹点:  Physics,  a  field  of  very  large  deception-tolerating  space.(注译:物理学,一个非常大的欺骗容忍空间的领域。

      我不是博主,没有上传评论资格了。特拜托姬杨老师上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