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话题第4033期:家长委员会怎样才能真正起作用 2017.10.03

 昵称535749 2017-10-04

2017-10-03 09:44 | 腾讯今日话题

导语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鄞州邱隘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家长反映,9月中旬,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则通知,说是教室要装修,需要家长交钱,孩子母亲提意见这钱不应该家长出,结果被班主任踢出了群,而孩子父亲说,女儿在学校还被穿了“小鞋”。最近一段时间,家校冲突的事件不断发生,而本该承担家校沟通任务的家长委员会却“名存实亡”。…[详细]

要点速读

1

家长委员会不仅是摆设和工具,还成了一些家长跟老师拉关系、为自己的孩子牟利的平台。

2

产生不透明、注重职业背景、没有决策权,很多家长没有参与热情,家长委员会陷入“为学校代言”的恶性循环。

3

要让家长委员会真正起作用,成员就不能由校方指定,并且要独立运行,不受学校支配。

按理说,家长委员会应该阻止乱收费

在美国,家长委员会是十分重要的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构,对于促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保障学生的权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7年初,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21世纪教育》的报告中提出“家长选校”和“学校责问”两项建议,其核心内容就是,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并参与学校管理,经过家长评审不合格的学校,家长可以要求关闭。这种有力的社会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管理、决策的片面性。

在201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意见》中提出“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媒体报道截图,目前宁波市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媒体报道截图,目前宁波市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一费制”,治理学校乱收费的现象。

显然,不管收费主体是学校还是老师,家长委员会都有监督的权利;而一旦学生因此遭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家长委员会更是有义务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

在现实中,家长委员会却沦为摆设和工具

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委员会却成了摆设和学校的工具。

所谓“摆设”,就是家长委员会起不到任何作用,一些学校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才不得不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一年到头开不了几次会,重大事件学校也不与家长委员会沟通。

也有的家长委员会很积极,但并不是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监督、评价,而是听命于学校,一些事关学生权益的事项貌似通过家委会决策,由此变得“合法”,但这些家委会却不代表家长的意见,甚至变味为不合理决策的“帮凶”。

一些乱收费项目,就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同意”的名义出台

一些乱收费项目,就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同意”的名义出台

实行“一费制”后,不许学校乱收费,很多地方都是由家长委员会出面收钱。据《?望新闻周刊》报道,长春市的一所小学,今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有一些"热心家长"自发成立家委会,拉了一个班级群,把老师也加了进来,班级有什么需要,老师会在群里发布,然后由家长去买。小到打扫卫生的拖布、水桶,大到上千元的打印机。

“热心家长”们之所以会这么主动,一方面是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长委员会还成了一些家长跟老师拉关系、为自己的孩子牟利的平台。有家长就认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都与学校走得比较近,他们的小孩也明显比班上其他孩子更被班主任喜欢。

其实买点东西、布置教室都还算是小钱。近年来,关于学校以家委会名义组织违规补课、收取活动费等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家委会似乎扮演着学校“挡箭牌”的角色。《?望新闻周刊》报道中提到的一位家长也曾是家长委员会成员,她说自己女儿上初中时,班主任私下办班,又不好亲自出面,就暗示家委会组织收费,一个假期一名学生至少收五六千元。

家长委员会为什么甘愿当学校的“托儿”?

家长委员会无条件的服从学校,与家长委员会产生的程序不透明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地方的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般由班主任推荐,学校审核后同意。因此,家长委员会在履职过程中是为学校代言,而不是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和评议。

这种模式下产生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往往是学校从联谊和获得更多办学资源角度指定的,学校注重的是家长的职业背景,而不是参与管理的能力,很多家长非富即贵,家长委员会变成了“拼爹会”,并不能代表家长们的民意。

还有一个尴尬之处就是,虽然在一些重要事情的决策上,学校会充分考虑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决策权还在学校,家长们的商议及家委会的方案最终一定要老师审批通过才能执行。

很多家长并不敢对老师有什么“意见”

很多家长并不敢对老师有什么“意见”

在这三点共同的作用下,直接就影响了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主动性和热情,觉得这样的家长委员会跟自己和孩子都没什么关系,家长委员会也就陷入了“为学校代言”的恶性循环。

况且,就算很多人有不同意见,也不敢表达出来。像是此次浙江宁波的这位家长,反对乱收费不仅自己被踢出群,还声称自己女儿也被老师“穿小鞋”,当然具体情况还在调查。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家孩子还在老师手上,平时跟老师拉关系都还来不及呢,怎么敢跟老师说个“不”字。按照一般人的经验,其实老师都不用给孩子“穿小鞋”,平时对孩子冷淡一些、爱搭不理的,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所以对老师要无时不刻的捧着。

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班级群里,老师说完一句话,就会引来刷屏式的点赞狂潮。

家长委员会怎样才能真正起作用?

其实,要让家长委员会真能代表全体家长,并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也不难,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只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家长委员会应当选举产生,不能由校方指定。家长委员会确实有责任为学校办学提供一定的资源,包括为学校当义工等,但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家长参与决策,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

在加拿大,每一所中小学的家委会成员和负责人都由家长选举产生。每个地区教育局都设有一个地区家委会,由各个学校家委会派代表组成,与省教育厅直接沟通联络,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教育状况。

第二,家长委员会必须独立运行,不受学校支配。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家长委员会会与学校对着干,但事实上,家长委员会充分履行自身责任的过程,就是代表受教育者的权益与学校进行博弈的过程,通过博弈才能让各方意见呈现,最终得到大家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使学校的管理走向公开、透明。

在日本,每个班级、每个学校、每个学区都有自己的家委会,会员超过1000万人。会长可以随时约见校长、教育官员进行沟通或发表建议,家委会是一个纯民间组织,其选举、运作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章程执行,家委会成员要缴纳少额会费。家委会参与组织运动会、郊游、清扫社区垃圾等实践活动,曾推动了义务教育及教科书的无偿化、学校保健安全法等教育立法的制定。

眼下的问题是,不少学校并没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家长委员会,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努力推动、督促各校建立这样的家长委员会。否则,类似于乱收费、违规办班的事情,会重复上演。

结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