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俩只股票讨论的比较多,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你打算预测股价,那么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但如果是讨论公司,那么我想我可以说几句。 京东方一直以来都是各家公司在进行比较。首先是和上广电,上广电采用的是NEC的技术,这家公司可能现在很多的股民都不熟悉了。但是在当年是在中国拥有五代线的三家公司之一。另外两家就是京东方和龙腾光电(技术来自友达)。当年在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候,国家曾经考虑对三家公司进行整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最终计划难产。深天马也在生产液晶屏,但是以小尺寸为主,并没有进入新闻媒体的主流报道。此后上广电由于市场条件恶劣,高额技术转让费导致最终无法正常经营,最终转手由深天马代管。 此后的一件大事一为深圳的聚龙光电计划,以京东方为技术提供方,以TCL等多家下游企业参股希望建设本土高世代线,结果被外资搅局,最终流产。 此后京东方下定决心自主建设高世代线,合肥的六代线是地方政府和京东方企业合作模式的重要节点,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北京8.5代线,合肥8.5代线,重庆8.5代线(减薄玻璃),福州8.5代线,合肥10.5代线和武汉10.5代线。可以说,从产业布局,京东方做到了逆势争先。然而,围绕合肥产线的低价增发历来被人诟病,此后合肥系资金高位减持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京东方的证券市场形象受到了很大冲击。但截至今日,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从量的规模,京东方上升至全球第一已经几无悬念,只待明后年合肥和武汉两条10.5代线开出。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方在这些年的研发投入非常大,目前在手的专利和专利的申请量都名列前茅,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华为。目前京东方的布局主要围绕几大块来展开。包括显示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和健康医疗业务。在显示业务部分,又可分为几个方向。一是利用非晶硅制作大尺寸高清屏,一是利用AMOLED制作柔性屏,同时也积极研发印刷技术为大尺寸AMOLED储备技术。在京东方的布局中,硬屏小尺寸AMOLED和小尺寸LTPS液晶屏都不是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TCL的华星光电,在上一轮市场中,上涨幅度远超过同期的京东方。TCL一上手就高举高打,在深圳支持下,大量延揽台湾技术人员,迅速成长为国内大尺寸老二。TCL的优势在于有下游大量的面板需求,同时进入时间选择的非常好,因此在短时间内取得的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劣势在于,技术大量依靠台湾技术人员,最近与台湾企业达成和解是一个好事情。另一方面,由于TCL的业务多元化,特别是同时由面板业务和下游电视业务,因此在液晶面板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时候,就会压缩下游电视业务的利润,好处是业绩比较平滑,劣势是业务互相之间会影响收益。目前,公司正在进行资本运作,将上市公司作为面板业务的上市平台,如果能解决业务上的相互制肘的问题,那么目前公司的估值,还是值得关注的。李东升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家。 讲到这个地方再重新来看京东方和深天马的比较可能会更清楚一些。京东方的小尺寸目前主要是鄂尔多斯5.5代线切割绝大多数的LTPS液晶屏幕和少量AMOLED屏幕,另外重庆可以生产一部分小尺寸屏幕。成都4.5代线主要切割车载屏,北京5代线主要生产传感器。从目前来看,京东方切入柔性屏的生产B国内其他厂商都更快一些。深天马尽管长期在小尺寸领域深耕,但是amoled的时代是否能够确保其优势,目前不好说。毕竟象维信诺和京东方的专利积累更厚一些。京东方还可以利用好大尺寸的优势。这些方面深天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目前来看,成都京东方Amoled6号线进展顺利,比其他几家都会领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