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原创)

 古缘清阁 2017-10-04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原创)

          (古缘清阁:我虽然转载了本文,本文的图片和一些观点有待榷商,比如图片呈现的官窑洗,洗口明显在施釉前先摸了一层褐色化妆土,这是刻意作出紫口的动作,应定为后仿官窑瓷。因此,阅读本文应批判性地阅读。)

        几年前,我与家父在古玩市场偶得了一件宋代官窑菱花口笔洗。该件宋瓷特征零花口精细规整、紫黑胎、薄胎厚釉、冰裂纹开片、垫饼支烧、有明显的三个支钉痕、天青釉色、呈乳浊状、玉质感很强。釉下气泡大而明亮,犹如串珠。釉厚处达2.0MM,胎厚1.5-2.0MM。以上特征完全符合宋官窑瓷器的特点!应该是一件难得的宋官窑瓷器精品!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多年前收藏的一件宋官窑精品 - li-shi-xin315181 - 玄珠白羽315181的博客

上口径:12.1CM      高:3.1CM     底足径:6.0CM

敬请广大博友鉴评!

宋代官窑瓷的特征和鉴定要点
一,    官窑特征:
1,多呈黑灰、深灰或黑褐,也有灰白和米黄。
2,胎土淘洗精细,胎质细腻,有厚有薄,口沿釉薄处和足端无釉处分别呈现黄褐色,俗称“紫口铁足”。
3,釉色以青釉为主,有粉青、淡青、灰青和米黄,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佳。
4,釉面一般都不够透亮,有的呈乳浊状。
5,薄胎多施厚釉,厚胎多施薄釉,此为其重要特征。
6,所开纹片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演化为独特的美学效果,其冰裂纹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鱼子纹更次之。
7,烧造工艺精细,器型仿古风气浓厚,如琮式瓶、贯耳瓶、出戟樽以及觚、鬲、炉等。
8,薄胎厚釉者多采用垫饼烧,厚胎薄釉者多采用支钉烧,通体满釉,圈足无釉,底部留有三到四个或更多支钉痕。
9,圈足一般都不太规则。
10,少有装饰纹,仅有非常简练的弦纹。
11,官窑和哥窑有时很难区别,但仔细分辨还是各具特点,并不影响投资效果。
12,后世仿品过多,但往往釉层较薄,纹片不自然,或者厚胎施厚釉,手头过于沉重,“紫口铁足”釉色不自然,或者圈足规整,釉层不温润。
二,    鉴定要点:
1,看胎.胎色、胎质是否符合其特征。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2,看釉。是否透亮,呈乳浊状?釉色是否纯正?施釉是否符合官窑规律?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3,看开片纹是否大小自然,深浅有致。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4,看口、足。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2009-0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