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徐国权1jhb1pf9 2017-10-04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陶罐为红陶砂质,画面粗犷有力,具有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经专家用碳十四测定,它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000年。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陶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大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国家博物馆。上面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虢季子白盘,商周时期盛水器,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为县令徐燮所得。随后传到刘铭传手里,结果是块烫手山芋,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逃。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上面的铭文铭文共八行111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的事。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凤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明神宗万历帝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三龙二凤冠。

中国永久禁止境外展览的8件无价之宝

嵌绿松石象牙杯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是当时的饮酒器,杯的主体是用象牙的根部制成的,镶嵌有绿松石。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